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

白居易 一曲长歌唱古今

2020-07-30

“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公元806年,白居易与友人在终南山下的仙游寺游览,谈古论今有感而发,挥毫泼墨写就了一首脍炙人口的长篇叙事诗《长恨歌》,记述了唐玄宗与杨贵妃缠绵悱恻凄婉动人的爱情故事。

“斯山为大幕,斯水做舞台,斯地真历史,借我入戏来。”2007年,骊山脚下,唐玄宗与杨贵妃爱情故事的真实发生地——华清宫,一部以《长恨歌》为叙事主线的同名大型实景历史舞剧在这里首演,将这段尘封千年的历史搬上艺术舞台,艺术再现这部千古传颂的名篇。

从16岁就写下“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的壮志少年到以一首《长恨歌》闻达于天下的青年才俊,再到泪洒《琵琶行》的江州司马;从兼济天下的理想抱负到“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的文学主张,再到独善其身的落寞失意,白居易的一生与长安,与秦岭,与《长恨歌》有着说不完道不尽的关联。本期秦岭深处的文化系列报道之白居易篇,带你一起走进《长恨歌》唯美的历史画卷,走近一个不一样的白居易。

骊宫高处入青云

仙乐风飘处处闻

唐宪宗元和年间,白居易进士及第出任盩厔(今西安市周至县)县尉。在这里,白居易结交了一位挚友——隐士王质夫,两人相交甚笃,常常结伴沿傥骆道而入,同游太白。一日,白居易与友人陈鸿、王质夫相约,到仙游寺游览,谈及唐玄宗与杨玉环的爱情悲剧。王质夫建议白居易用诗的形式记述这个故事:“夫希代之事,非遇出世之才润色之,则与时消没,不闻于世。乐天深于诗,多于情者也。试为歌之。如何?”这是一个大胆的创意,因为在这之前的中国诗歌史上,汉乐府达到一个高峰,盛世大唐出了李白、杜甫等灿若星辰的诗人,却鲜有在乐府诗上与前朝比肩的作品。从这个意义上说,这是一次创作上的挑战。

仙游寺法王塔。资料图片

白居易心中的火被王质夫点燃,古往今来无数悲欢离合的爱情故事涌上心头,他把浓烈的情感寄托在《长恨歌》两个主人公身上,情绪激越,夜不能寐,写下了流传后世的《长恨歌》。

……

杨家有女初长成,养在深闺人未识。

天生丽质难自弃,一朝选在君王侧。

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

春寒赐浴华清池,温泉水滑洗凝脂。

侍儿扶起娇无力,始是新承恩泽时。

……

骊山脚下,华清池畔,一朵美丽的荷花绽放在清波荡漾的九龙湖上,披着长纱的杨玉环从花中翩然而出,娇柔的身影,如玉的容颜,璀璨了苍翠山峦,朦胧了烟树龙榭,将人们带回到那段远去的历史……亭、榭、廊、殿、垂柳,万星闪烁的梦幻天空、滚滚而下的森林雾瀑、熊熊燃烧的湖面火海以及三组约700平方米的LED软屏可升降水下舞台,高科技手段的应用让舞剧《长恨歌》将历史与现实、自然与文化、人间与仙界、传统与时尚有机交融,演绎了一篇神奇的历史乐章。

舞剧《长恨歌》自2007年首演至今,累计演出3000余场,历经数次改版。这部融合了科技与文化的文旅创意产品,先后荣获第七届中国舞蹈“荷花奖”组委会特别奖、“中国十大未来文化遗产项目”,被列入首批《国家文化旅游重点项目名录》,已成为陕西文化旅游的金字招牌和国内外游客来陕的必看剧目。2017年,以舞剧《长恨歌》管理和服务为蓝本编制的《实景演出服务规范》三项国家标准发布并实施,成为我国首次发布的旅游演艺行业国家标准,填补了全国旅游演艺行业国家标准的空白。

千余年前,意气风发的白居易在终南山下写就一篇悠悠长歌,让这段千年绝恋为后人传颂。千余年后,一部以诗作为主线的舞剧在骊山脚下恢宏上演,将这段帝妃之恋、安史之乱、盛世唐朝由强盛转向衰弱的历史原汁原味地重现。听,那熟悉的声音又一次响起,九龙湖舞台灯光璀璨,观众座椅从地下升起,骊宫高处入青云,仙乐风飘处处闻。时隔千年,“杨贵妃”再次在华清池畔翩翩起舞,大唐的盛世繁华扑面而来,一场穿越古今的历史对话已然拉开帷幕。

