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玺印临摹:再说“疏密”是篆刻章法的常规手段
一方篆刻作品的成功,大部分情况下取决于这方印的章法,这是印学前辈赵叔孺先生的真知灼见,记载在他的大弟子陈巨来的《安持人物琐忆》里,原话是:
刻印章法第一,要篆得好,刀法在其次也,汉印中有“太医丞印”一方,“太”“医”两字笔画悬殊,一少一多,要排列得适当,看上去要匀称顺眼,多者不觉其多,少者不觉其少,此即所谓章法也。
我们相信,这话是经过实践检验的,因他本人,以及后来他弟子们的成功是有目共睹的。
(赵叔孺像)
章法第一重要,这是第一个结论。
那,再往深处考虑,章法的最简单,最有效的手段又是什么呢?
对,是疏密!
这也来自前辈名家,就是赵之谦。证据有二:
1、魏锡增在《吴让之印谱》跋语里说:
完白书从印入,撝叔语其云:“字画疏处可走马,密处不可通风,即印林无等等咒”
我们相信,赵之谦肯定说过这样的话,否则魏锡增不会有这样的记录。
(赵之谦像)
2、赵之谦本人在《铜鼓书堂集古印谱记》中说:
余所得集古印谱,以《西亭印纂》为最精,又得童山人钰手拓北平朱氏所藏古印一帙,又得《强恕堂鉴存古印》,又郭止亭《汉铜印选》,合计阅古印不下三千,率大同小异,盖一聚一散,仍此数颗不坏之宝。万事类然,无足异也。
显然,这是他阅读无数古印总结出来的经验之谈。
于是,我们可以得到一幅思维图:
(篆刻难点分拆)
要想解决篆刻难题,章法第一重要,要想解决章法问题,疏密第一重要!
这个结论对初学者尤其重要。懂得了章法的疏密安排,基本上就算迈入了篆刻章法设计的门槛。当然,对于疏密章法的学习,并不是简单的挪移,还有丰富的变化,好在我们有无数的古印可以临摹,比如本文要说的这一方:
(武关)
印面三个字:武关(虘又)。(虘又)是一个字,GBK字库没有这个字,但是《说文解字》收有这个字,解释为:“又卑也”,读zhā,段玉裁《说文解字注》称:“叉卑也”,不论是哪个写法,意思一样,就是从高处用手向下面取物。曹锦炎《古玺通论》中,认为这个字应读为“阻”,即险阻之义。我认为应当从《说文》,因为《方言》里说:“抯、摣,取也。”
据《古玺通论》称:“武,关隘名。齐境内有武山,地在今山东平度。又有武水,出山东费县东南天井汪,东流经临邑县西,支津东注沂水,正渠折南为武河,武关之得名当与武山有关。”
显然,这是一方武关把守者(职责很可能是征税)的官印。
回到印本身。这方印的成功之处,也是章法,章法中最突出的特征,就是疏密。
(章法中的疏密)
显然,这又是一方U字形章法,与前面的“日庚都萃车马”章法完全一致,所不同的,这方印只有三个字,因此,安排起来,可能需要更多的心思。
“武”字的上下结构被强化,纵势得到加强,让出左部空间,这是第一步;“关”字左右两部被分开,加强了横势,造成底部的贯通,这是第二步;(虘又)的左右结构也转成了上下结构,这构成了印面左部的纵势,占去了印面的一小半,这是第三步。
有了这三步,构成了印面的疏密关系。实际是“关”字的左部成了印面左右两部分的连接部分,拆开这个字的设计是章法的关键。另两个纵势的加强都为印面中上部挪出“空地”起到了积极作用。
其实,做了这些,这方印已经成功了。其他章法方面的细节还有许多,也值得一说,比如:“关”字拆成左右两部分后又配合了两块基本面积相等的“红地”,这就有了节奏感,它不再凌乱了,它有了秩序……
(“关”字处的节奏)
再比如,“武”字下部的“止”与“(虘又)”字“又”部,匠人都采用了两头尖尖的刻法,这使这两处悄悄然形成了呼应关系,有了这种“呼应”关系,印面的对角,左右产生了联系,有了这种关联之后,全印才生动,妙趣横生。
(右上左下的呼应)
当然,还有,比如“虘”字左边两短竖与边框的平行,也加强了印面的秩序,“武”字“戈”部的空间分隔与留红也与印面左下角的留红呼应等等,边框的妙处也很不少。
(战国玺印:良人)
但,这方印的章法总纲,是疏密!疏密是古玺印章法设计的常规手段,这些古玺印里的疏密特性,肯定不是古代匠人“巧合”而来的,就连极简单的印文,也会用上“疏密”,比如上面这方“良人”印。“疏密”是他们主动设计出来的章法手段,也占主要地位,其他手段是处于辅助地位的,这一点,以前的文章里已经无数次提及,但很多朋友不以为然,认为只是巧合,因此,需要再说、再强调。
当然,这也是这方印章法的学习要领。
(【篆刻作业】之226,部分图片引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转自腾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