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

关于书评写作的几个误区

Image 2020-10-22

书评,只有你写得足够多,才会进入读和写的良性循环轨道,变得越来越会读书,越来越会写书评。理想书评的获得,需要从量变到质变的飞跃。那么在量的积累过程中,需要避免哪些误区,警惕哪些套路呢?总结我自己的教训,我想大概要注意这几方面的问题:

一定要做标记、记笔记。最开始读书的时候,我没有养成做标记、记笔记的习惯,然后到写的时候,需要某一个细节,某一句话的时候,再去找就特别浪费时间。

后来,我开始用记事贴做标记,在书前面的空白处简单标注某个人物、某个细节的页码。有一些精彩的片段和细节,也在本子上抄下来。如此一来,就大大节省时间了,也确保了书评中信息的准确性。

当然,每个人读书的习惯不一样,你也可以选择自己的方式,但无论你用什么方式,做笔记都是事半功倍的方法。如果你习惯用电子设备做笔记,那查找起来很方便;如果你习惯用笔记本手写,那我建议你有两个笔记本:一个专门记你要写书评的书的细节,一个积累你平时读的,不知道什么时候会用到的东西。然后每一次为新的书写书评的时候,都可以翻翻那个积累的笔记本,获得一些灵感。

第二个需要注意的问题是,书评中不要大量引用。好书的精妙之处很多,过多的引用证明我们并没有真正消化书中的精髓,没有把这些精华变成自己的东西,这样写下的书评总是透着一种不自信,也难以让读者信服。

写书评是我们在写,而不是我们在抄录和整理作者的思路。尽管书评是二手创作,但那也是创作,一定要尽可能地把书评中的每一个字、每一处都染上自己的色彩和自己的趣味,不要过多引用作者的东西。

有一种情况可能会是例外,那就是你从语言、句式或者文学技巧的角度写书评。这个时候,你只有摘抄出相关的段落,才能让书评读者获得直观的感受。如果引用不可避免,那就一定要让自己的评价更加精彩、惹眼起来。不然,会让整篇书评变成书的片段的摘抄。

曾经有书评,从语法的角度批评莫言的《檀香刑》。本来,在绝大多数的评论者都为这个小说的出现欢呼雀跃,称赞它是莫言艺术上最圆熟、立意上最高超的作品的时候,出现这样的评论文章是很让人期待的。

然而,通篇读下来,引用无数,评论者的主张却一直模糊:挑剔文学作品的语法,本来就有难度,作家的语言个性和技法实验有时候恰恰是“反语法”的;问题的关键在于,这些语法作为一种个性化的风格技巧,是不是损害了作者意图的传达,损害了人物塑造和矛盾发展,损害了小说的艺术价值。如果没有,那挑剔语法就会变成僵化的语言苛求。

第三,永远不要写自己没有感觉的内容。任何写作,为了写而写都是特别痛苦的。所以,我有的时候会跟朋友开玩笑说,不要轻视红包书评人,那其实并不好当。

大多数时候,他都需要给自己并不真心喜欢的书写书评,他需要首先放弃自己的审美格调,需要尽力掩饰自己的真实态度,需要撒谎撒得眉飞色舞,久而久之,可能连自己真实的审美感受是什么样的都忘记了。所以,我觉得这个角色很难当。

书浩如烟海,写书评可选择的空间非常大,那这时候就一定要选择自己最有感觉的书,写最能触动到自己的书,而且,你永远相信,只有打动了自己的文字,才能打动别人。不用担心自己的挑剔,或者自己对热门的书没有感觉,那些我们喜欢的书,值得写的书,就足够我们实现书评量的积累。

如果想多尝试,可以多读不同题材类型、不同写作风格、不同文化背景的书,而不是尝试自己根本没有感觉的书。强扭的瓜不甜,强写的书评不招人喜欢,靠克服自己的真实好恶积累起书评的量,不仅对自己进阶无益,甚至会败坏你的胃口,损害你读书和写书评的热情。

第四,读作品的时候不要忘了读理论著作。无论你有没有中文系的学业背景,理论著作的阅读都应该伴随你学习写书评的全过程。表面看,这些著作探讨的问题可能抽象、机械,甚至有些跟我们要写的书关系不大,但它的概括能力、视野高度,以及看待人与世界的角度都特别不可替代,它有助于强化你的归纳总结能力,强化你的提炼能力,也能够帮助你剥离表象看到本质。阅读理论书籍的训练对写书评而言是必须的。

比如,你只有读过米兰·昆德拉的《小说的艺术》,福斯特的《小说面面观》,才能进入小说的内部,跟着他们解剖小说作为一种表达方式内部的肌理结构。

比如,你只有读过乔治·斯坦纳的《语言与沉默》,才会深刻理解文明的命运,理解文明在暴力面前的无力感,以及克服这种无力感的可能。

比如,你只有读过巴赫金,才知道“对话“与“狂欢”的真正含义,也才能深刻体会拉伯雷和陀思妥耶夫斯基的真正独特之处。

比如,你只有读过《十九世纪文学主流》,才能建立一个系统性的有关文学和社会发展的概念,才能把那些我们耳熟能详的大作家放到他们生活的环境中去理解。

类似的例子非常多,理论著作给我们的滋养和启发也不可胜数。我个人在中国古典文学理论的储备方面特别不够。有一段时间我尝试着重读《文心雕龙》《人间词话》,也读了高尔泰、李泽厚、朱光潜、宗白华的美学论著,感觉特别好。读完再下笔的时候感觉非常不一样,因为中国古典文学给人的滋养是非常独特的,有的时候会让你的表达做到以一当十的精准。

除了这几点,其他的可能都是比较常识性的问题,比如写作的过程不一定是一气呵成,往往是要接着写的时候就得先从开头改一遍,甚至有可能全推翻之前的思路。

比如每写完一篇,都可以放几天,然后再回过头去重读修改,这时候可能语气、语调上都会有变化。还有,如果有条件,定稿以后,让读过这本书和没读过这本书的朋友看一看,听听他们的意见等等。

关于写作听取别人意见这一点,其实是很有意思的话题。书评的读者还有书的作者,只不过我们写的时候不用过多在意他的反应就是了。而作者对待自己的书,用李长之的话来说,有点像母亲对孩子,最严厉也最宽大,或者一顿猛打,或者一阵溺爱。这是人之常情。

所以,你的书评对他来说可能也会让他有这种矛盾的心态。而书评作者对自己的书评,大概也会有这种心态,所以你能不能听得进去别人的意见,也是考验人的一个方面。或许你只有自己体会一下别人对自己的文章的评价,才能更深刻地体会一个书评对书评作者的刺激,或者说是互动效果吧。

以上内容来自我们的书评写作课教程,如果你对书评感兴趣,强烈推荐我们的书评写作课,可以系统性地学好书评写作!


责任编辑:郭旭晖 龚丽华
阅读
转发
点赞
评论
加载中...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