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

唐朝国宝级网红李白,你太了解四川了!

2020-05-30

“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

直到今天,我们还记得李太白的这句嗟叹。翻越崇山峻岭入蜀,在那时真的很难。

今时不同往日,巴蜀之地的交通,早就四通八达。悠悠长江水沿着巴蜀顺流而下,水上航运畅通;成渝双城经济圈已经上升为国家战略,城际轨道交通纵横相连;“蓉欧+”也已经打通欧亚陆上交通。

蜀地不再闭塞,路途艰险已成历史。那为什么我们还需要再提《蜀道难》?它和四川人之间的关系又是怎样的呢?

石主播开课啦!

近一段时间,网课流行,有朋友建议我也开网课讲一讲四川的历史,尤其是我热衷的上古史与神话传说。虽然我大学的专业是历史,但我从未有过在这个领域做点什么的想法。

分享嘉宾:石胜源 作家、策展人,曾出版《格老子四川人》(合著)

十一年前,与友人马小兵、林元享共同完成《格老子四川人》一书时,我当时写了个序,有一万二千字。因为是个序,字数多,且是解读唐代诗人李白的《蜀道难》一诗,估计是出版方觉得怪怪的,待书出版之时,就未用。

最近我把这篇文章找出来,又看了看,觉得还有点意思,还未过时,今天就和大家分享一下这首诗。

长期以来,李白的《蜀道难》都被人理解为是拿古代四川地理交通的艰难险阻,来暗喻一个没有背景的人要在社会上扬名立万的艰难,以及对怀才不遇、仕途不顺、充满挫折的人生之感叹。甚至有人说,四川不容易出人才,最好的例证就是李白的《蜀道难》。有一些误读,则更显浅薄与荒唐。

蜀道,古代由长安通往蜀地的道路。蜀道穿越秦岭和大巴山,山高谷深,难以通行。 图片来源于网络。

在我看来,《蜀道难》这首诗中的“道”并不是指通往蜀地的道路,而是文化的意思。李白整个人生经历,是以蜀地为代表的道家文化,与中原儒家文化的冲突。他个性与社会的冲突,亦是源于这两种文化的冲突。

其次让人奇怪的是,这首诗使用的是汉乐府的调。在李白那个时代,唐诗已经非常的成熟,而作为诗人的李白,与贺知章相遇,交出的这一首诗并不是当时已经成熟的五言、七言,对于李白来说,他定是别有用意。

整首诗里,他使用的是本地的方言,比如开头第一句“噫吁嚱”,表示蜀国人遇到了没有遇到的事物,很惊叹。而现在我们只把它解释成一个感叹词,当然最近也有专家把这三个字解释成“哦豁”。

电影《妖猫传》中,李白的扮演者对浪漫主义情怀做了极致展现。图片来源于网络。

我们看到,他在诗中转折和总结时使用了三次“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实际上他在里面所穿插的正是《华阳国志》所记载的蜀国历史和文化特性。

比如:“蚕丛及鱼凫,开国何茫然!尔来四万八千岁,不与秦塞通人烟。”谈到了他对古蜀国历史的认识和了解。再有:“又闻子规啼夜月,愁空山。”一般我们的理解,这是对自然的感受,但实际上这句话谈的是蜀国历史上的一次重要政变,如果站在政治和国家的层面上来说,这场政变不亚于唐朝的玄武门之变。

蚕丛壁画。蚕丛,又称蚕丛氏,古代神话传说中的蚕神。图片来源于网络。

再比如,这首诗中的“地崩山摧壮士死,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本来谈的是古蜀历史上的两个重要事件:

一是传说秦惠王为了征服蜀国,嫁五个美女给蜀王,蜀国派五位壮士去迎接,返至梓关,遇特大地震山崩,五壮士被压死,五美女上山化为石;

二是对从蜀国通往秦国的栈道做出详尽的描绘。而后人大都解释为,古蜀人在修通往外界道路的时候特别艰难,山崩地裂死了很多人。

一首《蜀道难》就这样拉开了现代人与四川的心理距离,是四川被遮蔽1400年的开始。

蜀道难,难于上青天!

