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

从《鲁迅地图》开始为鲁迅“卸妆”

2020-08-06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曾是很多年轻人所追求的梦想,以鲁迅先生的经历看,他早已实现了这个梦想。7月26日下午,一群书友聚集在光谷创业街六合茶馆共读《鲁迅地图》,从这本书,跟随鲁迅先生的步伐,去探寻他曾经追求的“诗歌与远方”。本期活动为武汉光谷读书会第25期,主持人(领读者)胡渔(武汉光谷读书会创始人、中国鲁迅研究会会员),共有逸仙、传炉、天府、偲宥、易红霞、吴安宁等近10位书友参加了本期读书会,现场还来了一位五年级在读的小朋友参加本期读书会。《阅读时代》杂志融媒体部张道文老师带领2位老师参加读书会,并利用其今日头条新媒体平台进行现场直播。

本期读书会由武汉光谷读书会、六合茶馆、《阅读时代》编辑部共同主办。

部分书友发言摘编

@胡渔:“豪华落尽见真淳”,今天,我们阅读这本书,因为这本书的写作有几个特点,值得我们玩味。有几个点,值得分享。

一,传记作家的写作切入点不同于一般鲁迅的传记。相比鲁迅以往的传记,很多是从书面资料进行阐述,从文字到文字的重构,而本书作则是脚踏实地地对鲁迅曾经生活过,学习过,工作过的地方作为传记写作的出发点,比如绍兴,南京,北平、广州、厦门、上海等地,几乎当时国内鲁迅生活过的地方,作者都身临其境的进行考察。当然这种考察不是浮光掠影的,作者也参考了很多资料,重构出一个普通人身份的鲁迅。

二,女性的视觉来还原鲁迅。相比以往的鲁迅传记作品,基本都是男人写男人,而且都是占在一定高度,这种高度有政治高度,有时代高度,还有思想高度,这每一个高度都是需要我们仰望的。话说回来,任何一个伟大的人物,如果只有一个观察角度,每天都是仰着脖子看他,迟早会累,更会逃离这种观察现场,不想再多看他一眼了。但本书,你还想再多看他几眼。如鲁迅自日本归国,在绍兴府中教书,每天上下班平常的日子,你都渴望在某条路上与他相遇,他其实就是一个普通的先生而已:比较注重外表,而且每天都会修面,修理胡子;头发呢,也是一丝不苟,尽可能竖起来,简直如同在路上遇到一只刺猬,但这只“刺猬”的内心是柔软的。

三,对于鲁迅性格的诠释,占在女性的角度,尖刻而又细心。这一点其实和第二点差不多,但对于鲁迅为什么会形成比较“脸谱化”的性格,作者似乎着墨不多。这在其他传记里有所记载,鲁迅去世之后,在很长一段时间里,被各种政治和时代的需要,进行重构了。简言之:我们的那个时代需要一个什么样的鲁迅,我们的“专家”就会重塑一个当局所需要的鲁迅。时至今日,鲁迅逐渐变成了小众话题,这其实是时代的进步,当然也不排除是某种“退步”,陈丹青先生,在自己的作品里多有论述。说鲁迅被遗忘了,被小众化了,是一种进步,是因为我们不在占在被限定的高度,去观察,去膜拜鲁迅;说是“退步”,是因为我们这个时代,逐渐在抛弃,并加速鲁迅的边缘化,以为时代和社会真的进步了,不需要鲁迅了,鲁迅早点离开教科书,离开我们的视野,离开我们的话题。如此,就岁月静好了么?非也,时代和世人不需要鲁迅,并不代表鲁迅所批评那些都不存在了,它依然存在我们周围,那就是“无物之阵”。

四,本书对鲁迅的一些生活细节,交往圈子进行了某种人性回归的探索。如他和学生们的交往,与当时文艺界的“论战”,这些“论战”,以今天的眼光去看,有些可能就是误会,鲁迅的“认真”与“可爱”,在这些论战里也表现无遗。他不是故意的,他有自己过度的“敏感”。今天,我们回望鲁迅,认为他应该尽可能公允,平和,或者所谓的公正。但不知道他所处的时代环境里,并没有我们今天这么多的“宽容”,诸多经历无法感同身受,也就只能是隔靴搔痒了。

