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

鲁迅写了首打油诗,有水平却挺得罪人,报社编辑为帮他发表辞职了

2020-10-31

1930年年2月1日的《萌芽月刊》上,发表了一篇名为《我和的始终》的杂文,作者是鲁迅。鲁迅的杂文,一般来说都是嬉笑怒骂,言辞是十分犀利的。不过,此次在这篇杂文里,他却难得地为之前的一件事做了解释,他写道:

在这段文字中,鲁迅提到了一首叫《我的失恋》的打油诗,他自己称写它只是开玩笑,但这首诗却害得一位报社编辑与留学生起了争执,最后这位编辑还不得不辞职了。

文中的这位伏园全名叫孙伏园,1894年出生,自己既是一位散文家,也是一位报刊编辑,在民国被称为“副刊大王”之称。1921年,孙伏园从北大毕业后,就一直在《晨报》当编辑,那时候鲁迅的很多作品,都是由《晨报》首次发表的,比如《阿Q正传》等。事实上,以当时鲁迅的名气,基本上已经能做到每一篇文章,都会有报社愿意尽快发表的程度。

1924年10月,鲁迅写下了打油诗《我的失恋》,这一次孙伏园也如往常一样,准备给他发表了。但此诗是首得罪人的作品,是为了讽刺当时夸张的失恋诗而写。那时候徐志摩等一批诗人们,最喜欢用这一类的句式,在年轻人中很受欢迎,所以才会出现留学生乘孙伏园外出时,把这个稿子抽掉的事。最后《晨报》的领导们商量后,觉得鲁迅这篇稿子不能发。或许是因为气愤报社不愿意发这样一篇好诗,或许是和留学生吵了一架后心里不痛快,所以孙伏园随后就辞职了,离开了工作好几年的单位。

不过,是人才到哪里都能发光,辞职没多久,孙伏园就和鲁迅等人一起成立了语丝社,并开始出版语丝周刊。鲁迅这首《我的失恋》,也终于在同年的12月8日得以发表。鲁迅自己说这首诗只是开开玩笑,但报社编辑却为发表它辞职,让《晨报》硬是不敢发表,这首诗到底写了些什么?我们一起来读一读:

因为小时候念过私塾,对平仄格律也比较了解,所以鲁迅的古体诗写得很好,这一点咱们都知道。不过在没有读过这首诗之前,笔者还不知道鲁迅写现代打油诗也这么有趣,这么有水平。全诗通篇都在模拟东汉文学家张衡的《四愁诗》,运用各种表现手法,用极夸张的文字,从不同角度来解释主人公“我”为何失恋。鲁迅的厉害之处在于,全诗通篇都没有贬义,但却达到了极荒诞和夸张的戏剧效果,这一点一般人确实很难做到。

全诗可分为4小节,主人公和恋人之间,互赠了4次礼物。对方送的分别是百蝶巾、双燕图、金表索、玫瑰花,而自己回的却是猫头鹰,冰糖壶卢、发汗药、赤练蛇。从表面上来看,这是主人公在和爱人作对,但事实上他回赠的这4件东西,都是他的心头好。鲁迅的好友许寿裳在《鲁迅的游戏文章》一文中表示,这4样东西都是鲁迅所钟爱的,他这首诗是一本正经在写,没什么做作。

爱人所送的4样东西,是因为她是个追求浪漫的罗曼蒂克者,主人公显然和他不是一类人,所以他们的分手是注定了的。最后他写道:“不知何故兮——由她去罢”,不合适只能分手,哪怕无奈也没办法。这首诗其实写的就是鲁迅的爱情观,在平等的关系中追求爱情,双方应该追求精神上的“门当户对”。而失恋后,也大不可必要死要活的。这一点,就和那些“要死要活”的失恋诗,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纵观这首诗,从结构上来看,它层次分明,一气呵成。从文字的使用上来看,字字精准,看似一本正经却讲述了一个令人捧腹的爱情故事,塑造出了一个颇具喜剧效果的男主人公“我”的形象。之所以当时很多人接受不了,就是因为这种一本正经地调侃在某种意义上,比起直接地指责更有“杀伤力”。喜爱那类诗的年轻人,自然是很难接受的。不管鲁迅这种恋爱观对不对,但这首诗在当时对各种空洞、无病呻吟的文章的批判是一针见血的,这也是它至今都为很多人喜爱的原因。这首诗大家觉得写得怎么样?欢迎讨论。


责任编辑:郭旭晖 龚丽华
阅读
转发
点赞
评论
加载中...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