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险系数太高,谢欣给舞者们买了意外保险,《九重奏》世界首演
原定3月上演的现代舞《九重奏》,7月10日晚终于迎来了世界首演,台下坐着不少等待了4个月的观众。这是上海国际舞蹈中心和谢欣舞蹈剧场联合委约之作,由当红西班牙编舞家盖伊·纳德和玛丽亚·坎波斯编创。演员、舞者尹昉看完评价:惊险、刺激、有趣!
不少观众1月看过试演场,如今又来二刷。“第二次看还是全程紧张,为演员捏一把汗”,一位观众说。《九重奏》里有不少托举动作,危险系数很高。彩排场,摄像师Juni因为看得过于入迷而忘记点开摄像机上的录影键。即使被提前“剧透”了一些动作细节,在剧院里观看九位舞者的抛举支撑时,“在场”的震撼还是让他“无法动弹”。
《永不消逝的电波》主演王佳俊看完说:“很多托举动作让人眼前一亮,不仅是危险度很高,更让人看到九个人的律动在一瞬间被整合了,让人产生时间停止的错觉。”对于演员来说,要完成这样高难度的表演,挑战十足。
因为演出存在危险性和不确定性,排练的时候,几乎每一位舞者都受过伤,舞团艺术总监谢欣甚至给舞者们买了意外保险。在演后谈中,谢欣说:“每个人踏上舞台,都会开始一段不确定的旅程。”在她看来,这是九个人谱写的美妙乐章,九个人必须对彼此有强烈的信任感,才能共同搭建这60分钟里的每一秒。
舞者管鸿杭说:“我们每一个人的注意力都要高度集中,每一次承接都要精准落地,这样才会确保大家不受伤。”舞者唐婴说:“除了需要掌握重力、动力协作以外,更需要关注到每一个演员的动作进展和临场的变化。”
对于熟悉谢欣舞蹈团的观众来说,《九重奏》和他们以往的作品很不一样。这种不一样,正是谢欣所追求的。谢欣舞蹈剧场2014年成立,逐渐发展成中国现代舞中坚力量,谢欣曾多次斩获国内外现代舞比赛金奖,作品常常受邀在世界各地知名剧院和舞蹈节上演。这一次,邀请编舞家盖伊和玛丽亚为舞团编创新作,就是希望尝试新的风格,寻找新的突破。
几年前,编舞家盖伊和玛丽亚曾在德国创排一部叫《摔倒七次》的作品,荣获了德国戏剧奖。谢欣慕名而去,看完非常惊喜,在回去的火车上写下长长的感受。她通过朋友联系到两位编舞家,表达合作的愿望,对方爽快地答应了。
谢欣说:“他们的身体逻辑是建立在力学基础上的,和国内目前可以看到的舞蹈作品很不一样。如果身体可以和地心引力更好地合作,在这个基础上建立高楼大厦,可以走得更远。”
现代舞很抽象,看过《九重奏》后,有人说像过山车,有人说像浩瀚行星的自转和公转。演后谈中,一位第一次看现代舞表演的观众拿过话筒说,《九重奏》就像“布朗运动”。她解释,布朗运动就是悬浮在液体、气体中的微粒,在做永不停息的不规则运动。“我觉得每个舞者就像不同的分子撞击,当音乐的温度升高,运动就会加速。”她的阐释赢得全场观众的掌声。
《九重奏》是上海国际舞蹈中心剧场重新开放后上演的首个主办演出。6月5日晚,《九重奏》重新开票,国舞剧场在淘宝、抖音、猫眼、小红书等平台直播,谢欣上阵带货。她与两位海外编导连线介绍作品,还带观众在国舞剧场“云选座”。一场直播下来卖出了两场演出可售票的50%,不久后,演出票售罄,国舞剧场又宣布加演7月12日下午场。
虽然票都卖光了,但30%上座率的限制,仍难以达到收支平衡,但国舞剧场希望,能帮助青年舞蹈家和民营舞蹈团走过这段艰难时期,因为他们是剧场的生命,是舞蹈行业的未来。在《九重奏》之后,7月16日至19日,金星舞蹈团将带来《如梦的旅行》《她、他们的世界》两台演出,呈现7位青年编导的作品。8月,青年编舞田湉将带来汉唐舞蹈剧场《俑:蹲蹲舞我》,作为上海国际舞蹈中心青年孵化平台系列公益场演出与观众见面。
转自腾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