五,延伸讨论鲁迅和胡适的关系,以及胡鲁二人的粉丝,在今天的际遇。因为我们长年累月被灌输教科书式的鲁迅,而把“凡人鲁迅”给彻底抛弃了。当我们离开校园之后,则完全把鲁迅丢到一边,再也不看他,再也不读它了。随着一些民国人物及相关文化的回潮,社会有很多胡适的粉丝,开始推崇胡适,包括很大一部分年轻人,这是社会进步的表现,说明年轻人即使没有社会或者政治的干预,他们会到前人那里去寻找不同的精神资源,为我所用。但我要说的是:鲁迅和胡适不是对立的,他们的精神和追求,也不是对立的,他们是朋友,胡鲁二人的粉丝也应该是朋友,共存于今天,共同奋斗于今日的社会,这才是一个“联合”的思维,不需要争个输赢和谁占上风。胡适去台之后,他个人的作品和子女在大陆的遭遇,那时候鲁迅如果活着,他会参与声援和营救,这就是朋友。反之,鲁迅如果流亡海外,胡适也会假以援手,给予必要的支持。这才是真正的“共同奋斗”,而不是今天,我们学到一点胡鲁的皮毛,就在顷刻之间,把自己变成了一只刺猬,不管平与不平,先给他“三板斧”,如果是这样一种武断和机械化的逻辑思维,那么我们的时代又如何前进呢?

@逸仙:普通人和统治阶层看问题的关注点的不一样。即市井生活和保卫江山大业的区别。劳苦大众更关注每天的柴米油盐和后代能进一家好单位,有不错的收入,全家安康幸福就是最大的追求。权贵阶层看重的是对统治有序、江山稳固和婚姻的门当户对。在《鲁迅地图》这本书里作者更多的笔墨即将鲁迅还原成普通大众的一员。他有个人的嗜好、心思和欲望。

鲁迅从个体出发,他遭受了族人和外国人两方面的欺辱,才逐步形成了他对社会和民族的思考。他看到的是科学、技术全面落后西方,逐渐对政治体制的思考,他没有具体的实施框架,他更多是揭露和痛恨。

我们从小受到严格的教育已经彻底地消灭了了个体和自由主义思想,这样的惯性极其强烈,成年以后思考问题,仍然还是幼年打下的烙印和思考方式。鲁迅也不例外,从其后处理问题的方式来看,一些事情处理的粗糙而没有条理,他有他无法突破的局限。

我们又不是不聪明,又不是不勤劳,禁锢了思想。如果没有相对自由的空间, 文化、科学必然全面落后。作者所描写的鲁迅就是这样在苦闷中煎熬、撕咬、追求光明。

虽然鲁迅到日本留学,也接触了大量当时最先进、最文明的文化,但他对西方的体制和文明探寻的并不多,在他的作品中没有写出爱和宽容的价值观。

@传炉:我对鲁迅一直以来的形象都是正面的,积极的。从中学课本里面的鲁迅及其文章被描述得高大正直勇敢,但是阅读此书后,让我对鲁迅形象的多面性有了进一步的知晓和认识,原来鲁迅也有普通人的一面,性格比较苛刻,固执,某些问题上也锱铢必较,对待事物有双重标准等很多负面的形象。人无完人,就连著名的鲁迅先生也有平常普通人的一面。

我认为本书的作者从鲁迅生前住过的城市迁移轨迹入手,进而讲述鲁迅的传奇人生和情感经历,是一个非常好的构思和切入点,但是作者的着眼点和关照点主要是描述鲁迅在每个地方所经历的一些重要事情和重要人物发生的矛盾冲突故事。但如果作者能够换一个角度和视角,梳理鲁迅在每个城市所创造的作品,深入研究挖掘鲁迅先生为什么要在此时此地创造这些作品?这些作品当中哪些是鲁迅人生中最具有代表性的作品,这些作品给当时的中国带来了哪些重大的价值和意义,作者去没有兴趣进一步思考,让人感觉有点的遗憾,当然这也可能不是本书的立足点。

虽然书中描写了鲁迅先生很多负面的形象和事情,但是有一点我非常欣赏认可鲁迅先生。那就是鲁迅先生超然的人生态度。鲁迅先生在遗嘱里希望大家忘记他。忘记他这个人,忘记他的立场和观点,忘记他曾经书写的各种作品。希望回归一个普通人的平凡生活,享受清净自在的人生。

@吴安宁:提到鲁迅先生,许多人都会想到语文老师反复强调的官方评语: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先生在中国近代文学史上的地位和影响力毋庸置疑,后世学者也将先生的一篇篇文章反复解读,从而剖析出诸多或高深或荒谬的结论,这些结论甚至能左右开弓,大相径庭。