728年,在大唐王朝首都长安城的一家酒馆里,两个年龄相差40岁的诗人之间的会面,注定会给这个雍容华丽、自信、强大、开放自由的时代带来中国文人千年的光荣与梦想,尽管它只是一壶金龟换来的酒和一首与四川有关的诗。

时年27岁的李白与已近70的贺知章在这里不期而遇,尽管两人年龄相差40多岁,但却是一见如故,对饮成欢,结为忘年知己。

在那个时候,李白的诗歌虽然到处都有好评,但与身居太子宾客的贺知章名气相比,只能称得上是初露头角。在这里,李白献上了自己的《蜀道难》一诗,贺知章读了李白写的《蜀道难》后震惊不已,称李白是“诗仙”,视之为太白金星下凡。

按道理,那天的酒水应该是由李白这个学生辈来买单,而且贺知章身上也没有带钱,太子的办公室主任也无需带钱出门。而当天,贺知章竟毫不犹豫地解下了随时佩在身上、用以显示官品级别的金龟换取酒菜,这就是著名的“金龟换酒”典故的由来。

典故《金龟换酒》。金龟:唐代官员的一种佩饰。解下金龟换美酒,形容为人豁达,恣情纵酒。

后来,贺知章在皇帝面前推荐了李白,皇帝把李白召进宫中,任为翰林供奉。从此,李白声名鹊起。据说,有追星族为一睹李白风采,跑了3000里路去京城见他。

在李白身上还发生了一段令后来历代文人羡慕不已的艳遇:公元750年,李白在河南开封梁园与朋友喝酒,酒醉后诗兴大起,顺手就在墙上写下了著名的《梁园吟》,在他歪歪倒倒走后不久,在武则天当政时期曾任宰相的宗楚客的孙女宗氏,与仆人也来到了这里。

汴京八景图。古代的梁园由汉梁孝王所建,乃达官贵人宴饮游乐之所。李白在此写下诗歌《梁园吟》。

宗氏被这首才华横溢的诗歌彻底折服,便花千金买下了这面墙壁。留下了一段“千金买壁”的佳话。后来李白与宗氏结婚,宗氏也就成了李白一生中最难以释怀的女人。

李白一生都在跟道士打交道,学习道家思想,甚至他在长安能够生存下来,也是靠信仰道教的玉真公主的帮助。

诗中“问君西游何时还”,这句话表面上是回望西去的经历,实际上说的是老子西游。我们一般会理解为朋友到四川去,什么时候回来,但这句话的实际意思是对老子出关后,文化逐渐的没落、衰退的哀叹。

整体来说,这是一首关于文化的诗,中间还有很多句子无法理解。比如说:“朝避猛虎,夕避长蛇,磨牙吮血,杀人如麻。”“杀人如麻”这个词出现在唐代,出现在李白的诗中,完全不可思议,故意用很夸张的说法,引起人的重视。

这首诗,并不是李白诗歌中最重要的作品,但这首诗交给了贺知章,贺知章通过这首诗,认为李白是诗仙,是因为诗中所表达的文化,而不是诗歌本身的原因。

揭开遮蔽古蜀文化的帷幕

巴蜀文化永远是一个难解的谜。从已知的历史文献上来看,只朦胧地知道蜀人的远祖有蚕丛、柏灌、鱼凫、杜宇和开明等人氏及他们的一些扑朔迷离的传说。李白这首诗中提出“蚕丛及鱼凫,开国何茫然”的这样疑问,而蜀国历史事迹早在汉代就已如烟涛一样迷茫不清,在唐代更是混沌。

而在现当代,随着地理地质学、气象学在考古与人类学上的应用,历史上一些扑朔迷离的事件正得以重新认识。

上古神话传说中的很多形象在三星堆的出土文物中得以体现;司马迁在写《史记》的时候故意留下五帝以前的三皇不作交代等等,都给四川5000年前的文明形态留下了太多的想象空间。

在中国的历史传统中,对蜀文化的解读历来都是依附于中原文化而来,从未有人以独立的视角去解读这块土地上独立发展的古老文化。

顾颉刚先生说:“不幸历代人士为秦汉的大一统思想所陶冶,古代也是一模一样的,终不肯说这一块土地上的文化在古代独立发展,偏要设法把它和中原的历史混同搅和起来,于是处处勉强拍合,成为一大堆乱丝。一般修史的人难以考核,把这些假史料编进许多史书里去,彼此纠缠,反而把人们弄迷糊了,古蜀国的真相,再也看不清了。”

千百年来,没有比李白更能理解蜀文化的人了。李白是清醒的,他的成功是巴蜀文化在历史上最精彩的呈现。李白进入长安,本是要播下一颗彰显古蜀文化的种子,收获的却是一道遮蔽历史的帷幕,奈何天意如此。

但不管怎样,1400多年来,“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这句话被一代又一代的人视为进入四川的警告,入川之路被视为畏途。四川从此变得模糊不清,在交流无所不在的现代社会,四川人也就被人视为难有开放观念,深具“盆地意识”的一个群体了。

延伸知识点

巴蜀人的“独立人格”

