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

天灾人祸无预料,明火易除暗难防:火灾频繁,宋人如何自救?

Image 2020-06-07

引言

现今社会,随着科技的发展,因用电不当化工品爆炸等问题造成的火灾越来越多,消防员也成了时代热议的话题。在火灾现场,消防员们“逆行”而上,在人们四散奔逃的时候,他们冲进起火区域,解救受困人群,抢救珍贵物品。一位消防战士倒下,又有千千万万个消防战士站起来。

这样一个受人尊敬的群体,其实在宋代就已经出现了。宋朝在中国消防史上有很大贡献,两个重要城市汴京和临安都有着完善的消防系统。此外,宋代还诞生了世界上第一个专职消防队。

经济繁荣发展, 却让火灾成为宋朝的心头大患

宋代对于消防的重视自然不是无的放矢。众所周知,宋代是一个无比繁荣的朝代,财政、军事大权等都收归中央,政治环境非常稳定。此外,宋朝一直和少数民族政权保持友好关系,也在一定程度上保护了宋代百姓的平静生活。安全有了保障,经济和文化就发达了起来。宋代打破了唐代坊市分离的界限商业和手工业迅速发展起来。但做生意的人一多,火灾发生的频率自然也变得越来越高。

事实上,在宋代以前,古人对于消防问题已经较为重视了。在东汉时期,就已经出现用于瞭望火警的瞭望楼。河南省曾经出土过一座三层彩釉陶楼,在第三层有两个人在眺望,楼下有四个骑马的人在巡逻守护。可见东汉时候的瞭望楼并不单纯是为了观测火警,也用于发现敌情和其他非常规事件。

隋唐时期,又出现了巡更报警制度。也就是我们常在影视作品里看见的打更,还有他们口中时常念叨的“天干物燥,小心火烛”,就是预防火灾、提高人们安全意识的一种手段。历代灭火人员一般由军队兼任,因为军队军纪严明,既能够在遇到突发事件的时候紧急出动,还便于指挥,能够井然有序的进行灭火行动。

有了前代经验的积累和延续,宋代自然也不会忽视火灾的危害。宋代以街巷代替坊市制度,积极推动城市化进程。历史进入宋代,仿佛进入现代社会,大量商店货铺围绕着“天街”展开商业活动,“勾栏瓦舍”等公共娱乐场所也逐渐兴起,城市的经济文化日趋繁荣,但治安方面的问题也随之而来,火灾空前频繁就是其中之一。

城市化进程造成了百姓的聚集火的大量使用,一旦起火,不仅大量财物会被烧毁百姓的生命也会受到严重威胁。宋代时,甚至连皇宫也屡屡遭受火灾的侵袭。此外,宋代时四大发明的应用越来越广泛,火药也被大量运用于军事,由此引发的火灾频度和烈度大为加剧。因此,组建应对火灾等灾害的专业队伍,成为当时朝野的共同呼声。

宋太祖赵匡胤颇为重视包含火灾在内的国家内部稳定问题,宋太宗赵匡义也说:“国家若无外忧。必有内患”,并认为内患比起外忧更为恐怖,因为外忧主要来自边防地区,是可以预见并作出准备的。但内患却来自多个方面,几乎没有预兆。就像火灾,你永远不知道明天和火灾,哪一个先来。遭遇恶性火灾,尽管有朝廷的救济,但受灾的群众往往无力恢复家园,许多人因此流离失所。火灾之后,又极易造成谣言盛行。在各种自然灾害里,火灾在影响人民生活稳定的灾害里稳居榜首。宋王朝对此不敢小视,建立城市专职救火队伍的事情被提上了日程。

望火楼、军巡铺,宋代消防组织结构严密

都城是宋朝最先进行改造的地方望火楼首先在北宋京城汴京出现。这种望火楼楼下,设置了数间房屋,里面入住官兵一百人左右,并常备有水缸、沙堆、水桶、斧锯、梯子、大索、勾爪等多种灭火器具。在望火楼里无论白天黑夜都有人轮流值班,以保证能及时应对突发情况。当火灾发生时,望火楼上的观测兵会发出警报,消防官兵就会迅速集结队伍前往火灾现场。同时望火楼会派出去一个送信的骑兵到本地的官员处汇报情况。得到消息的官员要迅速派出增援部队,与先去现场的消防官兵一起扑灭火焰,力求将百姓的损失减到最小。

在宋人所著的《枫窗小牍》里就有过记载,说“高处有望火楼,上有人探望……每遇生发,须臾便灭。”可见宋朝望火楼里的消防官兵已经有相当高的消防素质。望火楼作为市政上的特殊建筑,在宋代有细致的建筑规定。一般来说,望火楼会建造在城市的高处。方便观察人员进行瞭望。

