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

拿什么保护文物免遭洪水“冲刷”?

2020-08-21

“城门失火,殃及池鱼。”国家文物局官网发布消息称,截至昨日(7月7日)下午16时,南方11省份有130余处不可移动文物因洪灾受到损失。今年6月以来,我国江南、华南、西南暴雨增多,多地发生洪涝地质灾害,安徽黄山市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镇海桥、宣城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乐成桥等文物受到伤害,不能不让人扼腕。

  每一座古桥等文物都见证着历史的烟雨,记载着时代的风韵,也保留着先人的智慧。特别是那些名列国家级重点文保单位的古桥,更有着难以磨灭和无可取代的人文价值,一旦遭损就不可能还原成昔日模样,传袭久远的气韵就会中断。换言之,这种损失是无法弥补的。

  其实,梳理近年来的公开报道,可发现一个基本事实,洪水若猛兽,毁于洪水的文物不计其数。比如,位于江西省龙南县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太平桥部分去年因洪水导致桥面被损。此次洪涝灾害,南方11省份有130余处不可移动文物受损,也说明洪水无情。

  天灾不由人,抗灾不由天。既然洪涝灾害难以避免,能否未雨绸缪,采取有力有效措施最大程度减少洪灾造成的损失?以此次受损的安徽宣城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乐成桥为例,其实一年前它就曾在洪水中受到毁坏,事发后,当地有关部门经过多天抢救性修复,初步修复了受毁桥墩。当时的报道称,由于常年有行人和车辆通行,除了几处桥墩有缺损外,乐成桥桥身一些部位也出现了裂缝。

  既然如此,有关部门有没有对该桥强身固体?如果采取了足够硬核的措施,是不是就能减轻被此次洪水的冲撞,从而免于二次受伤?

  洪水凶猛,并不代表当地政府没有可为的空间。凡事预则立,防护措施实一些,应对洪涝的措施周全一些,文物受损的几率就少一些。按照国家文物局的说法,各地文物部门和文博单位要全面加强汛期文物安全工作,与环保、应急管理、气象等部门加强协调沟通,密切注意气象和地质灾害预报,高度关注本地雨情水情风情汛情,及时组织排查文物单位灾害险情和隐患,切实采取有效防汛措施,保障文物和人员安全。

  这类表述宏阔而庞大,每一项要求都需要用实干来填充,需要扎扎实实地推进,马虎不得,也麻痹不得。以及时组织排查文物单位灾害险情和隐患为例,有关部门是否做到了及时?又是否做到了排查?所谓的“切实采取有效防汛措施”又是如何落地的?

  知易行难,但不能因为行难而不行,而放任洪水自流,任凭洪水冲坏文物。有个细节是,国家文物局要求各地文物部门和文博单位保障好文物和人员安全。将文物放在人员前面,并不是指文物比人员的生命重要,而是提醒有关部门强化责任意识。洪水来袭,人员有办法逃离,文物不长脚,它们怎么保护自己?如果有关工作人员撒手不管,它们就只能备受洪水摧残。

  值得一提的是,有的文物经受灾害冲击而完好无缺。比如据报道,建于明崇祯十四年的“三世中枢”坊,历经12次大地震、21次大洪水而雄姿不减;四川沱江边明代古塔,屡遭洪水仍无恙……原因在哪里?也许不是三言两语所能道得清,但一个不容忽视的因素是,当地有关部门的保护措施较为到位。

  每一件文物都上了年纪,它们因历史悠久而愈发闪耀着文化和文明的光芒。保护它们就是保护中华民族的瑰宝,保护中华历史的传承之道,也是保护我们的文化之根、文明之源。多一些敬畏,多一些紧迫感,多一些行动力,让每一件文物都健健康康而富有生命力。


责任编辑:郭旭晖 龚丽华
阅读
转发
点赞
评论
加载中...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