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00年前静默的唐诗,玉女歌手唱成经典金曲,承载一代人青春记忆
夜间从地球上望去,最亮、最大的一颗星辰就是月亮。太阳下山,黑夜降临,明月高悬,清辉洒满大地。此情此景,是最容易引发人心底深处的幽思的。于是,从古至今,有关月亮的诗词文章不计其数,名篇佳作多如繁星。
今天山枫要与诸位分享的,是相对静默的一首唐代七绝《咏月》。
昨夜圆非今夜圆,却疑圆处减婵娟。
一年十二度圆缺,能得几多时少年。
这首诗的作者名叫李建枢,现存的资料只知道他是唐朝人,生平、籍贯、事迹全部是空白。所以这首诗能流传至今,必有其独到之处,不然早就散轶于岁月的长河之中了。
“昨夜圆非今夜圆,却疑圆处减婵娟。”却,在这里是一个连词,表示轻微转折。婵娟,形容姿态美好,常代指美女,后引申为月亮,月光。这两句诗的意思就是:昨夜的圆月不是今夜的圆月,而且我怀疑圆月亮悄悄减损了一些美丽。
“昨夜圆非今夜圆”,这句诗的内在含义和古希腊哲学家赫拉克利特的名言“人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是相通的。月亮还是那个月亮,但昨天晚上的月亮却不是今天晚上的月亮。
为什么呢?我们每个人都有类似的经验,在看月亮的时候,会隐隐约约觉得今天晚上的月亮比昨天的月亮胖一些或瘦一些,但具体是多少,还真有些说不清楚,所以“却疑圆处减婵娟”。
诗人总是敏感的,对事物的观察也是纤细的。他观察到了月亮的变化,又会引发什么样的感慨呢?
“一年十二度圆缺,能得几多时少年。”度,就是次,回的意思。这两句诗的意思是:一年之中月亮十二次圆缺,人的一生中又有多少青春时光呢?
一般来说,望月抒情诗以思念亲人朋友、思念故乡的居多,比如“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杜牧),“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杜甫),而这首诗思考的却是人生。李建枢看来是一个懂辩证法的人,他明白万事万物都在不断的变化之中,就在这变化之中,时光迅速流逝,所以“能得几多时少年”的感慨是很深的。
那么这首七绝的主题就呼之欲出了,通过对月亮圆缺的变化,感叹光阴无情,人生短暂,告诫人们要珍惜时光。
1300多年以后,台湾词人杨立德将这首诗的意境点化为一首歌,玉女歌手孟庭苇将其演绎为华语经典金曲,承载了一代人的青春记忆,时至今日,依然成为央视和各地方卫视中秋晚会的保留曲目。这首歌就是——《你看,你看月亮的脸》,其中有几句歌词是这样的:“圆圆的圆圆的月亮的脸,扁扁的扁扁的岁月的书签……我们已走得太远已没有话题,只好对你说你看你看,月亮的脸偷偷地在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