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

探寻陆游的内心世界:在“出仕”与“隐居”之间,矛盾着挣扎前行

2020-06-29

陆游是南宋的著名爱国诗人,他一生中创作的诗词总量达近万首。其中为后人津津乐道的,多半是《示儿》、《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当年万里觅封侯》这样的豪放诗篇。

但是许多人不知道,陆游在三十七岁正当壮年的时候,就已经修筑了“渔隐堂”,以隐者自居。随后的一生中,他几度罢官,后又复出。一边创作“入世”的爱国诗篇,一边幻想“出世”的“笠泽渔隐”。

以一腔热血,怀着“柳暗花明”的希望,“提刀独立顾八荒”。他“耻史册无名”,以“丹心报天子”,但是同时早早地产生了倦鸟知归的心态。

及至晚年,陆游的隐者心态大爆发,创作了七十余首隐逸词,占据了他一生词作的半数以上。他时常幻想,在家乡的镜湖之上,有一位名姓“独孤”的贤人,与自己相约。然而,与此同时,八十五岁的他仍然在“但悲不见九州同”。情志反差之大,犹如出现了“人格分裂”。

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让这位豪情万丈,心胸如同天风海雨一般壮阔的大诗人,从中年时代起就一直在矛盾纠结中前行呢?他又有着怎样的隐者情结呢?

一、“九秋风露鹤精神”——陆游自身际遇的影响

现代人如果能够与陆游做朋友,是非常好的。这不仅仅因为他是一个大诗人,大才子。最重要的是,他浑身都充满了正能量。

陆游青年时代参加科考,被主考官拟定第一名。因为受到奸相秦桧的排挤,仕途一直不顺利。到了宋孝宗时期,好不容易得到枢密院编修的官职,又因为督促宋孝宗要勤奋,惹怒了皇帝,结果被贬为镇江通判。

被贬官的陆游,一点也不气馁。闲居乡间,写下了著名的《游山西村》。那个时候他四十二岁,这在古代来说,岁数已经很大了。可是他仍然觉得他的人生充满了希望,总有一朝会“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后来陆游被外放到四川宣抚使司当一名小吏,而他仍然满怀激情地上任,只是“孤臣耿耿独私忧”,担心收复中原的愿望,拖延太久。

可惜事与愿违,一晃就是十年过去了。此时的陆游,已经是五十岁的人,他仍然作诗说,“人生不作安期生,醉入东海骑长鲸”,只为“国仇未报壮士老,匣中宝剑夜有声”。

不久之后,他就因为受到朝中“主和”派攻击,被免职。那时候,他已经五十二岁,仍然痴心不改,一心一意“收复中原”。要打垮一个人的意志,究竟需要多少次挫折呢?历史告诉我们,是十年,十年,再十年……又一个十年。

五十出头的陆游,自号“放翁”,以“半出世”的心态,以白居易“中隐”的方式,来检视自己入世的人生理想。到了六十二岁时,他写下了《书愤》。一边悔恨自己当年的“少不更事”,另一面却仍然歌颂诸葛亮《出师表》的忠诚。

因此,他的隐匿者心态并不是他最初想要的心态。隐者心态是他的本心,他想实现渔樵耕读的梦想。但是前提是先要一雪国耻,平定中原!

然而,当时南宋的风气是“爵禄九鼎重,名义一羽轻”。大部分既得利益者,不想打仗,更加不愿意为国去牺牲。和他志向相同的人,不是受到排挤,就是主动隐居起来了。而陆游又是一个“实心眼儿”的人,他在少年时代定下了志向,一生都不愿意更改。

人的本性都是喜欢闲散安逸的,可是人之所以为人,就是因为他可以通过自我修养,做到不受本心的约束。他有自己崇高的追求,并且肯为了这种崇高的追求去奋斗,去努力。

然而,每当陆游受到挫折的时候,他就特别想当一名“渔隐”。于是,在他七十一岁以后,他通过隐者诗,创造了一个姓“孤独”的奇人,用来寄托自己的本心。等到他心境稍稍平复以后,这个现实主义诗人,仍然忍不住要写下豪情万丈的爱国诗篇。

二、“铅刀贵一割”——文化传统的影响

西晋左思有诗云:铅刀贵一割,梦想骋良图。古代用铅制成的刀,只能使用一次。只要一次,就完成了它毕生的使命。古代的人也是这样的,建功立业,功成身退,所以“事了拂衣去,深藏功与名”的精神一直存在。

儒家视“富贵如浮云”,认为一个君子,报效国家,不是为了个人的名誉地位。所以当他的理想实现,愿望达成的时候,他就该退隐。古代文人还撰写大量的历史典故来警告后世人,假如做不到急流勇退,可能会得到“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的结局。

