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

如何评价一首诗的好坏?主要在“感发”二字,什么叫“感发”?

2020-07-13

诗词创作中的赋、比、兴是什么?

其实很简单,赋比兴是诗歌创作的3种主要表现手法,更准确地说,最早是《诗经》运用的3种表现手法,《诗经》作为五经之一,从来就被儒家重视,孔子整理诗三百,说:“不学诗无以言”,《周礼·春官》曰:“教六诗:曰风,曰赋,曰比,曰兴,曰雅,曰颂。”

到汉代,《毛诗序》又根据《周礼》提出了“诗之六义”:“故诗有六义焉,一曰风,二曰赋,三曰比,四曰兴,五曰雅,六曰颂。”

到唐代,孔颖达作《毛诗正义》曰:“赋比兴是诗之所用,风雅颂是诗之成形”。

好了,到这里就已经很清楚了,诗之六义,其中赋比兴,是诗的创作方法,而风雅颂,则是诗的体裁

但是这个说法还是比较笼统,赋比兴到底是怎样的创作方法呢?这里就要提到两个字:感发

诗的感发

我最近正在拜读叶嘉莹先生的“迦陵说诗”系列著作,学习到了不少诗歌的知识,加上我自己的理解,正好可以回答“赋比兴”的问题,跟大家分享。

常有一种说法:诗言志,词言情。实际上,这是为了区分诗、词,强行总结出来的观点,并不十分准确,因为诗本身是可以言志言情的,诗是怎么写志言情的呢——由世间的物象与人事的事象,引起人物内心的感动,说透了就是世间万物与人事的联系,让人内心产生了感动,就跟你看到桃花盛开觉得很美,看到月亮想起亲人一样,这是一种非常自然的心理感发,在心为志,发言为诗。把你心里面的感发,用言语表达出来,就是诗——最初的诗,不像后来有严格的格律要求,《诗经》里面的诗,就是先秦时代的民歌,是人们因内心的感发,随口吟诵而出的。

特别值得注意的是,感发和感动是不一样的,就好比咱们看电影,为其中某个情节落泪了,这只是你的情感上被打动,叫做感动。但感发的层次更深一些,是指在你被感动之外,能给你一种启发或联想。就是说你除了被电影情节本身感动,它还能启发你对其他事物的思考和联想。

叶嘉莹先生说,诗歌的好坏,就在于能不能引起读者的感发

一首诗能不能引起读者的感发,首先,作者有责任,作者要有足够的力量和丰富的内容,诗歌中是否塑造了一个鲜明的形象,叙述的口吻和内容的结构是否充满了韵律,都是评判一首诗好坏的标准,如果这些都没有,就太过干瘪无味,不可能引起感发。

同时,读者也要懂得欣赏,否则作者写的再好,对牛弹琴也是不可能引起感发的。

好了,我们明白了诗的感发,懂得了怎样去欣赏一首诗,再说赋比兴,就非常简单了。

赋、比、兴

我们说赋比兴是从《诗经》中总结出来的3中创作方法,前文说了,诗的写志言情,主要是由世间万物与人事的联系,从而让人内心产生了感动,赋、比、兴就是诗歌创作过程中,人与事物的联系。

赋:即物即心,赋的感发的力量,不需要通过外界的形象来表达,而是通过叙述直接传达给读者,赋的声调、句法、口吻,自然而然地结合,就足以使人产生感发。

行行重行行,与君生离别。

相去万余里,各在天一涯。

——《古诗十九首》

我们看这首诗,没有花草、没有山水,而是直接叙述事情:你走了,相爱的我们分离了,相隔几万里,各自在天涯与海角。但它就传递出一种无可奈何,面对现实的无情撕扯,想要留恋却又无可奈何的感动。

它不需要借助外在的形象,仅仅是叙述的口吻和结构,就足以让人产生感发。

赋是汉魏古诗的特点,所以叫汉赋。

比:由心及物,比就是比喻,就是内心先有了某种情感,然后借助外在的形象作比。像陈子昂和张九龄的《感遇》诗,李白的《古风》,都是运用了这一创作手法。

兴:由物及心,就是借助外物的形象,来传达某种感动,从而使人感发。

木落雁南度,北风江上寒。

我家襄水曲,遥隔楚云端。

乡泪客中尽,孤帆天际看。

迷津欲有问,平海夕漫漫。

——孟浩然·《早寒江上有怀》

看孟浩然这首诗,从“木落雁南渡”发端,到“平海夕漫漫”结尾,从头至尾都把大自然的景物与自己的情感紧密相连,他说我求仕失败了,现在要去隐居,可是茫茫天地间,何处才是我的归宿呢?虽然表达的意境有些落寞,但是描写的景物却都十分宏大开阔,这就是盛唐诗的特点。

值得注意的是,我们常常把“比兴”一起说,因为比兴往往是交叉存在的,都是通过一种意象的结合,把内心的情感与外在的形象联系起来。

比兴的发展

前面说了在心为志,发言为诗。内心先有了感动,再用外物形象比喻,叫做比;看到了某种外物形象,引起了内心的感动,叫做兴。《诗经》中最初的比兴,都是十分单纯的创作手法,但是到了汉朝,独尊儒术,汉儒在解释“比兴”的时候,就添加了许多儒家文化的新内容。

汉儒解释的“比”:“见今之失,不敢斥言”,现在的大环境不好,但是我们不敢直接批评,怕因言获罪,所以要用别的事物来比喻;

汉儒解释的“兴”:“见今之美,嫌于媚谀”,现在大环境很好,但作为儒生我不能直截了当地歌功颂德,所以要借助外在形象来委婉地表达。

就是说,通过汉儒的解释,“比兴”从最初最单纯的由心及物、由物及心,增添了有赞美或讽喻的味道,这个改变影响非常深远,后世的诗人或批评家,都把赞美或讽喻的内涵意味作为评判诗词标准的好坏之一,如果一首诗只有外物形式,而没有深刻的内涵,就肤浅了。

转自腾讯网

责任编辑:郭旭晖 龚丽华
阅读
转发
点赞
评论
加载中...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