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

《光明日报》上的费孝通足迹

2020-10-12

 △1949年10月10日,刊发《北京市中苏友好协会正副会长及理事名单》,费孝通为理事。

  △1980年3月8日,刊发新华社消息《费孝通教授获应用人类学会马凌诺斯基名誉奖》,记者写道:我国著名社会学家、中国社会学研究会会长费孝通教授,获得国际性的应用人类学会一九八〇年度马凌诺斯基名誉奖,他将于近日前往美国丹佛市出席该学会的年会为他举行的授奖仪式。

  △1982年6月25日,刊发记者庄建、楼沪光报道,其中引用费孝通在会议上的发言:“对知识分子的使用,必须讲求实效,智力资源利用也该有个核算观念,这种资源的浪费是难于补偿的。”

  △1985年3月26日,费孝通《政协小记》系列开栏。编者按写道:应光明日报约请,全国政协副主席费孝通同志在政协六届三次会议期间,为光明日报撰写《政协小记》,从今日起陆续刊登。首篇《迎新枝》,他写道:晨起漫步,路边杨柳已笼着一层娇嫩的淡绿。抬头见新芽,心惊又一年。惊者喜也:惊流光之难留,喜岁时之日新。一年一度的政协大会,年年发新枝,岁岁有新人。

  △1992年5月26日,刊发张胜友的《十年潮——四集政论电视片解说词》,其中写道:声震全国的“丝绸之乡”苏州市吴江县盛泽乡,凭借雄厚的纺织技术力量,丝绸产品远销至东南亚、欧美各国;全国最大的丝织品交易市场也设于此,年产值逾10亿元。著名社会学家费孝通赞曰:“日出万绸,衣被天下。”

  △1993年5月30日,刊发记者金振蓉的报道《社科专业进入博士后流动站》,其中提及“设立社会科学博士后流动站,是由著名社会学家费孝通提出的”。

  △1995年3月9日,刊发记者童怀的通讯《踏遍青山 情系乡土——访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费孝通》。开篇写道:采访八十五岁高龄的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费孝通时,费老正坐在写字桌前拿着裁纸刀,剪贴着他发表在各类报刊上的文章——老人诙谐地称之为“小文章”:“我的兴趣就是每次作实地考察后,都要写些这类小文章。”

  △1997年6月3日,刊发何元亨文章《费孝通与凤尾菇》,其中写道:近几年,凤尾菇成为老百姓餐桌上一道受欢迎的菜。凤尾菇的推广种植,也使不少贫困地区的群众开始富裕起来。但人们也许并不清楚,在凤尾菇的引进和推广之中,凝聚着费孝通的一片心血。

  △2000年8月3日,刊发费孝通署名文章《关于开发西部人文资源的思考》。他写道:吃饱穿暖了之后,就要进入一个艺术境界,文化里面的最高一层领域就是追求美,追求艺术。

  △2002年10月28日,刊发记者庄建报道《学术活动六十五载  费老泽被几代学人》,其中写道:新中国成立后,他积极参加社会主义建设,深入云南、贵州、广西、湖南等少数民族地区作实地调查,为民族识别做了大量的工作。改革开放使费孝通教授获得了第二次学术生命,重新焕发了青春。他老当益壮,以耄耋之躯,走遍祖国大江南北,深入基层搞调查研究,而且“走一趟,写一篇”,忠实地记录了当代中国历史的伟大变化。1983年,费孝通写出了《小城镇大问题》这一脍炙人口的名篇,此时,他已是73岁高龄。

  △2005年4月26日,刊发费孝通同志逝世的消息。

  △2006年12月14日,刊发汤一介演讲稿《儒学的现代意义》,他阐述何为“文化自觉”时,引用了费孝通的观点:“文化自觉只是指生活在一定文化中人们对其文化有‘自知之明’,明白它的来历、形成过程,所具有的特色和它发展的趋向,不带任何‘文化回归’的意思,不是要‘复古’,同时也不主张‘全盘西化’或‘全盘他化’。自知之明是为了加强对文化转型的自主能力,取得决定适应新环境、新时代文化选择的自主地位。”

  △2010年9月13日,刊发牟钟鉴署名文章《中和之道与当代温和主义》,其中写道:清末改良主义思想家提出“仁以通为第一义”,当代哲学家冯友兰提出“同无妨异,异不害同;五色交辉,相得益彰;八音合奏,终和且平”,当代民族学家费孝通提出文化自觉十六字:“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这是一条贯穿古今的红线,就是文化的多样性和彼此的尊重与合作。

  △2017年11月22日,刊发徐平整版文章《费孝通:从实求和 志在富民》,作者将费孝通一生的学术经历概括为:“从实求知看世界,三级两跳论中国,差序格局说乡土,多元一体求认同,志在富民是心愿,城乡边区重行行,文化自觉强九州,和而不同安天下。”

  △2020年5月27日,刊发王学典文章《培根铸魂是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的使命担当》,其中写道:学术研究最怕深居象牙塔中,远离时代和生活,躲在书斋里自说自话,用高高在上的艰涩文辞阐发深玄妙理。在这方面,费孝通先生做出了榜样。他一生扎根基层,给我们树立了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的典范。

  《光明日报》( 2020年10月10日 07版)


责任编辑:郭旭晖 龚丽华
阅读
转发
点赞
评论
加载中...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