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

高一语文有篇课文说到了自杀,不太惹人注意,但值得细细琢磨

2020-07-13

很奇怪的一点就是,今天高考考试的内容和高中语文课本没有直接的联系,至少和其他学科对比是这样。但不可否认的一点就是:对比其他的学科,语文学科的学习更加侧重于育人,而并非单纯知识的传授。

比如今天我们所探讨的这一篇课文当中的一个小节,并非让你学会多少知识,而是侧重于个人对生命的思考。

成有子九岁,窥父不在,窃发盆。虫跃掷径出,迅不可捉。及扑入手,已股落腹裂,斯须就毙。儿惧,啼告母。母闻之,面色灰死,大惊曰:“业根,死期至矣!而翁归,自与汝复算耳!”儿涕而出。

这一段来自蒲松龄《聊斋志异》中的《促织》篇章,是部编版高一语文教材中的一篇。写一家人为了寻找皇宫需要的促织而带来的悲欢故事。主人公成名的儿子因为好奇失手拍死了父亲辛辛苦苦找来的促织,而后遭遇母亲打骂,选择“涕而出”,最终跳井自杀。

孩子为什么会自杀?有的孩子十几岁的年龄,正是对未来充满美好期待的阶段,却选择了早早的结束自己的生命。

这其中当然有非常深刻的原因,需要从社会学、心理学等等多个方面来进行研究,我们以课本为主体来探讨成名儿子的自杀。

细细来看成名儿子的自杀,大概可以分为四个方面的原因。

一、扭曲的家庭环境

成名儿子所生活的家庭,并不是一个正常的家庭。正常的家庭,都有最基本生活的保障。父母相爱,孩子幸福。但是成名儿子生活的家庭环境是什么样的呢?父亲性格迂讷,推辞不掉官府的指派,不得已当了个小小的里正,却又没有足够的能力来应付上司处理事情征集蟋蟀。上不敢反抗官府,下不敢得罪街坊四邻,以至于无路可走,课本当中说他自己都选择了两次自杀。

一个正常的家庭当中。会有人选择自杀吗?

而且根据课本所说,成名的儿子刚刚九岁,那么其父亲母亲,正值壮年,正是最能够改变生活处境的年龄。但他们的家庭生活,却是如此可怕的扭曲,没有任何的希望,显然给儿子的自杀带来了深刻的影响。

二、父亲两次自杀的影响

这篇课文致力于书写封建社会制度的黑暗,封建官僚对于普通老百姓的压榨。

熟悉这篇课文的人都能够了解,成名在之前已经有过两次自杀,只不过没有真正付诸实践。而在自杀之前,在家中的成名也不可能没有任何的表现。

在一个只有九岁的孩子的眼中,父母就是天,这个家就是他所生活的全部。有一天天要塌了,孩子敏感的心理, 敏锐的眼睛, 如何不能够做出相应的模仿?在父亲两次自杀之后,在他的心中其实已经埋下了告别这个世界的种子。所以等到后来在自己也走投无路之时,他忽然想起来:

自己结束自己的生命,或许是一种真正的解脱,就像曾经父亲所流露出的选择一样。

三、孩子自身的弱点

他的父亲是如此的木讷,如此的愚昧,儿子性格或许有所改观,但我们不敢有更高期待。一个九岁的孩子,继承了来自父母的迂讷,又终日受到他们负面情绪的影响,在面临不知所措之时,如何能做到更好?

走投无路,是父亲曾经有过的心理历程,如今的儿子在拍死促织之后,也同样经历一番。

四、缺乏足够的外力支持

对于一个孩子的成长来讲,外力的支持和帮助,是能够帮助他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价值观和世界观的重要基础。

在他失手把那只促织打死之后,惊惧万分,主动告诉母亲他的担忧。然而他非但没有得到母亲的安慰,反而遭到了来自她的毒打,甚至还威胁他说等父亲来了再找你算账。

对于一个孩子来讲,之前他所依赖的一切不但不能够成为他的帮助,反而成为了要加害于他的势力。如此这般,找不到任何人的帮助,那么他只有想到自己一死了之。

外力支持,无论是来自父母、社会还是同伴,都能够慰藉孩子的心灵。可惜的是,上述所有的一切都处于缺席状态。

当然,这个故事的最后的结局还是非常完美的。孩子的自杀富有神话色彩,魂魄化为促织,变身常胜将军,一家人都因为这支促织得利,过上了富庶的生活。

但我们也深深懂得,这只不过是蒲松龄的一厢情愿罢了。

以乐写哀,更凸显了蒲松龄这篇文章的讽刺力度。

针对成名儿子的自杀经历,我们探讨它的原因,或许对于今天孩子甚至于成人的自杀预防也能够有所启迪。

扭曲的家庭环境、父亲母亲的处事风格、自己性格的懦弱,以及找不到合适外界力量的帮助,在这些原因的共同作用之下,再娇艳的花朵也可能会在一瞬间迎来衰败。

希望这篇文章能够警醒一些人,能够帮助一些人。如此这般,方才没有辜负老先生这篇文章出现在高中语文教材当中的一番善意。

转自腾讯网

责任编辑:郭旭晖 龚丽华
阅读
转发
点赞
评论
加载中...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