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

屈原为何很少被称为“屈子”?形象问题和风俗流变

Image 2020-07-07

屈原被称为“屈子”的时候确实不多,并且几乎都集中在距离其生活年代较远的时候。

比如唐代时候有“沅湘流不尽, 屈子怨何深”的诗句,到了明代、近代之后逐渐多了起来,现当代又不这样称呼了。

这是因为,屈原的形象在当时是有争议的,我们今天所认为的其爱国、忧民等情怀有一个形成的过程,并不是最开始就认为屈原具有这样的品质。

甚至,在比较长的一段时间里,屈原被视作一个略有反面的形象。

两汉魏晋对于《离骚》是否为“经”有争议,对于屈原颇有微词

屈原的代表作《离骚》在汉朝并不像今天仅仅视为一部抒情类的文学作品,在一段时间里认为其是儒家经典,所以又被称为《离骚经》。

所以,写下《离骚经》的屈原自然也就被奉为儒家的圣贤。

这个评价了不得,儒家的经典作者都是像孔子、孟子这样的圣人,而屈原在当时也是同等的地位。

当时有很多名流都非常推崇屈原作品中的“儒学”思想,其实也是推崇其忠君爱国的情怀。

比如,汉武帝喜欢离骚,淮南王刘安曾经因之作《离骚传》,认为其:

“国风好色而不淫,小雅怨诽而不乱,若离骚者,可谓兼之。”

“传”本身就是为了“解经”,比如《春秋》就有“三传”,都是解读《春秋》的著作。刘安将这本书称作《离骚传》,就是把《离骚》看做了儒家经典,甚至称《离骚》可与日月争光。

连朱买臣也因为会用原汁原味的楚语读《离骚》而被汉武帝所器重,可见当时的影响。

王逸更是认为,《离骚》是一部继承了《诗经》传统的作品,其中蕴藏着儒家悲悯的情怀:

“《离骚》之文,依《诗》取兴,引类譬谕。其词温而雅,其义皎而朗。”

持同样观点的人还有很多,比如汉宣帝、扬雄等人,都是名家。

所以在这一段时间里,《离骚》的地位非常高,被划入了圣人之作中,屈原的地位也自然是极高的。

但好景不长,有一些名家站出来反对将屈原的《离骚》纳入经典之中,要将其“经”的后缀摘掉。

其理由也非常合理。

认为从作品来说,《离骚》并不符合儒家的宗旨。

其中主动记述了很多鬼神之事,与儒家“不语怪力乱神”的宗旨相违背;而其所描写的那些神话故事,儒家“经传”里要么没有记载,要不与之不同,认为其根据儒家经典来立意取材的,皆属牵强附会。

而从屈原本人来说,他算不得一个济世为民、品德高尚的人。

其中以《汉书》的作者班固最为激烈,认为淮南王所说的“与日月争光”言辞太过,并且直接指责了屈原的行为:

“露才扬己,责数怀王,怨恶椒兰,愁神苦思,强非其人,忿怼不容,沉江而死。”

总结来说,就是认为屈原“露才扬己”,自己锋芒毕露,是为了彰显楚王的昏庸;而被放逐之后,更是“怨怼沉江”,陷君王于不义。

正常的圣贤应该是,如果君主平庸,他应该将其引导至正途,这样才于国有利,而不是像屈原一般言辞激烈,指斥楚王;而被放逐之后,即使是误会蒙冤,也应该“哀而不怨”,尽到一个臣子的本分,而不是像屈原那样,因怨恨楚王就沉江自杀。

班固的这一说法可以说非常有力,被越来越多的人所接受,《离骚》被摘去了“经典”头衔,只能作为一篇文学作品来看待。

但是,无论是班固还是后人,都不是反感屈原,而是论证屈原所作所为不符合儒家的一贯作风,所以不能是圣贤,其作品也不是“经典”。

相反,如果不将其作为儒家经典来看,屈原的忧国情怀是让后人敬佩的,所以历来诗人多有歌咏。

那么,既然《离骚》从经典地位退化为普通的文学作品,屈原也就从圣贤地位跌落至诗人、能臣,这个落差需要一些时间来进行抚平。

这样一种心理的影响下,“屈子”的称呼显然就不合适了,虽然有一些作品中依然称呼其“屈子”,但数量相对较少。

“屈子”的称呼与先秦时期的诸子不是一个概念

“子”这一称呼在最初虽然是表示尊称,但几乎所有的男子都称“子”,那在实际上其实是一个普遍的客气说法而已,有点类似今天的“先生”。

在最初,这个“子”字是加在“字”之前的。

古代男婴降生,三个月之后会取名,但要在冠礼之上才会取“字”。而这个“字”也不是自己家人取的。

在冠礼上,要请一位和其父辈相交甚好的友人参加,“字”由这个人所赐予。

看过《雪中悍刀行》的朋友应该还记得,主角徐凤年的字不是其父徐骁所取,而是来自于其肱股谋臣李义山。这就是对古典的传统了解比较深的作者才能注意到的细节。

而最初取字往往都是“单字”,比如“管夷吾字仲”这样的取法。

而为了表示尊敬,往往会在字的前面加上“子”,比如颜回,字“渊”,一般都称其为“子渊”;伍员,字“胥”,一般称其为“伍子胥”。

所以在当时很多时候都直接以姓氏加上一个“子”来称呼男子,这在春秋时期比较常见。

但是在后来,称“子”就变成一种尊称了,这个时间大概在春秋战国之交,具体时间不能确定,只能根据一些典籍来推断。

《论语》当中称呼众弟子一般都是称“字”,比如“子路”、“子贡”等等,但是有两个人是没有这样称呼的,一个是有若;另一个是曾参。

前者被称为“有子”;后者被称为“曾子”。

所以有人认为《论语》有可能是二者门人整理编纂的,区别对待,用了尊称。

这一时期明显是早于屈原生活的年代,“子”也是一个比较正式的尊称了,所以虽然当时还有人这样称呼屈原,但其“字”已经不再加上“子”了。

屈平,字原,不再有“子原”这样的用法。

当这样的做法成为了一个传统的时候,儒家学者对于冠上“子”这样的称呼就比较敏感,屈原在最初也被称为“屈子”,和他被当做儒家圣贤有关,但随着其地位的下滑,这一称呼就不再适用了。

而诸如唐代、明代以及近代以来对于屈原用了很多“屈子”的称呼,其实是采用了“子”表达尊敬、崇拜的含义,和儒家以及春秋战国诸子并不相同。

而在现当代随着白话文的普及,也就不再称呼其为“屈子”,区分于孔子等人,直接称其为“屈原”。

转自腾讯网

责任编辑:郭旭晖 龚丽华
阅读
转发
点赞
评论
加载中...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