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

一个人的奇葩爱好 变成中国独特的博物馆 价值极为珍贵

2020-09-03

某人常说,人要有爱好,因为人的一生,唯有兴趣爱好能够陪伴自己一辈子;8月初我到洛阳新安县参观了“千唐志斋”博物馆,更加感慨,看来,有些爱好甚至能够名垂千古。

“千唐志斋”是中国唯一的墓志铭博物馆,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这座有着100余年历史的院落,具有清末民初豫西地区民居建筑的独特风格,被誉为“洛阳民居建筑的一颗明珠”。而这座博物馆就是因一个人的奇葩爱好而形成,说的直白一些,他的爱好就是收藏死者的墓碑。

这个有着奇葩爱好的人叫张钫,是著名的爱国民主人士、辛亥革命元老,解放后曾任第二届全国政协委员,中央文史馆副馆长。二十年代初,张钫先生隐居家乡铁门镇,铁门镇位于洛阳西边一隅,他在家乡置地百亩、营建园林房舍;1923年康有为先生游陕过豫时,张钫一直陪同,并邀请康有为到他的园中,赋诗抒怀,谈书论画。

看来交朋友也至关重要,多个好朋友就多了一笔财富。今天,我们仍能看到康有为当年为张钫的园子题写的“蛰庐”匾额和“听香读画之室”的楹联。

张钫喜欢读书,酷爱金石字画,所以交了许多像康有为、章炳麟,李根源、于右任、王广庆等志趣相投的名人志士,特别是在中国近代书法家于右任的建议鼓励下,张钫广泛搜罗墓志石刻,经年不缀。

十三朝古都洛阳,人文荟萃;尤其是洛阳城北的邙山,绵延百余公里,被视为"风水宝地",在中国历史上素有“生于苏杭,葬于北邙”之说,也正是因为有许多富豪的墓葬,导致了洛阳一带盗墓成风;但盗墓者主要是劫掠殉葬品,而沉重的志石墓碑则乏人问津,有许多唐代的墓志石被弃置于田间。

为了保存这些墓志石刻,王广庆建议张钫把搜集到的墓志石刻,运到老家铁门镇的“蛰庐“保存。王广庆和张钫是同乡,早年随张钫在陕西从军,后留学日本,回国后曾任河南大学校长,他在国学研究方面极有建树,非常关注河洛出土古物,极力帮助张钫收集墓志石刻。

张钫专门在其“蛰庐”西边辟地建斋收藏,将搜集而来的大部分志石镶嵌于十五孔窑洞和三大天井及一道走廊的墙壁上;并专门请思想家、教育家章太炎用古篆为之题匾,名为“千唐志斋”,尾部还缀有跋语:“新安张伯英,得唐人墓志千片,因以名斋,属章炳麟书之。”

这些志石是从全国各地搜集而来的,但大多是张钫委托同乡及友人在洛阳一带收购的,共计1400余件,其中唐志就占1191件,唐代近300年的86个年号皆有,而且这些唐志的书法艺术水平极高,篆、隶、行、楷诸体应有尽有,许多都是出自名家之手,其中不乏米芾、董其昌、王铎、郑板桥、刘墉以及康有为、章太炎、于右任等历代书画大家的手笔真迹,尽显书法艺术之美。

我特别喜欢郑板桥的这条"醒"竹石刻,“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板桥先生托物言志,竹子的品格,又何不是我们人生的榜样。

相由心生,字也亦然。刘墉不仅是政治家,他的书法造诣同样深厚,是清代四大书法家之一,被世人称为“浓墨宰相”。史书中记载刘墉“委蛇其间,惟以滑稽悦容其间”,就是说刘墉能够委婉地处理与各派之间的关系,从他的字体中不难看出圆润和浑厚的个性。

光阴荏苒,斗转星移,“千唐志斋”保留下来的不仅仅是一座浩大的民宅建筑,蕴含在大院深处的,更是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张钫历时数年,收集唐代墓志千余方,为国家保存了大量的文物,对于唐史研究之价值,弥足珍贵。

“千唐志斋”无疑也是难得一见的书法圣地,遗憾的是我此行时间有限,不能细细品读;有机会我一定要再来洛阳新安,看看这些千古不朽的文化珍品;再尝尝“名扬陇海三千里,味压河洛第一家”的洛阳美食——新安烫面角。

【作者简介】三姐姐:中国摄影家协会会员、专栏作家、旅行家。【版权声明】本图文版权归三姐姐所有,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商用。


责任编辑:郭旭晖 龚丽华
阅读
转发
点赞
评论
加载中...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