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

印度文豪泰戈尔访华 徐志摩林徽因等名流迎接 鲁迅回避是嫉妒吗?

2020-08-13

“世界十大文豪”尽管不止一个版本,但比较权威的,或者比较被大众认可的是这十个人(不信你去百度一下):荷马、但丁、歌德、拜伦、莎士比亚、雨果、泰戈尔、托尔斯泰、高尔基、鲁迅。仔细观察一下这个名单,你会发现,基本都是欧洲人,而非欧人士只有两位,即中国的鲁迅和印度的泰戈尔,这两位都是亚洲人。也就是说,放眼整个亚洲,数千年来,文坛上最著名的、成就最高的两人就是鲁迅和泰戈尔。于是,就有不少好事者对这两人进行评价和争论,鲁迅和泰戈尔谁更伟大呢?

这还真不好说,中国人自然说鲁迅伟大,而印度人也会说泰戈尔更伟大;中国人说鲁迅是我们的民族魂,印度人也会说,我们的泰戈尔拿过诺贝尔文学奖,你们的鲁迅那么牛,他怎么不弄个诺奖?

也是,诺奖是世界第一学术上的奖项,不管搞什么学问,你若拿了诺奖,势必会被人高看几等,甚至被人认为是“天下第一”了。事实上,在这一点,还真有不少好事者在做文章:鲁迅和泰戈尔两人互相不服气,尤其是鲁迅,对泰戈尔获得诺奖根本就不买账,甚至对他十分嫉妒和敌视。比如有这样一个例子,泰戈尔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后访华,徐志摩、林徽因等众多文化界名流隆重迎接,而鲁迅却回避。那么,鲁迅是真的嫉妒泰戈尔,从而不愿见他吗?今天咱们就来聊聊这个话题,看看亚洲最厉害的两位文学大师究竟有何“恩怨情仇”。

(一)比鲁迅更天才的泰戈尔

某种意义上说,泰戈尔比鲁迅更加天才。

既然能被列入世界十大文豪,泰戈尔无疑是一位文学天才(如果不是天才,他恐怕做梦都梦不到诺奖)。跟鲁迅有点相似,泰戈尔也是出生在一个比较显赫的家庭。只是鲁迅在少年时,家境已经衰落,而泰戈尔的家境又继续辉煌了一段。

1861年5月7日,泰戈尔生于印度西孟加拉邦加尔各答。泰戈尔的家庭属于商人兼地主阶级,是比较高贵的婆罗门种姓。他的祖父和父亲都是知名的社会活动家,支持社会改革。他的父亲更是哲学家和宗教改革家,在当时很有声望。泰戈尔兄弟姐妹众多,有14人,他是家中最小的一个。而鲁迅正相反,在家里是老大,老大往往要肩负养家的重任,在这一点上,鲁迅自然吃了亏。而位居老末的泰戈尔自然颇受父母的钟爱和哥哥姐姐的照顾。在这个印度传统文化与西方文化和谐交融的书香门第中,泰戈尔从小就受到良好的教育。

泰戈尔小时候尽管进过4所学校,但他生性自由,厌恶刻板的学校生活,所以没有完成学校的正规学习课程。不过,天才也从来不是学校所能培养的。泰戈尔从小就醉心于诗歌,从13岁起就开始写诗了。不过跟中国传统的神童诗人不同,我们的神童开始都是写点几十个字的五言或者七言绝句,泰戈尔不然,他十几岁便发表了长篇诗作《野花》、《诗人的故事》等。

也跟弃医从文的鲁迅相似,泰戈尔开始也不是文学专业的,他17岁时遵照父兄的意愿赴英国留学,学习法律;但他不喜欢法律,于是转入伦敦大学学习英国文学和音乐。之后,便“弃法从文”了。

