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

凉天佳月即中秋

2020-10-04

佳节

中国古代很早就有祭祀日月的宗教礼俗,亘古不变的日月交替是大自然生生不息的保证,因此古人很重视对日月的祭祀。周代已有“秋分祭月”的习俗。唐宋时期,以赏月为主要节俗的中秋节日出现,形成了多种多样的风俗习惯,中秋赏月、宴饮活动十分兴盛。明清时更是上升为民俗大节。两千多年来,包括赏月、摸秋、送瓜、吃月饼、烧宝塔等民间习俗,都是由传统“祭月”古俗延伸而来。这些习俗流传广泛,在不同的区域又形成了各自特色,是丰富多彩的中华民俗文化的重要体现。

拜月祈福

自唐代以降,女子对月祈福已蔚为流行。五代《浣月图》或与古代的拜月风尚有关,此画无作者款印,旧签题标为《五代人浣月图》。画中明月高挂天际,在林木苍郁的庭院深处有一位盛装妇人似要“掬水月在手”,旁立侍女三人,她们神情庄严静穆。有学者根据树石笔法推测本图可能是南宋或者元代画家据旧稿所绘。但亦可给我们呈现出古代女子焚香拜月、对月祈福的情景。另一件,明代杜堇的《祭月图》,则描述的是中秋夜的一次祭月仪式,人们面月设祭案,案呈月饼、月果等圆形供品。

五代 佚名 《浣月图》 绢本设色

77.2cm×50.4cm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明 杜堇 《祭月图》 绢本设色

125.5cm×60cm 中国美术馆藏

赏月玩月

八月十五赏月的风俗由来已久,严肃的祭月仪式逐渐转变成轻松的玩赏,人们沉浸在这月色溶溶的美好氛围下。宋代以降,画中可多见中秋之时,三五成群的仕女聚集赏月的情景。《瑶台步月图》正是如此,以界画表现的亭台楼阁为背景,写中秋仕女赏月。“瑶台”是中国神话传说中神仙所居之地,画中三位女子神态怡然自在,或捧供品,或捧茶盘。左右两旁各立一童,执壶、持扇。人物纤秀,风格婉约,传为宋代画家刘宗古所作。

宋 《瑶台步月图》 绢本设色

25.6cm×26.7cm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清 陈枚 《月曼清游图册之琼台玩月》

绢本设色 37cm×31.8cm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深得乾隆皇帝赞赏的《月曼清游图》册共12开,乾隆三年(1738年)绘成。画家结合一年十二个月的不同节令风俗,以十二幅行乐图展现了宫廷嫔妃们的深宫生活(也借此表现民间之乐),如正月“寒夜探梅”、二月“杨柳荡千”等。“琼台玩月”是《月曼清游图》第八开,反映的是后宫女性中秋赏月、玩月的场景。所绘人物造型生动准确,笔法工致严谨,源于宋代院体画风,图中的楼台房室建筑则采用西洋焦点透视法绘成。

冯超然 《仕女》 纸本设色

114.7cm×47.5cm 1920年 江苏省美术馆藏

宋 李嵩 《月夜看潮图》 绢本设色

22.3cm×22cm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除了赏月、宴饮活动外,中秋观潮自宋代已是一大兴事,钱塘江大潮在每年的农历八月潮势最为壮观。中秋夜潮,则又别有一番景象。此幅《月夜看潮图》,所画的是南宋时临安(今浙江杭州)月夜观潮的情形,画面右下取楼阁一角,另一大半让予海潮。高悬的明月下,浪潮卷涌成一条直线奔驰而来,临江的平台阁楼上隐约可见观潮的人。这一实一虚,一静一动,相映为妙。

月下相逢

空旷的山林、迷人的月色,给予了文人寄托情感的意象,古代士大夫对赏月情有独钟,历史上留下了诸多咏月的名篇名句,苏轼望月心挂至亲,写下“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宋 马远 《月下把杯图》 绢本设色

25.7cm×28cm 天津博物馆

倘若,真能拥有《月下把杯图》、《舟楫赏月》画中携朋唤友的快意,那实在是太幸运了,他们或是登楼揽月,或是泛舟邀月、饮酒赋诗。《月下把杯图》整幅画面写主仆六人,神态各异,颇具生动真趣,我们从画中能感受到主人家把杯迎友的精神愉快。这件作品笔力挺劲硬朗,构图简洁有力,画面右上题诗“相逢幸遇佳时节,月下花前且把杯”,其后亦有楷书“人能无着便无愁,万境相侵一笑休。岂但中秋堪宴赏,凉天佳月即中秋”。此画诗画合一,一句“凉天佳月即中秋”慰藉了多少思乡游子。

明 张路 《舟楫赏月》 绢本水墨

147cm×94cm

明 黄克晦 《金陵六景之三·凤台夜月》册页

绢本设色 31.2cm×41.2cm 江苏省美术馆藏

丰子恺 《松间明月长如此》

纸本设色 34cm×27.5cm

二十世纪艺术大家丰子恺先生用一贯轻松诙谐的笔调,描绘了一家三口围坐赏月、其乐融融的生活情景。画中人正在享受着难以言说的温馨与天伦之乐,红衣小孩兴奋指着月亮,这就是普通老百姓也可以享受的一份闲逸。在珍惜眼前美景的同时,也不禁自问“松间明月长如此,君再游兮复何时”(出自初唐诗人宋之问《下山歌》)。

遥望月宫

自古以来,嫦娥奔月的传说一直被人津津乐道,吴刚伐桂的神话也是家喻户晓。传说月中有蟾蜍,故月宫又称蟾宫,科举时代金榜题名也被称为“蟾宫折桂”。这些与月亮有关的故事,如嫦娥、玉兔、吴刚,桂树等,其实都源自于人们对月宫产生的美好臆想。《桂花月兔图》虽构图简单,却蕴含鲜明的中秋文化,使人联想到白兔、桂树、明月它们之间的美好传说。此画杂草丛中的一只白兔居于画面主体,目光仰视左上角被桂树叶遮掩的半个圆月,从而生动地指出中秋时节。

清 李世倬 《桂花月兔图》扇页

纸本设色 167cm×49.4cm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宋 《仙女乘鸾图》 绢本设色

25.3cm×26.2cm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清 金农 《月华图》 纸本设色

116cm×54cm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月华图》是“扬州八怪”之一金农晚年画赠友人之作。全画中只有一轮满月,里面是凹凸起伏的阴影,外缘放射出耀眼的月华。画面赋色简逸纯净,却表现出画家强烈的感情。月亮周围的彩色光环呈暖色调,衬托出月光的皎洁明亮。画幅右下款识:“月华图画寄墅桐先生清赏。七十五叟金农。”金农所创“漆书”,尤为奇古,颇具特色。

晋 王献之(传) 《中秋帖》 纸本

27cm×11.9cm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中秋月圆象征着家人团圆,也寄托着渴望与亲人相聚的思念。此时,无论你是已归家团聚,还是仍在外行路,都希望将画者和诗者的那份洒脱豁达、平淡自然的心境分享给你。何为中秋?古人答“凉天佳月即中秋”。


责任编辑:郭旭晖 龚丽华
阅读
转发
点赞
评论
加载中...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