迟迟钟鼓初长夜

耿耿星河欲曙天

《长恨歌》之所以能够成为千古绝唱,除却这篇文采斐然的诗作本身所蕴含的巨大艺术魅力外,还因为其中流露出的对纯真爱情和爱情悲剧的真情实感——在创作《长恨歌》的背后,还隐藏着一个同样令人唏嘘不已的爱情故事……

公元772年,白居易降生在这个已被安史之乱毁掉盛世的大唐。白居易天资聪颖,尚在襁褓之中,就为中华文化的成语库贡献了一个成语:略识之无。那是白居易只有六七个月大时,乳母抱着他在写有字的屏风下玩耍,指着“之”“无”二字教他,他便将这两个字牢牢记在心里,当人问他这两个字时,虽然口不能言,他却能准确地指出来,而且屡试不爽。

白居易3岁识字,5岁学写诗,10多岁时已是文采斐然。16岁时,父亲让他到京城长安去见见世面。在拜访名士顾况时,顾况闻得他名为“居易”,便打趣他说“米价方贵,居亦弗易”。当看到白居易的诗作“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时,顾况不禁大为赞赏“道得个语,居即易矣”。自此之后,顾况逢人就夸白居易的诗才了得,一时间,白居易名动京城。

3年后,白居易怀着些许思念离开长安,回到借居之地宿州符离。因为那里有一位“娉婷十五胜天仙,白日姮娥旱地莲”的农家女孩让他牵挂。这个天真烂漫的女孩叫湘灵,与白居易一个写曲一个唱和,一个写诗一个诵读,相爱得如同每一个初入情网的少年。而白居易的母亲认为二人门不当户不对,坚决反对。于是,白居易拒绝了母亲安排的婚事,一再蹉跎。

29岁时,白居易进京赶考,彻底离开了符离和他爱的姑娘。32岁时,白居易在长安做了正九品官员校书郎,正式开始了他的仕宦生涯。35岁时,白居易写下了那首传唱千古的《长恨歌》。37岁时,已生华发的白居易才奉母命成婚,而他却依然未曾放下湘灵。40岁时,白居易再次为湘灵写了一首情诗《夜雨》,“我有所念人,隔在远远乡。我有所感事,结在深深肠。乡远去不得,无日不瞻望。肠深解不得,无夕不思量……”

那首名动全国的《长恨歌》,让白居易成了大名鼎鼎的诗人。当时刚刚登基的唐宪宗赏识白居易,授予他负责谏言的左拾遗一职。作为谏官,他写了《新乐府》五十篇,“为君,为臣,为民,为物,为事”。他拿着“放大镜”努力寻找国朝存在的问题:《卖炭翁》写官市欺压小民,《阴山道》写贪官,《杏为梁》写居住的奢侈,《紫毫笔》写失职……形成了“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的文学主张。

古往今来,当拾遗的官员,不幸者居多。比如陈子昂、杜甫,还有白居易的好友元稹。而白居易的命运,就在一次谏言中彻底改变。他被贬谪到江州任司马。44岁的白居易远赴江州,“望秦岭上回头立,无限秋风吹白须”,经商州过蓝桥驿时,白居易看到好友元稹奉召还京时在驿亭壁上所写的诗句,不由唏嘘“蓝桥春雪君归日,秦岭秋风我去时”。

大约苦闷已久,当江州司马遇到那个有着帝都口音的琵琶女时,惺惺相惜,便有了那篇与《长恨歌》齐名的《琵琶行》,和那句“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自那之后,兼济天下的白居易不再,独善其身的白乐天登场。晚年时,白居易看着“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已能坦然道出一句:“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

回头下望人寰处

不见长安见尘雾

“花落鸟嘤嘤,南归称野情。月宜秦岭宿,春好蜀江行。”蜿蜒清冽的黑水自终南山款款流出,流经周至县城南的仙游寺前,形成一泓深潭,名为黑龙潭。山寺倒影在墨绿色的水波里晃动,木鱼声和诵经声悠悠传来。青山环抱,碧水萦绕,吊桥卧虹,古塔映秀。相传,秦穆公之女弄玉与萧史的爱情故事就发生在这里。

始建于公元598年的仙游寺,最初名为“仙游宫”。据说隋文帝幸临此地时被这里恍若仙境的景色所吸引,便在此兴建殿舍作为避暑离宫。公元601年,隋文帝为安置佛舍利,颁布诏书,选高爽清静之地建舍利灵塔。仙游宫因建塔改寺,称为“仙游寺”。唐代时,殿宇林立气势恢宏的仙游寺,引得众多文人墨客来此游玩朝拜,并多有题咏,寺院各处留下了近百块诗碑牌匾,流传着无数的美丽传说和文人趣事。白居易在这里创作出不朽名篇《长恨歌》,陈鸿也作了一篇传奇小说《长恨歌传》。这一歌一传,千古流芳。

