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

手把件为什么这么有魅力?盘了你就知道了!

2020-10-11

先秦之前用玉,主要是用做祭祀,作为沟通天地、与神交流的神器、礼器,人们对待玉器不仅珍而重之,而且制定了严明的使用制度。“玩”玉?那是万万不能的。

而随着时代变迁,经济发展和制度的改变,玉器一步步走下神坛,脱去人类加持的“神格”,最后融入民间,彻底实现了“与民同乐”。而见证玉器从神到民这一过程的,必当要说“手把件”。

如玉人生 | 和田玉青玉玉猪龙手把件 玉雕大师作品

手把件,又称把玩件,是古玩术语,指能握在手里触摸和欣赏的玉器雕件或核雕、石质艺术品等。鲁迅先生也曾对它的概念进行界定,专指过去那些有几间幽雅书斋的士大夫“清玩”的物品,也就是他们心闲时摩挲赏鉴之物。

比起其他材质的手把件,玉器要显得特殊的多,虽然没有明确的历史资料说明手把件起源时期,但把玉拿在手里盘玩这一活动,总得是远离了对玉高度崇拜的时代,且玉石资源富富有余、工艺相对先进成熟的时代,否则也没有“玩”玉的条件。

如玉人生 | 和田玉貔貅手把件

而符合这样条件的时代还是要当数明清。明朝之前倒是也出现过一些圆雕的小作品,但是造型不够圆顺,技艺不够成熟,手感稍差,并不适宜在掌中抚摸,只能说初具把件的雏形。到了明代中期,物质生活丰富,治玉工艺精良,士大夫、商贾生活奢侈,而且也越来越讲究。这种讲究遍及生活的方方面面,以至于极大地促进了手工业的发展。

一开始最符合人们对手把件需求的,就当属元末明初时兴起的和田玉章,由于色泽丰富艳丽,钮饰精美,兼具实用和审美,成为众多收藏家爱不释手的案头之物,文人墨客更是竞相寻求。但这样的“手把件”还没有脱离日常实用器具的形态,成为单独的一个玉雕品类。

明代 | 徐旭龄印

不过文人士大夫的这种需求还是促进了手把件的发展和成熟,人们不再强求手把件非要实用,反而对其精雕细琢、精益求精,使其在保证美观的前提下更符合把玩者的感受。

都说“盛世收藏”,因此在清朝鼎盛时期,社会风气更加崇尚华丽精致,文玩风气日盛,影响至今。手把件就以其独特的魅力,成为了玩赏家们最喜爱的艺术品之一。

清代 | 玉枣

玉质手把件的题材非常丰富,神佛、神兽、花鸟鱼虫等都是比较常规的题材,雕刻技法多是圆雕,体积多数不会超过10厘米,造型自然流畅,要恰好能握在手中把玩欣赏,才最为适宜。所以有时一些玉器虽然不是手把件,但规格本身就比较称手的,也会被拿来当作把件盘玩,比如平安无事牌、圆润精巧的和田玉籽料、珠子浑厚的手串等。

手把件虽然看似无用,但却非常得男性青睐,这是因为把玩物件可以舒缓心情。日常生活中,就有很多人在思考或感到焦虑的时候,喜欢捏衣角、面纸或毛绒玩具,玩具市场上,还专门有那种名为“压力球”的玩具,就是让人们通过捏合的过程来分担心灵上的压力。

如玉人生 | 和田玉青玉大权在握手把件 玉雕大师作品

而玉质手把件可以时时放在手上盘玩放松精神,而且它材质珍稀,本身又是一种艺术品,纹饰丰富,富有生活之趣,不仅可以拿来收藏欣赏,还可以极大的满足自己的虚荣心,感觉走路都带风了呢!

参考资料:

《白玉玩家实战必读》江西科学技术出版社

《白玉鉴定》福建美术出版社

《制玉者说》吴秋强 著


责任编辑:郭旭晖 龚丽华
阅读
转发
点赞
评论
加载中...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