北宋都城的防火措施做好了,南宋的都城也不甘落后。临安,也就是现在的杭州,是当时南宋的京城。南宋中期时,临安设置了专职的消防队,称为“隅”,也叫做“火隅”。根据《淳祐临安志》的记载,在宁宗嘉定四年的时候,临安在城中东、南、西、北四个角都设置了“隅”,掌控全城的火灾火情。后来可能灾情太众,又增设了上、中、下三隅,后再设新南隅、新北隅、新上隅,共十二隅,把整个临安城保护得严严实实

每个隅有消防士兵102人,大致相当于现代消防中队的配置人数。在这些“火隅”里面多设置有“望火楼”,两相搭配,共同解决临安城里的火灾问题。根据记载,临安城内一共更有23处专职消防队,有超过五千的的消防官兵,是当时世界上人数最多、组织最完善的消防组织。

宋朝的消防队被称为“潜火队”或者“潜火衙兵”,除了“隅”和“望火楼”,这些古代消防员们还要负责宋代俄“军巡铺”“冷铺”,工作十分繁忙。宋代城市街坊之间设置的“军巡铺”和“防隅官屋”,其性质、组织结构都与望火楼、火隅等大同小异,但规模更小、人员更少,因此可以在城市的各个角落存在。这些地点里面的消防官兵,主要负责夜间巡逻,遇到一些小型火灾的时候能够及时进行扑救

根据记载,在汴京里面,几乎每隔几百步就能看到一个“军巡铺”。到了南宋时期,因为大面积国土都被外敌侵占,临安城里人口更加稠密,南宋“军巡铺”的数量更多更密。此外,南宋时期还有“水铺”、“冷铺”“义社”等一批民间救火组织。这些组织里面也存放着大量救火工具,平时负责邻里之间的用火问题,在大型火灾发生时则接受消防官兵的组织,有序的进行扑灭活动。可见当时宋代都城里的消防组织体系已经相当健全,形成了严密的消防网络。

宋代消防发展存隐患,朝廷分工明确来解决

虽然对于火灾问题十分重视,但想要形成一个完整的火灾扑救体系并非一日之功,宋朝在这个过程中也走过不少弯路。原本,宋朝的火灾救治只能依靠官府和军队。更形式主义的是,朝廷起初还规定要各级官员到场之后才能实施救火行动。这虽然是为了防止场面混乱,想让救火行动更加有序地进行,但实际上却对救火有很大妨碍

俗话说得好:“火场如战场”,一旦错过最佳时机,小型火灾很有可能会疯狂蔓延,最后造成难以预计的损失。在一次皇宫起火却无法得到及时扑救之后,朝廷终于意识到这个规定的弊端,发布了新的诏令,规定消防官兵根据现场火情可直接进行抢救。

此外,朝廷意识到了救火队的重要性,规定消防官兵在前去火灾现场的路途中无需给官吏让路,在注重等级和礼法的宋代可以称得上是一大创举。宋仁宗时期,还解除了百姓不能参与救火的禁令,也是宋朝在消防制度方面的一大进步。

此外,宋代消防组织不断发展,职责也从一开始的单纯“灭火”逐渐发展成“防火”与“灭火”相结合。为了能够及时的防火救火,宋朝对城市区域进行划分并明确了每个消防队的职责范围。宋高宗便在诏令里批示,将临安城分成不同区域,根据区域重要程度,要求起火后各部队官兵奔赴各自分工的地段,施行灭火。

宋孝宗也下达诏书 ,要求但凡临安城里住房失火,都必须由马、步军司各派300人前往扑救;除非有皇帝专门下达的命令,殿前司不得派人前往。如果三衙所辖诸军驻地的营房失火,只许各该部队自行扑救,马军司、步军司、修内司临安府派出的人员不许干预。所有各部队原来分别承担的临安城内外各自救火的地段,以及派往有关机构的防火官兵,除了三省救火人员,太庙派101人、玉牒所派102人、秘书省派100人各自分别负责这些部门救火任务,且不许随意派遣到其他地方去救火。

结语

上述几份诏书,略可反映宋代朝廷对消防工作的重视程度。为防止以往救火中出现顾此失彼的混乱现象,及时控制火情,提高救火效率,朝廷根据就近出动原则,明确地划分了各部队及有关衙署的救火地段。并一再修正和补充有关规定,使灭火出动力量的组织指挥逐步完善,分工更加合理标志着中国古代军事灭火战斗的组织指挥,在宋代达到了成熟水平。人们总结了灭火实践经验,提出对小火必须尽力迅速扑灭,对大火则“旋为拆屋为计”,以防止蔓延,构成宋代“救火之道”的基本内容。

这些扑救火灾的指导思想和基本方法,经受了历史检验从宋代到今天,消防器材装备、灭火剂不断经历革新和变化,但及时扑灭初期火灾和设法控制火势蔓延,一贯作为灭火战术的重要原则。

参考文献:

《东京梦华录》

《枫窗小牍》

《淳祐临安志》


责任编辑:郭旭晖 龚丽华
阅读
转发
点赞
评论
加载中...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