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

跟着非遗传人一起包粽子、制药香是什么体验?

Image 2020-06-14

一年一度的“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到来,各地非遗宣传和展示项目如火如荼。上海启动了“线上为主、线上线下联动”的方式,依托“文化上海云”和“抖音”,在云端聚焦非遗展示、非遗购物节、建筑阅读、非遗课堂等,让市民游客了解上海的非遗、文物,学门非遗手艺。在线下,包括中共一大会址、邬达克旧居、嘉定孔庙、草婴书房、科学会堂和商船会馆在内的78处建筑免费向公众开放。

与此同时,一些非遗传习基地也围绕今年“遗产日” 的主题“非遗传承 健康生活”开展了形式多样、异彩纷呈的活动。

私家地理记者来到上海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乔家栅的首家体验中心,见到了“40后”和“90后”两位非遗文化传人,体验了她们的精彩“课堂秀”。

乔家栅糕点非遗第三代传人袁金娣:包粽子和玩直播一样,要“一气呵成”

袁金娣的包粽子示范可谓酣畅淋漓。演示操作台前,只见她拿起一绿一黄两片箬叶,反面相对折成约一虎口长的斗形,一手握粽叶,一手则把预先备置的糯米、五花肉、两颗咸蛋黄依序填入,再把米盖住馅料,折起粽叶定型,最后用棉线缠绕住。整个过程126秒左右,如行云流水般自然。

袁金娣(右)指导雯雯(左)包粽子 本文图片均由澎湃新闻记者 朱喆 图

随后,一旁的“90后”雯雯依样画葫芦地做了起来,但还得袁师傅手把手指导。

雯雯说,“每一步都很艰难”,填馅料前粽叶没捏稳、定型时粽子的边边角角没有包裹住、绕线时手还微微发抖……她感叹,袁师傅演绎了什么叫“快手”。

雯雯觉得包粽子的每一步骤都充满挑战

袁金娣告诉记者,年轻时她包粽子的速度是1小时300个,现在老了动作已经慢了。

“粽子是乔家栅的十大名点之一,入行时候,老师傅的要求很严格,淘米、拌米、切肉、腌肉……每一步都要学精”,她说起了往事,以前烧粽子用的是食用油油炉在地下室烧,一炉约有2000个粽子,加多少水和柴火,都要自己拿捏精准,因为每一个粽子都不可能“重来”。

“双黄巨肉粽”用料实足

“这好像和你们年轻人玩直播也是一个道理,只能一次即成”,袁金娣接受新鲜事物的能力很强,所以她也是当天“非遗之旅@徐汇”的直播嘉宾之一。镜头里的她从容不迫地制作“双黄巨肉粽”,观众啧啧称奇。

淮海中路1314号 乔家栅体验中心

上海乔家栅饮食食品发展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沈妍在采访中表示,老字号正在吸引越来越多的年轻人,人们了解非遗技艺的方式也要变得更多元。她说:“乔家栅体验中心的门牌号是淮海路1314号,有着陪伴人们‘一生一世’的美好寓意,在守护传统的同时,老字号发挥创意,打造新的产品和新的体验,做到与时俱进非常重要”。

体验中心自去年6月成立以来,已经成为了周围居民和广大市民的“延伸的客厅”。

乔咖啡和大堂柜台

热闹的大堂

透明后厨间

开阔明亮的大堂,一角是主打亲民价格的精品“乔咖啡”,柜台上摆满了新研发的产品,例如根据乔家栅招牌定胜糕改良的“状元糕”、组合装的经典三丁烧卖等,人们吃吃点心,喝喝咖啡,轻松聊天。大堂后方还有透明后厨间,让人欣赏手工点心的制作过程。

袁金娣带领团队改良了“状元糕”

袁金娣看着柜台上“状元糕”,不忘关照说:“这是‘网红爆款’糕点,你们年轻人喝时髦咖啡的时候,记得吃吃经典改良糕点啊!”

永川香十二手工药香非遗第二代传人陈慧:文化传承,需要“后浪”

乔家栅体验中心还是上海非遗传习基地,开展各式非遗文化展示和交流活动。“遗产日”当天下午,体验中心的活动室里就举办了一场以“‘香’遇乔家栅,闻香驱疫”为主题、制作重庆永川香十二手工药香的体验活动。

主讲嘉宾叫陈慧,是香十二药香技艺非物质文化遗产第二代传承人。

这位来自江苏的90后在大学时代喜欢上了汉服和《红楼梦》,小说里祭祖拜神、宴客会友,抚琴坐禅等焚香场景吸引了她,于是她从研读《香乘》《香谱》《陈氏香谱》入手,进而专程前往重庆永川学习香十二手工药香的制作技艺。去年,她在非遗传承人群培训考核中脱颖而出。

陈慧在体验客场现场讲解

“相比其他更多非遗技艺,‘香十二’很年轻,代表性传承人张益丽是我的老师,她以永川桢楠入香,研发药香类产品,并取得了国家专利。2018年经过永川区评定‘香十二’为区级非遗项目”,陈慧在接受采访时介绍道。

讲课时的她很活泼,为了让台下20余名零基础的体验者认识中国香文化,她制作了一个演示文稿,解释了药香的含义、作用,重点介绍了大众较为耳熟能详的沉香和艾草等香料的特质。每一个课桌上摆放了不同的品香器具,介绍了中国人品香方式的变化。

小朋友闻香料

丰富的品香方式(从上至下,从左至右)香篆、隔火焚香、电子香炉、香牌和香珠

不过最精彩的还是指导做香。结合夏日时令和眼下新冠疫病的防控,她设计了一款有着净化空气、驱除污秽效用的香。她改良了《奇方类编》古方“避瘟丹”,在乳香、苍术、细辛、甘松、川芎、真降香的基础上加入了沉香和檀香。

陈慧介绍古方“避瘟丹”

活动现场的材料包

为了课程实际体验,陈慧提前花2周时间完成了所有原材料的炮制和研磨成粉,现场每个体验者的材料包里有一份香粉分装、一个陶瓷研钵等用具。

手工药香制作步骤组图

在她的悉心指导下,大家依照碾磨香粉,加水调和,将香粉揉捏成丸,入模定型,在脱模等步骤,完成了自己的作品。

陈慧现场指导

现场体验者认真专注

体验者记录自己手工过程

记者在现场偶遇了上海博物馆文物修复师陆耀辉,他说:“仔细看,这个制作过程和做糕点有点像,有过模印体验的人相对容易上手,没有经验的也能跟着做,一次课程能有获得感和成就感。不过,如果要把这块小小的香做到位的话,还是需要花点时间琢磨的,比如给模具上油,油量的多少肯定是有讲究的,对最后成品的色泽和质感等也会产生影响。”

上海博物馆文物修复师陆耀辉体验药香制作

面对“小老师”,这位从业20余年的青铜器修复专家则直言“我觉得冲击很大,‘后浪’很厉害啊!这个年纪就能够作为一个传承人,不光是自己对传统文化有研究,更可贵的是她在思考传统文化如何引入现代”。

这次活动也拉开了乔家栅2020人文艺术讲座的序幕,之后陆续有相关上海文化、美食、非遗技艺等方面的活动,公众可通过“乔家栅糕点”公众号获得更多信息。


责任编辑:郭旭晖 龚丽华
阅读
转发
点赞
评论
加载中...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