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

李白劝酒字也丑,掉粉了?

2020-12-10

李白有一首《嘲王历阳不肯饮酒》诗:

地白风色寒,雪花大如手。

笑杀陶渊明,不饮杯中酒。

浪抚一张琴,虚栽五株柳。

空负头上巾,吾于尔何有。

这首诗说的是李白来到历阳县(今安徽和县),这里一个姓王的县丞请他吃饭喝酒,但自己却不喝酒,被李白写诗嘲笑了一番。

天这么冷,雪这么大。陶渊明都要笑话你不肯喝酒。你还学他弹琴、栽柳树呢,真枉自抚了一张素琴,空自栽下了五株柳树。你穿着打扮也学人家,但是不饮酒,学得不到位,白白辜负了头上的葛巾啊。快喝吧,不喝我们还算朋友吗?

李白喝酒出名,劝酒诗更出名,《嘲王历阳不肯饮酒》还不算什么,最有名的是《将进酒》,标题就是“请喝酒”,“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将进酒,杯莫停”。还有《对酒》,“劝君莫拒杯,春风笑人来。桃李如旧识,倾花向我开。”

不光李白劝酒,王维也劝啊,“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劝酒最温柔的是白居易,“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

但其实根据历史记录,唐朝人喝的酒,都是粮食发酵酒,就相当于米酒,度数最多也不超过现在的黄酒。跟蒸馏酒是不能比的。所以他们才动不动喝一坛。

即便到了后来,《水浒传》里宋朝人喝的酒,烈度跟现在也不能比,最早对烧酒有记录是在元朝以后。杜甫说李白一斗诗百篇,这很厉害,但武松喝十八碗老酒,相当于几斤黄酒或啤酒,喝完后发酒疯上景阳冈打死老虎,武力值增加这么多,好像更牛。

我总疑心,唐朝时候,文人墨客们喝的大都是味道甜甜的浊米酒,这酒把他们送入微醺状态,而不至于产生更大危害。最多不过是“知章骑马似乘船,眼花落井水底眠。”喝得晕乎乎的骑马掉到井里罢了。

除了酒本身度数不高外,古代人的劝酒行为看起来也是风雅有趣,现代人的劝酒就粗鄙不堪,酒文化里没有文化,只剩下了酒,就没意思了。

不知道是不是因为冬天适合饮酒的缘故,这个月有一些历史文化博主在讨论《嘲王历阳不肯饮酒贴》。

这个贴出现在日本,贴上写的就是这首诗,落款是“李白”。

三十多年前,谢稚柳、史树青、启功、傅申等文史专家就对这个贴鉴定过一轮了,除了启功比较谨慎,只说这应该是唐人的书法外,其他专家都认定这就是李白写的。

启功先生的评语是:“这件作品书法风格独特,形神两全,各个方面都体现唐代特点,时代特征明显,必是唐人妙墨,是否为李白亲笔所书,不能否认,尚需进一步研究考证,单就从书法艺术看,不失为一件极精彩的唐人墨迹。”

持肯定论的谢稚柳说,“惊见李白嘲王历阳帖,笔力劲健,气势遒迈,书风符合唐代法书风格,为唐人墨迹,许李白真迹谓然,尤足珍也。”

现在这贴又惊现江湖引起网友热议,网友们纷纷表示“字太丑,不可能是李白写的。”

相比故宫珍藏的《上阳台帖》,《嘲王历阳不肯饮酒贴》的字确实完全是另外一个人写的,这两个贴,只可能有一个是真的。

《嘲王历阳不肯饮酒贴》看起来有点随意,尤其是落款李白二字,实在不太漂亮。难怪有网友要说“这李白这俩字,感觉我写的都要好看些”,“就李白签名这两字,哼哼,很难再粉他老人家了。”李白:“哼哼,老子缺你这个粉儿?”

不过李白本来也不是以书法出名的,但宋代大书法家黄庭坚评论李白的书法时说“及观其稿书,大类其诗,弥使远想慨然。白在开元、至德间,不以能书传,今其行、草殊不减古人。”宋朝人还有机会亲眼看见李白留下来的字,以上评论足见李白书法功力深厚,有根有源。虽然在他那个时代李白不算顶级书法家,但在宋朝人黄庭坚眼里,李白的字也是很了不起的。

《嘲王历阳不肯饮酒贴》到底是不是李白写的呢?专家们大都认为是,有个别人,比如启功,不那么确定,但也都认为这肯定是唐朝的物品,是稀世之宝,有个日本人就认为:从纸的材质来看,应为出产于四川省的麻纸,多见于唐代,使用了唐代的鹿毛笔。从诗文中使用的“历、风、花、杯、五、栽、何、有”等字的字形在宋代已不再使用。

我没有本领来判断它是否是李白写的,以及是否是唐朝流传下来的,但我真心希望它是真的,哪怕那字有点丑,不符合人们看完《上阳台帖》后的感受。

奥登在他的诗中说:“时间会厌倦勇敢与纯真之人,也可能在一周之内对曼妙的胴体漠然视之。但时间却崇拜语言,宽恕所有使语言长存的人。”李白是让中国的语言长存的人。别说字写成这样了,写得再难看点,也不影响其光芒。


责任编辑:郭旭晖 龚丽华
阅读
转发
点赞
评论
加载中...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