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士人为何入幕成风,“国企”不香?实则是报国无门的无奈之举
长安城
自古以来,有识之士都以能够进入朝廷做官为终身奋斗的目标,这不仅因为受到了传统儒家"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思潮的影响,也是其实现自身价值和完成阶级升迁的有效手段。随着儒家思想在社会传播范围的增加,这一进入朝廷做官的理念也变得愈发深入人心,几乎人手标配。
但是在唐朝,当时的社会风气却并未呈现出这样的局面,相反,许多文人雅士选择进入幕府任职,而非为朝廷效力,甚至在一定程度上还是在与朝廷作对,这种与前面乃至后面朝代形成较大对比的现象自然也使唐朝变得更加独特,难道真的是“国企”不香么?
唐代独有的时代局面造就了士人大量进入幕府
安史之乱的发生使地方势力尾大不掉
在唐朝立国之初,为了弥补因隋末战乱而造成的负面影响同时强盛军事以应对外来威胁,李世民在政治上采取休养生息,生活上提倡厉行节约,很快便使唐朝社会从混乱当中解脱出来,呈现出安定繁荣的一面。
其后的李治也提出"事有不便於百姓者,悉宜陈,不尽者更封奏"的命令,再加上科举制度的实行,使大批有真才实学的人进入政坛,更加促进了唐朝的强盛。这个时期的唐朝,是"东西九千五百一十一里,南北一万六 千九百一十八里"的庞大帝国。
李世民
而唐朝政府,则是中央对地方有着至高地位的权威机构。在这种情况下,文人雅士们若是想要做官,不但只想去朝廷,更是只能去朝廷,入幕之风尚不流行。
但是,随着安史之乱的发生,唐朝中央政府的权威性大大下降,甚至只可以说算是一个有着更强号召力的、盘踞在长安城的地方势力。而为了平定叛乱,唐朝大量设置节度使和观察使,同时对一些叛军给予招降的政策。
"安、史乱天下,至肃宗大难略平,君臣皆幸安,故瓜分河北地,付授叛军",这就使得虽然叛军被一时平定下来,但他们的势力实际上却并未减弱,仍然拥有与中央政府抗衡的资本。同时,地方势力对人才的招揽不看出身地位,全看贤能与否,这就使入幕成为一件门槛较低之事。
因此,"自唐中叶以后,方镇皆选列校以掌牙兵,是时四方豪杰,不能以科举自达者,皆争为之,往往积功以取旄钺",入幕之风就此盛行。
安史之乱
政治的黑暗迫使部分士人只能进入幕府
在开元初期及之前,唐朝政府不但开设了科举制拓宽了人才进入朝廷的渠道,更是选贤任能,政治一片清明,人们也十分愿意进入这样的朝廷以报效国家。但是,在开元后期,李林甫、杨国忠等奸臣当道,他们对上极尽阿谀奉承,对下剪除异己,唐朝政坛遭到极大玷污,许多贤人也无法进入政坛,如杜甫便是因其"野无遗贤"的谎言才"举进士不中第,困长安"。
因此,入幕一事其实早在唐朝尚还处于强盛之时便已经流行,只不过大多数都是因为无法在朝廷做官,才不得不投入地方势力的麾下,甚至一些人前往边塞等一些更容易任职的地方以报效国家。如岑参就曾写下"万里奉王事,一身无所求。也知边塞苦,岂为妻子谋!"的诗来表达自身志向。而在安史之乱过后,由于唐朝皇帝不再相信权臣武将,而是开始将权力分放于日夜陪伴在自己身边的宦官们,这就使唐朝后期又形成了一个新的政治难题——宦官当道。
宦官们的权力随时间的发展越发膨胀,唐肃宗时期的大宦官李辅国就"常与银台门受事,置察事子数十人……府县按鞠,三司制狱,必旨辅国取决,随意区分,皆称制敕,无敢异议者"。
这就使唐朝政治再次进入黑暗之中,最明显的体现就是原本公平的科举制度变得歪风邪气起来,许多士人都无法通过这一正规手段进入政坛当中,如唐彦谦就是"咸通末应进士,才高负气,无所屈降,十余年不第"之后,才进入王重荣麾下。因此,许多士人都并非不愿进入朝廷之中,而是无法进入,但为了实现自身的政治理想,也只能转而投向地方势力的怀抱。
唐代文人
思想上的开放降低了入幕后的心理负担
谈及中国古代历史中思想最为开放的时期,唐朝必定是榜上有名。这种开放体现在唐朝社会的方方面面,无论是男女地位、穿衣吃饭还是生活方式,都不再如以前般被社会用陈旧迂腐的目光来看待与限制。有选择进入朝廷做官的人,也有选择隐逸山林的人;有选择去往边塞的人,也有四处旅居的人。
总而言之,思想上的开放,使唐朝人在生活方式的选择上有了更多的自由,去哪里做官也包括在内。如果不能在中央政府做官,前往地方势力那里也并非是一件会遭到社会大众鄙夷与嘲讽的事情,士人的心理负担自然减轻了许多,满怀轻松地成为了幕府中人。尤其随着唐朝政府后期政治的越发黑暗,这一思想也变得越发普及。
大量士人入幕之后对唐朝带来的影响是多方面的
人才流失使中央政府对国家的治理陷入困境
无论是对任何政府、组织或者机构来说,只有常年不断地有新鲜血液流入才能保证其生命力的长久延续与旺盛。但是由于大量士人进入地方势力麾下,使唐朝政府所能吸引到的人才无论是数量还是质量上都开始呈现出下降趋势,并直接影响到了它的国家治理能力。
武则天
唐朝初年之所以会出现名相辈出的情况,一来是皇帝圣明,重视贤人,即便是武则天这一颇具争议性的人物,在看到骆宾王的《为徐敬业讨武曌檄》之后,也会发出"有如此才不用,宰相过也"的感慨;二来是中央政府对士人有着巨大的吸引力,使他们蜂拥前往。但在入幕之风形成之后,这一局面却再也难以形成。
纵观唐朝后期,即便是如唐武宗、唐宣宗等贤明的皇帝,也是经由宦官支持之后才成功继位,这就使其无论是在政治因素还是情感因素上,都很难使用有效的措施来解决宦官掌权这一问题。
除开这一主观因素外,另一方面则是由于没有真正具有堪比前人政治才能的大臣,来为皇帝分担足够分量的压力,谋划足够长远的目标,使得唐朝皇帝在面对诸多事情之时所能考虑到的方面变得有限,对宦官的政治和对地方势力的削弱就包括在其中。此外,改革历来便需要流血和牺牲,如果没有一个大臣来担当失败之后的替死鬼,皇帝又怎么敢轻易触碰其他势力的利益呢?
