Image

一位苏州老人的寻人启事

2020-12-11

每次上完课,我总会长出一口气,感觉一件大事落定,可以瘫着享受闲暇时光。大约半个月前的某课间,我正在办公室发着呆小憩,等候下一节课,校医突然走进来,递给我一个大信封,说是一位张姓的退休数学老师托她转交给我的。

张老师退休前,虽然和我同在一所学校,但几乎无交集,他怎么会有信给我呢?拆开信封,里面是裹好的一本书和一封信。很久没有收到手写的信了,展开的时候,哪怕是陌生的笔迹,也带着久远的熟悉。笔墨纸张的郑重,让这封信瞬时有了分量。

信的第一句话开宗明义,说这是一封“寻人启事”。寻人,怎么寻到陌生人这里来了呢?校医也好奇起来,伸头过来看信。

信不长,收录如下:

余老师,您好!

您是研究地方文化史的专家,令人钦佩。这里给您写一个寻人启事。

我小时候家中遗存一只清代的官帽,同里人称“织锦帽子”。那时我的太太(曾祖母)已80多岁,据说,家居的房子起长毛时(注:吴地人对太平天国的习称)造的,家中出过一个举人,并出仕,故遗下了这只官帽。她的话应该无误。除了帽子一顶外,还有一面洒锣,即是官长外出鸣路开道用的锣,这在电视中可见到。这两件遗物可证明祖上确有人做过清朝的官吏。第三是,原家中存在一批古籍,《古文观止》《四书五经》,一本护花主人译注的绣像《石头记》等,这些书,我父为医生,不会去读这些古书,应是文人的书,可能也是这位举人留下来的。第四是,还有一枚图章上面刻有“吟芳”两字,这可能是举人的名或字,较书卷气,根据以上所说,我祖上可能出过举人,做过官。

为了求证,查阅了《同里志》,但志中列出的举人姓名中,没有姓张的,又问过吴江档案馆,《同里志》中的举人尚有遗漏,漏了多少个,不得而知,我也无能力查证,您是专家,故想请您关心此事,寻找这位漏去的举人。

啊忘了,原家中存在6副“顺子”,即祖宗遗像,每年过年都要请出来,悬挂在客堂,并焚香祈祷,挂到正月半收起来放入高箱。

寻人,不是急事。待慢慢来,寻得最好,寻不到也只好作罢,不必当作正事。在阅读文献的时候,多关注一下即可。

……

原来,他这个“寻人”更是“寻根”,是想寻找自己家族先人的足迹,寻找能让自己脊背挺直的家族荣誉。这种寻找,不是为了给自己脸上贴金,实际上这位张老师退休前,在苏州的数学界就颇有名气,即便现在年近八旬,仍笔耕不辍,常有些专业论文发表。这则寻人启事,在我看来是因为中国人传统的慎终追远,以追怀祖先的筚路蓝缕,来激励后人的不屈铁骨。

当然,“文史专家”只是别人给予的客气,我自己是万万不承认的,反倒是他作为一名教育前辈,在拜托我此事的时候,强调“慢慢来”,生怕给我添麻烦,老一代人的克己谦逊、春风和煦,在这封信里展露无遗。

但越到人生的后来,时间跑得越快,我当然不能慢慢来。于是一方面自己去查资料,一方面又趁着前两天开会,请教了两位学诣深厚的老专家,请他们出出主意。

我的预期是,有可能在运气好的情况下,两位老专家会在印象中找到个一鳞半爪,也好过我完全摸瞎;然而我只是简单地起了个头,两个人就很当回事地认真讨论起来,越讨论越热烈,顺带便就把吴江的行政区划演变史也梳理了一遍,以分析张老师家祖居的可能所在;再把有关吴江的地方文献列举了一遍,来告诉我可以去哪些史籍方志中寻找;又提醒说,在古代也有“高考移民”的现象,在科考报名的时候,报名地不在家乡,譬如范成大,虽然是吴县人,但他是以昆山籍的身份赴考中进士的,就算是昆山的进士,那么吴县的进士名单中就没有收录……

我听得入神,偶尔插嘴,常常感动。开会间隙,时间并不宽裕,两个人全用在帮我分析上了。第二天一大早,他们又给我发了无数条消息,包括书页的图片,自己的分析,还教给我查找资料的“独家秘籍”,一看就知道前一天晚上他们“功课”做到老晚,又对我用心尽意地提携。

我感动极了,忙趁又一个会议间隙向他们道谢。结果两个人像老顽童似的,一开口越跑越偏,热烈地交流起各自的老屋旧址、祖籍世系来,再互相拆个“台脚”,一个跟我说:“你按我的方法去查,肯定有收获。”另一个就说:“这是我的学生,你要教,自己去收学生去!”一个委屈地说:“我找不到好学生啊!”另一个催促说:“你再去寻呢!”两个人一时又都唏嘘起来……

两位老专家,一位是我的老师柯继承,一位是柯老师的好友诸家瑜。他们,还有其他的不少人,都常常对我帮助有加,愿意给我鼎力指导。其实并不是我有多好,而是愿意潜心地方文史的太少,哪怕愿意学习的人是根草,他们也会当作一个宝。

所以他们对张老师的这则“寻人启事”这样热心,因为他们知道,还有太多需要挖掘的东西被深埋,他们教导我一些,力量的传递就多一些。他们对于自己的祖先感到骄傲,也深知许多人有同样的“寻人”的需要。尤其是江南各地,本为一体,人口在不断地交往中交流、文化也在不断地交错中交融,要想挖掘苏州一地的文史,仅仅盯着苏州是不够的,必须要有更为开放和阔大的视野。这些,他们都迫不及待地想要告诉年轻人。

这与其说是一则“启事”,毋宁说是一则“启示”。假如,这则“寻人启事”能够引来更多的“寻人启事”,又能启示更多的年轻人去潜心于“寻人”“寻根”,让更多的人心有追怀,行有敬畏,那这则启事善莫大焉。又想起前一阵子,一位老师很自豪地说,他花了很大的精力,为他们家续上了家谱。肯定还有太多的事情,在历史深处等待,我想我不能“瘫”着了,想着想着,我不自觉坐直了腰杆。


责任编辑:郭旭晖 龚丽华
阅读
转发
点赞
评论
加载中...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