这些,都不是真实的鲁迅,或者说,是对鲁迅解析过多的误读。

《鲁迅地图》这本书,还原了先生的生活轨迹,勾勒一个凡人鲁迅。

他一生反对封建礼教,却深受儒道文化熏陶,在日本留学时得知母亲病危,立刻回国,并接受母亲的安排迎娶朱安女士。在这里,看不到“战士”鲁迅,只有儿子鲁迅。

他致力于推广白话文运动,本身的古文功底却相当深厚,诗词书法都是一绝。

他嘲讽“论衡派”借着整理国故之名给大众洗脑,自己却认认真真做学术,其《中国小说史略》价值相当高。

他总是独行于世,无论北洋各系还是国民党执政时的热烈和各种自我粉饰,都会遭到先生的冷语。

他不喜欢宗族制度,却承担着家族长子的责任,照顾着二弟、三弟,吃闷亏也默然。

他对同期成名的青年才俊郭沫若、徐志摩、陈西滢等多有批判,却对普通的文学青年有求必应,屡次遭人欺骗。

先生在世时,不喜欢被当做旗子或者旗帜,当左翼文学青年遇到困难,请他协助,他当仁不让。左联发展壮大之后,他却与之保持了距离。

因为对这片土地上的人民爱得深沉,所以批得深刻。因为把人性看得通透,所以文字如刀。无论外界光明或者黑暗,先生始终站在那里。

@张道文:关于《鲁迅地图》的几点感想。

鲁迅的名字,我们这一代人是再熟悉不过了。准确地说,但凡受过九年义务教育的中国人,对鲁迅两个字都不陌生,虽然现在的教材上,他的文章数量有所减少。但不可否认的是,他是一个历史人物。

既然是一个历史人物,那他所在的那段历史是怎样的呢?以我们目前的情况来看,能接触到的真实史料其实是十分有限的,尤其是北洋时期的历史,更是一片墨色——真实的档案材料尚未彻底公布,只有改写的教材。在这种语境下,要去对一个历史人物作出具有独立意识的评判,几乎是不可能的。

遮蔽是一切异化的渊薮。

虽然如此,但文本本身还是能够说明一些问题的。从现有的文本看,鲁迅先生对于光明的渴求是显然的。然而,显见的是,他没有真正将光明指向何处。他写国民性的劣根之所在,就不免让人想起一个比喻,就是把带脓的疮疤揭开,而没有行之有效的医术。解构是容易的,而建构是困难的。

这应该是鲁迅先生文本留下的难以弥补的遗憾。这就会被当世或后世人随意解读。有一个最能说明问题的事实,就是他的《纪念刘和珍君》写北洋政府向流行示威的学生开枪,打死了三个人,这无疑是恶劣的,但第二天北洋首揆当众下跪就不再见于笔下了。如是之例甚多。这也可能和鲁迅先生当时被一些现象被蒙蔽有关,就是没有看到,或者因为义愤阻挡了理性和认识深化。

所以,如今似乎都还不是真正能评判鲁迅的最佳时间。

@天府:李伶伶佳作 《鲁迅地图》以独特的全景视角描绘了周大先生在风云际会动荡年代颠沛流离困顿而不平凡的一生。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绍兴求学到东渡日本,学医至从文,任职民国教育部北师而至厦门大学,旋赴中山大学而后北返上海化笔从戎作匕首标枪,给多灾多难近代中国浓墨重彩一笔,都烙下大先生独特的深深印记。

不经意间联想到了北大教授李零大作《丧家之犬 孔丘的一生》,同样彪炳史册,地位尊崇,寓意诲人,他们缘何饱学鸿儒却不受待见,抨击時弊而屡遭驱离 惶惶如丧家之犬,遗下悲怆人生。

谈到近代著名作家余华及代表作《活着》、《细雨中呼喊》等颇具鲁大先生风骨,彰显书生意气,不凡气度,给人以启迪与希望。

书中详细记述了周氏兄弟及其婚姻家庭,从中得以窥视民国社会封建传统与现代思维交织纠结的动荡图景,值得细细品读。

编校排版:胡 渔

版权所有:武汉光谷读书会

转自腾讯新闻

责任编辑:郭旭晖 龚丽华
阅读
转发
点赞
评论
加载中...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