而一旦专业从文,泰戈尔便开始发轫。这点鲁迅是比不上的。鲁迅其实是从1918发表《狂人日记》时,才开始在文坛备受关注,而那时他已经37岁了。

泰戈尔呢?从1881年鲁迅出生那年开始,5年间便陆续出版了抒情诗集《暮歌》、《晨歌》、《画与歌》,还有戏剧和长篇小说问世。当时的泰戈尔才20出头。真的是才华毕现,势不可挡。

19世纪90年代,泰戈尔30岁时就进入了创作的旺盛期,而鲁迅在37岁之后才开始发轫。所以一开始,在文学创作方面,泰戈尔就显出了先天性优势。这也许是天才的一种惯用表现形式。

泰戈尔是以大诗人的身份立足文坛的,他一生写出了《吉檀迦利》《园丁集》《新月集》《飞鸟集》等大量闻名世界的诗歌,但同时又创作了不少小说。从30岁起,他便开始小说创作,一生共发表了100多篇短篇小说,又创作了长篇小说《小沙子》、《沉船》、《戈拉》、《纠纷》、《最后的诗篇》等,另外还有剧本《国王》、《邮局》、《齐德拉》、《顽固堡垒》、《红夹竹桃》等40多部。而鲁迅一生都没有完成一部长篇小说,更别说剧本了。泰戈尔还是一位画家,一生创作了2000多幅画。

尽管衡量一个作家的最终成就并非靠数量取胜的,但这也证明泰戈尔足够天才。泰戈尔在1913年凭借诗集《吉檀迦利》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时,也不过才52岁(此时的鲁迅在文坛上还籍籍无名),在这个年龄获得诺奖算是很年轻的了。于是在11年之后,带着亚洲第一个诺贝尔文学奖的熠熠光环,泰戈尔高调访华。

而在另一个国度,跟泰戈尔的祖国印度并称四大文明古国的中国,同样是天才文学家的鲁迅,将如何接招?

(二)“神仙”降临,凡人拂袖

1924年4月12日,在蔡元培和梁启超的邀请下,泰戈尔终于来到中国。当然,这也是他梦寐以求的,因为中国跟印度一样,都是世界东方的神秘国度。他从年幼时就很向往这个古老而富饶的东方大国,并且十分同情中国人民的处境,曾写文怒斥英国殖民主义者的鸦片贸易。这次访华终于实现了他多年的愿望。

当泰戈尔率领的“国际大学访问团”在上海汇山码头一登岸,这位大诗人便情不自禁地感慨抒怀:“各位中国的朋友们,我实在不知道是什么原因,到达了这片土地,就像回到了自己的故乡一样。我一直都有这样的感觉,印度和中国其实是近亲,我们两个国家是古老又亲爱的兄弟!

做为亚洲第一个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人,那时的泰戈尔简直神仙般的存在。所以他受到了十分高规格的接待。当他踏上这块古老的土地时,有50多位中国学者、诗人列队迎接,其中就包括胡适、郑振铎等著名学者;还有当时已经很有名的青年诗人徐志摩;梁启超及其长子梁思成;以及年仅20来岁的文学青年林徽因、凌叔华等。林徽因还给他的偶像献上了鲜花。之后,徐志摩、林徽因更是当了泰戈尔的翻译,全程陪伴。

泰戈尔的访华在当时确实受到了粉丝们的疯狂追捧,当时的《晨报》上有如此报道:“午后2时,即有无数男女学生驱车或步行入坛,络绎不绝,沿途十分拥挤……有二三千人之多。”

不久,中国的诗人、学者们还在北京为泰戈尔举行了盛大的生日晚宴,为其庆祝64岁生日,主持寿宴的便是大学者胡适。在寿宴之前,还排演了泰戈尔的诗剧《齐德拉》。当晚梁启超、梅兰芳、张群励等人都在场,鲁迅也赶来了。但与大家对泰戈尔的激动、热烈的情绪不同的是,鲁迅当时表现十分冷淡。排练还没有结束,泰戈尔还没有赶到,他便拂袖而去。