……

上穷碧落下黄泉,两处茫茫皆不见。

忽闻海上有仙山,山在虚无缥缈间。

楼阁玲珑五云起,其中绰约多仙子。

中有一人字太真,雪肤花貌参差是。

……

《长恨歌》的后半部中,临邛道士被唐玄宗的痴情所感动,帮助唐玄宗在海上的蓬莱仙山找到了杨玉环的魂魄……白居易用仙游的方式结束了诗歌。然而仙游,游仙,多么奇妙的因缘呵,作者借江山之助,写出了千古杰作,而仙游的奇思妙想也为这个爱情故事留下了一个开放性的结局:后世传说,当年杨贵妃并未在马嵬坡被缢死,而是假死骗过哗变的军士,经由傥骆道沿汉江水路入长江到达扬州,并漂洋过海去了东瀛。这大抵是世人对杨贵妃悲惨命运的同情,抑或是对这段凄美爱情故事的美好希冀吧。

今日再访仙游寺,古寺已迁址重建,建筑虽残旧却处处流露出丰盈的历史文化内涵。特别是那座仿木楼阁式密檐砖塔造型的法王塔,古朴庄严,是国内罕见的隋代建筑,也是我国现存最早的方形砖塔。历千年风雨沧桑,回望长安,斯人已逝,古寺不再,唯余一座古塔身披霞光于黑龙潭畔,聆听着时光轮回中的钟鸣鼓瑟之声。(记者 柏桦)

记者手记

逶迤秦岭诗韵绵长

柏桦

中国名山众多,各有千秋。而位于华夏腹地、界分南北的秦岭,则有着极其特殊且无可替代的历史文化意义。自大秦帝国以来,无论是明修栈道暗度陈仓,还是得陇望蜀或“得蜀望陇”,中国历史上一再上演着“得秦岭者得天下”的故事。大凡分裂的时期,多是大秦岭首尾不能兼顾、南北不能兼得的时候。大凡强盛统一的时期,必定是大秦岭东南西北全部纳入版图之时。

有唐一代,自李渊即位建立大唐,历贞观之治、永徽之治、开元盛世,秦岭脚下的帝都长安成为世界上第一个人口过百万的国际大都市。极盛时,大唐疆域东至日本海,南抵越南,西达中亚咸海,北逾贝加尔湖,国土面积达1000余万平方公里,向其朝贡之国多达三百余。多元开放的文化特色,促进了唐代科技、经济的快速发展,诞生了瑰丽辉煌的唐代文化、艺术作品,涌现出大量文学艺术名家。如诗仙李白、诗圣杜甫、诗魔白居易、书法家颜真卿、画圣吴道子、音乐家李龟年等,对后世文学艺术的发展都有着巨大影响。

唐朝最令人瞩目的文学成就首推唐诗。从李白、杜甫、岑参、王维到李贺、韩愈、白居易、刘禹锡,再到李商隐、杜牧,自唐初陈子昂和“初唐四杰”起,唐朝著名诗人层出不穷。从清新脱俗的田园诗到激昂雄浑的边塞诗,再到沉郁厚重的“诗史”,风格各异、精彩纷呈的诗篇让唐诗成为中国古诗不可逾越的巅峰。

在这个诗歌兴盛的朝代,这些经典之作中从不乏大秦岭的踪影。从一代雄主李世民《望终南山》的“重峦俯渭水,碧嶂插遥天。出红扶岭日,入翠贮岩烟”,到白居易《祗役骆口因与王质夫同游秋山偶题三韵》的“石拥百泉合,云破千峰开。平生烟霞侣,此地重裴回。今日勤王意,一半为山来”;从杜甫《登高》的“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到韩愈《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的“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秦岭以其雄伟壮阔巍峨俊秀,造就了中国诗词艺术的高峰,让人们记住了那些千古华章。

古往今来,山脉作为文化象征有其独特的重要价值。秦岭磅礴绵延的身躯和包容万物的坦荡襟怀,不仅让我们饱览了南方北方纷繁多彩的迥异风光,更让我们感受到了不同的民俗文化和丰富的思想内涵。秦岭是古老中华的天然地理标识,也是中华文明的精神标识,是中华民族的祖脉和中华文化的重要象征,秦岭之于中华民族、国家文化都具有无可比拟的显著地位。


责任编辑:郭旭晖 龚丽华
阅读
转发
点赞
评论
加载中...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