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博物馆修复师妙手回春,如何让文物“重生”?
一部《我在故宫修文物》,让文物修复师从幕后走到台前。细致、耐心、专业的外表下,他们有着一颗玲珑剔透的匠心。
5月18日国际博物馆日,IC君带大家一起走进古老文物背后的那些修复师,看他们是如何化腐朽为神奇,又是如何解开古老文物沉睡千年的密码?
2013年初,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对益阳兔子山遗址进行抢救性考古发掘,发掘中发现16口古井,其中11口出土了饱水简牍,共计1.5万片(枚)。
“这些简牍的年代从战国延续至三国时期,数量之巨大,时间跨度之长,在湖南乃至全国都极其罕见。”研究员、古文字专家、兔子山遗址发掘的领队张春龙介绍说。
“修复考验的是耐心和细心。简牍本体糟朽,稍有不慎就可能损毁。从提取到清洗,就如同呵护刚刚出生的婴儿一样。” 黄仁芳,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铜官窑基地简牍工作室的修复师。对于文物修复,她有着不一样的感受。
图片署名:郭立亮/IC photo
为通过简牍了解历史,像黄仁芳这样的简牍修复师加强了对简牍的抢救和保护。
图片署名:郭立亮/IC photo
从废弃古井的泥水中清理出来的无字简,看上去只是近乎腐朽的竹条木片。深藏于地下的简牍,被淤泥裹得严严实实的。修复师只能一点点的,将简牍上的泥土进行细心清洗,生怕它们有丝毫的破损。
图片署名:郭立亮/IC photo
当简牍再次暴露在空气中,只需要片刻,就被氧化成了黑色。清洗,只是刚刚开始。
接下来,修复师陈树仁对脱水简牍进行“洗白”处理,简牍通过化学药水涮洗后,再用电吹风一吹,瞬间由棕黑色变成米黄色。
图片署名:郭立亮/IC photo
在这个过程中,修复师还要对细小的“削衣”(简牍抄写过程中写错、用刀削下来的木屑片)进行清洗处理。
图片署名:郭立亮/IC photo
修复师从烘干箱中取出经过九天九晚脱水处理的简牍。脱水过程中,技师须24小时值守,每2小时查看一次温度。
图片署名:郭立亮/IC photo
目前,共有9400多枚有字简牍在进行修复保护,已经修复脱水处理了一半,余下的仍在修复之中,大概还要三年时间才能全部处理完。
“我们在与时间赛跑,抓紧简牍修复保护。”简牍修复保护过程非常复杂,从发掘到封装,一枚简牍的处理可能经历数月甚至几年时间,过程大致分为清洗、脱色、脱水和包装。
其中,脱色、脱水是修复保护的关键,要用化学制剂脱色才恢复简牍的本色。脱水,不仅需要经验、技术,还需要“熬夜”。
图片署名:郭立亮/IC photo
质地脆弱的简牍,修复工作需要格外小心。修复师通过软笔,对一枚枚竹简再一次进行仔细清洗。
图片署名:郭立亮/IC photo
之后,修复师还要在电脑上,对修复前后的情况进行逐一比对。
图片署名:郭立亮/IC photo
经过精心修复,还原后的简牍上,墨迹清晰,文字精美,似乎在讲述着当年的故事。
图片署名:郭立亮/IC photo
修复师将修复好的简牍,装进专门定制的有机玻璃板里,编号、密封保存。
图片署名:郭立亮/IC photo
“简牍上的文字精美,研究起来也很有趣味。”张春龙说,修复后的简牍被封装进定制的有机玻璃板里存档保护,用于历史研究和展览。
图片署名:郭立亮/IC photo
当人们在博物馆重新观赏文物时,可曾想到:简牍出土之时,都是散乱地混杂在废弃古井的泥水中,看上去只是近乎腐朽的竹条木片。
在简牍工作室,修复师们精心“呵护”着这些宝贝,日复一日地细致清洗,年复一年地精心修复,用匠心化“腐朽”为神奇,解开它们身上的历史“密码”,重新拾起了那些时间长河中的珍贵碎片。而不断出土的简牍文物,还在诉说着当年的故事,这些修复师,正是故事的挖掘者和讲述者。
因为他们,这些记载着历史的简牍重新进入人们的视野,历史文明再一次有了不一样的温度,更有了岁月的厚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