巴蜀文化的特征,归纳为四个字“独立人格”。成都有一所著名的中学,叫做石室中学,为汉代文翁创办,当时称之为文翁石室,是汉朝用儒教大一统观念来教化蜀人的重要场所。

它原本是要让蜀人笃信道德,然而蜀人却按照自己的“独立人格”思维接受了中原文化。蜀人不走传统的经学之路,而是“以文辞现于世”,以文章冠天下。

巴蜀人的方位观念就与北方和中原不同,远在古代,中原人是东、南、西、北的观念顺序,而蜀人所著《山海经》和司马相如的《大人赋》,其方位顺序观念则是南、西、北、东,这充分表明了巴蜀文化的独特性。再有北宋“三苏”(父亲苏洵、弟弟苏辙、哥哥苏轼),也是文章冠天下,并坚持自己的独立人格。

随着文化中心东移,四川文人逐渐变少,而在艺术上却异军突起。例如被称为“五百年来第一人”的张大千,一生都在绘画,他始终坚持自己的独立人格。

乱世出英雄

要了解四川文化的内涵与特征,李白是最具有解剖价值的麻雀;要认识四川人就必须拨开重重迷雾还原李白,他是一次宫廷政变的产物。

诗仙李白

发生在公元626年的玄武门之变,是中国历史上数不胜数的阴暗而丑陋的政变中结果最为辉煌伟大的政变之一,变出了中国封建历史上最为繁荣强大的盛唐时代,也孕育了中国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李白。

玄武门之变。图片来源于网络。

公元701年,李白在那里诞生了。虽然没有确切的史料可以说明李白究竟是李建成还是李元吉的后代,但可以肯定,作为皇族第九代的李白在另一个领域先天具有王者的血液。

唐代中期的政治更宽容、更自由,对于过往的历史也没人再记得。在这样的背景下,李氏家族的后人,有目的地移到了四川江油。

《访戴天山道士不遇》是李白早年(20岁以前)在戴天山读书时所作的五律。图片来源于网络。

李白20岁之前,隐居在戴天山大明寺里读书,他曾经写过一首诗叫《访戴天山道士不遇》,此诗他把对道士住所的清新幽静的向往和不遇道士而犯愁倚靠松树时的心情,描写得淋漓尽致。20岁以后,李白开始热衷登峨眉山等名山,求仙访道。

李白一生具有辅助君王“济苍生”、“解世纷”、“安社稷”的政治思想,是个标准的现实主义诗人,他认为大丈夫应有四方之志,为世所用。他之所以如此地重视建功立业,身怀济苍生的政治理想,是与一个奇人有关,这个人就是赵蕤。

赵蕤是当时有名的纵横家,四川盐亭人,是四川多出鬼才、怪才的代表性人物。他们总是在这一个时代去研究另一个时代所需要的东西,而且往往有着惊人的极高的造诣,李白曾经拜他为师。

《长短经》是唐朝赵蕤编撰的一部博采众家之长的古代谋略之书。图片来源于网络。

赵蕤《长短经》这部博考六经异同、分析天下形势、讲求兴亡治乱之道的纵横家式的著作引起了李白极大的兴趣。他以后一心要建功立业,喜谈王霸之道,也正是受到这部书的影响。

纵横家是中国战国至秦汉之际出现的一大奇观,他们大多数为饱读诗书,游走于各诸侯之间的谋略辩论名士,用现代的观念看,他们应该是中国五千年历史中,最早也最特殊的一批外交家与政治家。

纵横术是乱世时代的产物。按理说,开元天宝时期,正值大唐盛世,天下太平。是整个大唐王朝最强大、最富庶的时候。这种纵横术的出现显得是多么的不合时宜。

大唐盛世是中华民族悠久历史中最为辉煌的篇章。图片来源于网络。

关于李白的独立人格,李白一生并不以功名展露于世,但却对功名有着极高的热情和期许,也注定了他要犯政治幼稚病。

比如,在对待高力士的问题上,就反映了李白的政治的不成熟。在唐朝官场,高力士是一个绝不应该忽视的人物。虽然他身材矮小,貌不惊人,有时甚至表现出难以置信的顺从与懦弱,但他的政治才能和坚韧性格无人能比,他帮助唐玄宗铲除政敌,立下汗马功劳。

这样一位显赫的人物,李白竟然在一次酒后仗着三分醉意,写了一首好诗,当着唐玄宗伸出一双臭脚强令高力士脱靴。幸好那是一个宽容的皇帝和一个宽容的时代,没有人处罚他。

实际上,李白只在长安待了短短一年,因为在不恰当的场合说了不恰当的关于政治理想的话,被体面地放逐了。


责任编辑:郭旭晖 龚丽华
阅读
转发
点赞
评论
加载中...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