这样看起来,古代儒家文化中本来就有隐士文化。只不过,传统儒家的“隐士”,是建功立业之后让贤的“归隐”。陆游壮年时代以前,接受的就是这种文化的熏陶。到了中年时代,因为他的政治诉求得不到实现,就转向学习唐代人的“中隐”思想。

唐代人认为:小隐于泽,中隐于朝,大隐于市。这是在解释隐居的三种概念,隐居到山泽之中去,只是最普通的一种隐居方式,越是地处偏远,越是引人注目。不如隐居到朝堂当官,让人不辩真假。而在朝为官,又不如隐居在闹市,混杂于人群当中,更加不为人知。

最好的就是“中隐”,当一个小官,这样不劳心力,又不虑饥寒。但是,依陆游的本性,他实在难以做到,他不忍“遗民泪尽胡尘里”,仍然时时“铁马冰河入梦来”。七十岁以后,陆游的思想倾向于“小隐”。他渴望到一个湖上闲居,或者是做一个像姜太公那样的垂钓人。

于是,他创作了《题庵壁》等七十余首隐者词。其中的主角,基本上都是他塑造出来的同一个人。在词中,他风尘仆仆,万里归家。从此,闭门不与俗人往来。回想当年,痛饮狂歌的日子真如梦。人生的际遇就像蓬草飘扬,好在湖畔有闲人在吹笛,或者可以陪他度过寂寞余生。

无论大隐、中隐还是小隐,既然人生的结局都是归隐,那么他只是早一点隐居而已。

三、内心世界与现实理想的冲突

陆游本是越州(今浙江)阴山人氏,少年时代的陆游,饱读儒家的诗书,习得了一套“入世”报国的思想。一心想要替南宋开疆拓土,收复中原,洗雪国耻。

到了六十二岁风烛残年时,他才幡然悔悟:“早岁那知世事艰?”因为“北望中原气如山”,大半生把思想留在“铁马秋风大散关”。无奈“壮志病来消欲尽”,最后功业难成,“镜中衰鬓已先斑”。基于这样的原因,陆游转向隐逸心态,时常作诗幻想听到湖畔一名隐者的吹笛声。

陆游退隐的潜意识,早在他四十岁上下的时候,已经出现。只不过因为饱读诗书,努力按照儒家的标准,把自己打造成一个完美“入世”君子。这一点其实是违背他本性的。

宋代以前,中国的政治文化中心在中原,那是儒教最为盛行之处。古人学习诗书礼仪,全部的标准都向中原文化看齐。南宋以来,江南文化渐渐占了上风。

江南民间文化偏向于隐逸、散淡,这种文化的影响力,本来就植根于陆游身上,从前只是被儒教的思想掩盖着。随着时间的推移,陆游少年时代的愿望落空,就慢慢开始释放内心。

宋代崇文抑武,文人地位很高,国家更重视招徕隐士为朝廷效力。《宋史》中记载有名有姓的隐士四十九位,其中一半以上都得到了朝廷的召见,并给予丰厚的赏赐。在这种情况下,隐士受到民间和国家的双重尊重。因此陆游以“渔隐”自号,是对自己的一种恭维。

汲汲仕途,仕途反而不顺。不如退隐归去,说不定还能让君王另眼相看。即使不能被君主关照到,也能受到民间的肯定。隐逸文化的流行,也催生了隐者思想在陆游心目中的萌芽。当一个人的理想无法实现时,除了向朋友倾诉,文人还可以转向笔头。

弗洛伊德把人格分为三种:本我、自我和超我。其中那个丹心报国的爱国诗人,就是由陆游的学识给他打造出来的“自我”。为了实现“自我”,他呕心沥血,百折不挠,然而终生不能如意。于是,他转向于用笔塑造了一个“超我”,让他的人生超越现实的藩篱,在诗词的虚拟世界里徜徉。

结语

其实在中国古代,文人中有这种出世、入世矛盾心态的人特别多。只不过这样的心态在陆游的诗中表达得特别分明。陆游的隐逸诗大部分集中出现在他七十一岁之后。在那之前,无论他心中怎么矛盾,他仍然创作出了大量的豪情诗篇。

一般认为,隐逸思想其实更近于道家的思想。但是,陆游的隐者词,却并非道家的“真隐”,他是“假隐”。陆游的这种思想上的矛盾,是受到自身挫折的经历、文化传统和内心诉求冲突造成的。他其实是在通过隐者诗,安放内心的“超我”,用以抚慰因“自我”愿望无法实现带来的痛苦。

转自腾讯网

责任编辑:郭旭晖 龚丽华
阅读
转发
点赞
评论
加载中...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