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

诗圣杜甫:早年有多优越,晚境就有多凄凉!

2020-12-03

唐代诗人杜甫,以其现实主义诗歌和李白合称“李杜”,不过在他那个时代,他远没有李白那样耀眼,被称为“诗圣”也是后来的事。

一日上树能千回

早年的杜甫远比李白幸运,他出生在一个世代官宦之家,他的祖父是杜审言,杜审言在初唐时颇有文名,和李峤、崔融、苏味道(苏轼先祖)并称“文章四友”。杜审言擅长写五律诗,他的五律诗《和晋陵陆丞早春游望》被后世文人评为初唐五律第一。

杜甫的父亲杜闲,曾经官至朝议大夫、兖州司马,母亲出身于名门望族清河崔氏,杜甫是家中的长子。

杜闲当的是职位高、事情少、俸禄高的差使,他有足够的时间、精力和财力督促、支持杜甫的学习,所以杜甫在早年接受了极好的家庭教育。

杜甫自幼聪明好学,七岁的时候就能够写诗,“开口咏凤凰”,他平时接受父亲的言传身教,年少时就怀有“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政治抱负。

不过那时候的杜甫,也并不完全是乖巧听话的好孩子形象。十五岁的时候,他仍然是童心一片,身体又健壮,“庭前八月梨枣熟,一日上树能千回”,为了吃梨摘枣,他能整天活跃得像猴子一样,倒实在是出乎后人想象。

杜甫像,网络图

杜甫的少年时代正是开元盛世时期,登基不久的唐玄宗励精图治,起用精通治国方略的贤臣,一时政治清明,经济繁荣。

出生于世代官宦之家,又赶上这样好的时代,杜甫的青少年时期不仅物质富足,在精神文化方面,他也见识丰富,饱受艺术熏陶:很小的时候就欣赏过大唐第一舞蹈家公孙大娘的剑舞,就是以舞姿启迪过大书法家张旭草书书法的那位;他还曾经到过王公贵族的府上,倾听著名音乐家李龟年的演唱。

那时的杜甫就已经很有文名,他的词赋得到过当时许多著名文人和官员的夸奖。

会当凌绝顶

成年后的杜甫开始了四处游历的生活:他曾经在山西境内游览,而后南至吴越,抚摸六朝古都斑驳的古城墙;北至齐赵,领略山岛耸峙的北国风光。

那是他一生中最无忧无虑的岁月。

在游览离家最近的东岳泰山时,他写下了那首著名的诗歌:

望岳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岱宗,就是泰山,泰山又名岱山或岱岳,古代以泰山为五岳之首,诸山所宗,故称“岱宗”。齐鲁,古代的齐鲁两国,以泰山为界。

这首《望岳》是现存的杜甫较早的诗,当时他25岁,风华正茂,对未来有无限期许。在诗中他不仅描写了泰山高耸入云、巍峨秀丽的景致,更借景言志,表达自己将不畏艰险、勇于攀越的雄心壮志。

此时的杜甫刚刚初试落第,初出茅庐,他看起来好像并没有把这次失败放在心上,而是继续他的游历生活。

在此期间,除了这首被后世传诵的《望岳》之外,他还写了《登兖州城楼》、《画鹰》、《房兵曹胡马》等,这时进入他视野和笔端的,都是威猛灵动、纵横驰骋的雄鹰、骏马形象,正是他裘马轻狂、快意遨游的生活写照。

此时的杜甫满怀雄心斗志,绝不甘心于平庸,期待着早日高中金榜,像自己的祖辈和父辈一样成功步入仕途。

杜甫题画鹰,网络图

十年壮游成空叹

时机很重要,过去如此,现在如此,将来也会是如此。

第一次科举失利以后,如果杜甫专心学习,连续参加科举,以他的才学,得中是早晚的事。

可是不知道为什么,一连12年,杜甫居然再没有参加科举,一心专注于他的游历生涯。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对于杜甫的诗歌创作自然是有益的,可是时间也在这样的漫游中流逝。

741年,杜甫当官的父亲去世。

这一年,大唐辉煌的开元盛世接近尾声,最好的盛唐时代即将过去。

身在其中的杜甫茫然无觉。

时间很快就到了747年。

这时的唐玄宗,虽然已经处于一干奸臣党宦的包围之中,却还没有完全丧失掉早年的精明与雄心,这一年正月,他下诏令天下“通一艺者”都可以到长安应试,考上的人就可以授予官职。这相当于放宽了科举考试的标准,能够为朝廷网罗更多可用之材。

杜甫欣然赴试。这时,他已经娶妻生子,当官的父亲又去世,他太需要一个官职、一份薪俸撑起整个家庭了。

杜甫书法,网络图

唐玄宗主政的后期,基本上是一个奸相辈出的时代,此时担任宰相的李林甫就是其一,他一向专权又口蜜腹剑,唐玄宗对他言听计从。

李林甫担心这次考试招揽上来的人粗野,不像以往的读书人那样听话,所以到考试结束之后,无论考生们的最终成绩如何,他都一概不报,而只是向唐玄宗汇报说:“野无遗贤”,可用之才已经都被朝廷重用,天下再也没有什么贤才了。

一句话就让参加考试的所有士子全部落选。

当然也包括杜甫。

朝扣富儿门,暮随肥马尘

杜甫这时候已经36岁了,家有幼子,却没有足够的经济来源,再没有以往裘马畅游时的潇洒,肩膀上满满的都是责任。

他决定留在长安(今西安),学习他的前辈李白,走干谒求仕之路。

论赋诗写文,他自信不输于李白,虽然那是他从心里倾慕的偶像。李白能从唐玄宗那儿得到的,他一定能得到。

此后长达九年,杜甫一直客居长安。

教材中经典的杜甫形象,网络图

曾经吟出“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壮丽诗句的诗人,此时只能“朝扣富儿门,暮随肥马尘。残杯与冷炙,到处潜悲辛”,一天到晚都奔走在贵族豪门之间,不停地用自己饱蘸浓墨的笔写下一篇又一篇不无溜须拍马之嫌的诗赋,可是却收获甚微,用以果腹充饥的只有少得可怜的残羹剩饭。

直到755年,杜甫才被授予了一个河西尉的小官,他不愿意接受这样低微的官职,于是朝廷改授他右卫率府兵曹参军。虽然这也是一个低级官职,杜甫本来也不想接受,可是想起家中再没有其他生活来源的妻子和儿女,44岁的杜甫勉强接受了这个任命。

当年十一月,杜甫风尘仆仆地赶回奉先家中探望妻儿,刚进家门就听到妻子和孩子们凄惨的哭声。

他最小的儿子饿死了。

杜甫悲痛欲绝,奋笔狂书,写下了《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其中“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句,形象地提示了当时社会贫富悬殊的真实现象,反映了越来越突出的社会矛盾。

安禄山蠢蠢欲动,推动大唐朝走向衰败的安史之乱马上就来了。

享受过大唐盛世和家族风光的杜甫,在动荡不安的战局中步入他人生的中晚年,颠沛流离,饱经沧桑。

历经贫困与战乱,亲眼目睹了百姓的无穷苦难,杜甫诗风为之大变,写下了许多被后世称为“诗史”的诗歌巨作,语言沉郁顿挫,格调悲郁慷慨,忧国忧民情怀跃然纸上,令人不由为之哀挽叹息。


责任编辑:郭旭晖 龚丽华
阅读
转发
点赞
评论
加载中...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