当时的泰戈尔被当成“神仙”看待;而相对来说,鲁迅就是一凡人,且比泰戈尔小了20岁,是晚辈,却为何有如此举动?大家自然不解,于是就不免有各种猜测,他是否嫉妒泰戈尔啊?鲁迅向来给人一种畏惧感,甚至被以为是“睚眦必报”的人,不像泰戈尔那样性格温和,大家对他难以亲近,所以大家产生这种想法倒也很自然。

那么鲁迅回避泰戈尔究竟出于什么原因?是不是因为嫉妒?当然不是,鲁迅还没有那么小肚鸡肠吧。其实他在两年后就在《马上日记之二》中就写下了这样的话:“这两年中,就我所听到的而言,有名的文学家来到中国的有四个。第一个自然是那最有名的泰戈尔即‘竺震旦’,可惜被戴印度帽子的震旦人弄得一榻胡涂,终于莫名其妙而去。”

“竺震旦”是泰戈尔临走之前,为纪念这次中国之行,请求梁启超为他取的中文名字。“竺”是古代中国对印度的称呼;而“震旦”则是古印度对中国的称呼,这个名字无疑证明了两国的深厚渊源。后来泰戈尔还为徐志摩取了一个印度名字,叫“素思玛”,在印度语中,“素思玛”是太阳神的意思,代表阳光和希望。“竺震旦”和“素思玛”充分证明了当时泰戈尔和徐志摩的个人感情以及中印两国的友谊。泰戈尔一直十分珍惜这个汉语名字,此后,他每提及这个名字都很欣慰,“在这儿,两个国度有了友谊;在我的生命中,我的名字的涵义实现了。”

但鲁迅的拂袖而去似乎是破坏了这种友谊。那么鲁迅何至于如此呢?

直到1934年,鲁迅又写了一篇名为《骂杀与捧杀》的文章,终于让人明白了他当时愤而离去的原因。文中说:

“他来到中国了,开坛讲演,人给他摆出一张琴,烧上一炉香,左有林长民(中国近代教育家,林徽因之父),右有徐志摩,各各头戴印度帽……说得他好像活神仙一样,于是我们的地上的青年们失望,离开了。神仙和凡人,怎能不离开?但我今年看见他论苏联的文章,声明说他是一个英国统治下的印度人,他自己知道明明白白绝不至于还糊涂,如果我们的诗人诸公不将他制成一个活神仙,青年们对于他是不至于如此隔膜的,现在可是老大的晦气。”

至此,大家才明白,原来鲁迅是看不惯大家对泰戈尔的“神化”,给他祝寿就罢了,为他排演一场戏也罢了,居然还烧上一炷香,当神仙老子敬啊!也太过分了点。像鲁迅这种脾气的人自是受不了,也坚决不买账!管你是什么大诗人,管你得不得诺贝尔文学奖,就是诺贝尔本人来了又能如何?老子就是不晒你。这不仅体现了他本人的个性独立,也一定程度上维护了民族尊严。

其实当时对于泰戈尔的访华,本就有不少人反对。除鲁迅外,还有郭沫若、陈独秀等新文化运动的倡导者。泰戈尔在中国各地的多场演讲都遭到了他们的激烈抵抗,演讲大会上,有不少激进人士在下面抛洒传单以示抗议。泰戈尔也因此曾经放弃了一部分演讲会。面对这种情况,徐志摩当时也很气愤,很无奈。

当然这只是理念或者政见的不同造成的,鲁迅等人对泰戈尔也没有什么个人之间的恩怨,何况鲁迅的反对泰戈尔也主要是针对神化泰戈尔的人的。在鲁迅看来,印度是英国的殖民地,中国是半殖民地,做为一个文化人似乎更应爱为民族的解放独立而奔走,似乎不该对自己得了什么奖,或者有什么桂冠而炫耀一番吧。