加剧了地方势力和中央政府的矛盾
正如前文所说,大量士人在无法通过正经手段进入朝廷之中后,便转身投向了地方势力的怀抱。但是,无论是出于对朝廷黑暗政治的不满,还是单纯地对其报复,他们之中的一部分人担任职位后,极力鼓动地方和中央的矛盾。
如李振世便是如此,"咸通中,数举进士,被黜,依魏博乐彦祯。因乐祸,且怨中朝大臣,导彦祯子从训伏兵杀王铎,劫其家。"
唐代宦官
本就处于紧张状态的双方势力,在这种鼓动下很容易就陷入冲动之中并挑起争端。另外,由于士人们大多怨恨的是皇室贵族,由于其身份的特殊性,就更加容易引起中央政府的反弹,继而爆发大规模的冲突。但是,士人只是起到一个辅助作用,或者说是充当地方势力发起战争的借口,其幕后主使人始终是地方势力的掌权者。
丰富了唐朝的诗歌文化
如果每一个士人都能够在朝廷之中得到重用,那么他们的一生大多都将待在长安,所能见到的景象也局限于西北一隅。在这种情况之下,唐朝的诗歌文化就将变得极为单调,大多都会以描写宫廷之事、长安周围为主,国家其他地方的景色就不会在描写范围之内。但是,正由于部分人不得不前往各个地方势力谋得一官半职,他们便在这个过程中积累了一定的人生阅历和感悟,从而也能写出更具有文学价值的作品。
如杜甫《月夜》中的"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便将自己的复杂感情描绘的淋漓尽致。
尤其是边塞诗人们,他们不仅将国家最边疆的事物写入诗里,更将一种誓死报效国家的精神融入其中为世人所敬仰与学习,极大丰富了唐朝的多元文化。
边塞诗人
入幕之风的形成与盛行一定程度上反映出了唐朝的发展历程
形成并盛行于政治黑暗时期
纵观唐朝众多的入幕之人,其实大多都是没有在中央政府得到重视或者启用才选择投身地方势力。而这种行为在政治清明的时候自然不会发生,因为就算是真的因为官职没有空缺,导致无法容纳如此多的人才,朝廷也会从许多其他方面来拉拢人心,从而防止人才的外泄。
但正是在李隆基统治后期,唐朝政治开始陷入黑暗,无论是李白在李璘手下被辟为僚佐,还是杜甫在严武手下被聘为参谋。都可以佐证出当时人才外泄的情况开始出现。随着后期唐朝政治的越发黑暗,入幕之风也变得越发盛行。
唐朝中央政府缺乏实际管控力
其实,入幕并非完全的坏事,它可以更广泛为地招收与接纳人才来更好地治理国家,并且可以发现许多被中央政府遗漏的人才,从而再将他们举荐于中央政府。可以说,入幕其实是一项帮助中央发现并重用人才的措施。
杜甫
但是,由于安史之乱后唐朝政府对地方势力统治力与威信力大大下降,导致地方势力敢于明目张胆地拉拢士人,这才发生了接下来一系列的恶劣连锁反应。宋朝也曾实行过这一措施,但与唐朝不同的是,宋代之人入幕必须经由朝廷的同意,这就是国家政府实际管控能力的区别所导致的不同结果。
总结
任何制度或者措施,都是在一定的时代背景下才能够形成并盛行,入幕也是如此。虽然当时的士人加入地方势力的原因各不一样,但从最广泛也是最基础的层面来说,终究是一个生计问题,而唐朝政府在经历多方打击之后,却很难将其解决。当一个人在饱读诗书十几年却无法得到朝廷任用之时,无论是为了自身抱负的实现,还是基本生活的要求,他都不得不进入幕府当中,这也是无奈之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