(三)大师的胸怀

不过,从另一方面说,也许鲁迅对泰戈尔的了解也不是太充分。他此次来华的目的当然也不是为了什么炫耀,其实他也是一位民族主义者,也是一位爱国者,为印度民族的独立做了相当贡献的人。他这次来华,总体上来说,还是很有积极意义的。这点,泰戈尔还是很自信的,不会因为鲁迅、郭沫若、陈独秀等名流的反对而有所妥协,他的演讲还是掷地有声,振奋了许多青年人的心的。比如他在清华大学的演讲(全文3500多字,这里是节选部分)

“我的青年朋友,我眼看着你们年轻的面目,闪亮着聪明与诚恳的志趣,但我们的中间却是间隔着年岁的距离,我已经到了黄昏的海边;你们远远的站在那日出的家乡。

我的心伸展到你们的心,你们有我的祝福,我羡慕你们……你们正可以自负,同时也应该知道你们的责任,如今你们生长在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一个时期里,我们从我们的苦恼与痛楚的火焰里,隐隐地辩论出这时代的伟大。这苦痛是普遍的,我们还不十分知道前途是何等的光景。

什么是这时期里伟大的事实?那就是我们的门户已经开豁,一个广博的未来的使者已经来到,他已经敲打我们的大门,我们门上的阻拦都已经让路。

我们已经出来,我们不要在墙圈里躲着,我们现在应得在全世界的面前辩护我们的价值,不仅在我们的家人前卖弄能耐,我们必得明证我们的存在的理由,我们必得从我们各家独有的文明里展览普遍公认的成分。

上天的意思是要我们把这个世界化作我们自己的家,不是要我们存在着世界里像是住店似的。我们只能从一种服务里把这世界化成我们自己的家,那服务就在给它我们真心的爱,又从这爱里使它加美。

人类的文明是正等着一个伟大的圆满,等着他的灵魂的纯美的表现。这是你们的责任,你们应得的这个方向里尽你们的贡献。

因此我竭我的至诚恳求你们不要错走路,不要惶惑,不要忘记你们的天职,千万不要理会那恶俗的力量的引诱,诞妄的巨体的叫唤,庸俗的时尚与无意识,无目的的营利的诱惑。

保持那凡事必求美满的理想,你们一切的工作,一切的行动都应得忠于那唯一的标准。

如此你们虽则眷爱上实体的事物,你们的精神还是无伤的,你们的使命是在拿天堂来给人间,拿灵魂来给一切的。

其实,做为一名诗人,泰戈尔自有他理想甚至浪漫化的一面,但也不乏对现实的强烈关注。1901年,为实现自己的教育理想,他曾在孟加拉的圣地尼克坦创办了一所学校,这所学校后来发展成为有名的国际大学。印度民族运动进入高潮时期,泰戈尔毅然投身于轰轰烈烈的反帝爱国运动,写出了大量的爱国主义诗篇。

他也是一位很有血性的人,在自己的立场上是毫不含糊的。1919年,发生了史上著名的“阿姆利则惨案”,英国军队开枪打死了1000多印度平民。泰戈尔非常气愤,挺身而出,写了一封义正辞严的信给印度总督,提出抗议,并声明放弃英国国王给他的“爵士”称号。

1939年,德国法西斯悍然发动世界大战,他又撰文怒斥德国“领袖”的不义行径。泰戈尔一贯痛恨法西斯,但是对被欺压的弱小民族,他则表示无限同情。特别是对中国,他更是始终抱有好感与希望。

总之,对于泰戈尔,不能单纯地认为,他仅仅是个诗人;他跟鲁迅一样,也是位民主斗士,是伟大的爱国者。鲁迅有“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和“寄意寒星荃不察,我以我血荐轩辕”的诗句;泰戈尔也也有“生如夏花之灿烂,死如秋叶之壮美”“世界以痛吻我,我要报之以歌”的箴言。二人的文学领域不同,但都是文学大师,都是一个民族的脊梁和魂魄。


责任编辑:郭旭晖 龚丽华
阅读
转发
点赞
评论
加载中...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