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

临安博物馆:穿越乱世“桃花源” 探寻千年吴越文化

2020-05-19

在“5·18国际博物馆日”来临之际,由浙江省文物局主办、杭报集团杭州网承办的《“浙里”光影“ 云看”文博·浙江文博直播日》活动于5月13日正式开启。通过线上直播的方式,展现浙江土地上丰饶的文化遗产,共享历史文化盛宴。

吴越文化作为江南文化的主体,在数千年的历史中潮起潮落,浸润了江浙一带的灵魂。“溪随山势转,路入市声遥”,草木繁盛的临安,积淀了深厚的吴越文明。这里的典章文物,这里的一砖一瓦,背后是怎样繁华的盛景,热闹的集市,来往的人群?5月16日,直播活动的第四站来到了临安博物馆。


临安博物馆

“天目之山,苕水出焉,

龙飞凤舞,萃于临安。”

回到太湖的源头,

重新领略这吴越文化的

渊薮、江南腹地的风气,

开始这场令人回味无穷的神游之旅!

一砖一瓦,立吴越之根基

一言一语,皆是故乡情深

中国历史上,唐朝末年是战乱纷争的时期,但是我们所在的这片土地——吴越国,却是政治清明、经济发达,百姓安居乐业,如同乱世之中的桃花源。纵观千年建制,五代吴越是为其中最为浓墨重彩的一笔。

直播讲解员蒋婕介绍,这一切,离不开吴越国的第一位国王——钱镠。“他生于临安,归葬于临安。他的墓是目前浙江省唯一保存完好的帝王陵寝。他的第七个儿子钱元瓘是吴越国的第二代国王,而孙辈钱弘佐、钱弘宗、钱弘俶,则是第三代国王。”

在三世五王的经营下,吴越国以保境安民、善事中原为念,发展生产、开拓海运、崇佛尊儒等,在经济、文化方面多有建树。

据史料记载,在发迹后,钱镠衣锦还乡有三次,“一次是在他五十岁时,回家看望生病的母亲,可见其孝顺。” 蒋婕为观众还原了钱镠的两次还乡历程,“被封为吴越王后,钱镠再次回乡举行盛会。其中有一位拄着拐杖的阿婆,便是小时候救下他的婆婆。”

她说,这些都说明钱王是一位尊敬长辈、懂得知恩图报的好帝王。

“陌上花开,可缓缓归矣。”铁血的男儿,也有柔情似水的一面。

相传钱镠的夫人戴氏每年都会回老家探亲。有一年因戴氏探亲许久不归,钱镠甚是想念,于是写信告诉妻子:田间陌上的花都盛开了,你可以一边赏花,一边慢慢归来。而我,可以慢慢等你归来。钱镠不仅尊敬长辈,对妻子也非常情深意重。

北宋开宝八年,宋灭南唐后威胁吴越国。蒋婕说,“时任吴越王听从延寿大师的劝诫,做了一次伟大的放弃——取消吴越王位,尊赵氏为帝。”他遵从了钱镠制定的“保境安民、善事中原”的治国理念,使得吴越国百姓免遭战争之苦。

至此,吴越国成为了五代期间十个国家里面唯一一个没有通过战争手段被统一的国家。

“视死如生”的厚葬之风

离不开“以孝为先”的传统美德

在现代,我们一般通过焚烧纸钱等方式纪念逝者,希望他们在另一个世界得到享用。这种观念,可以追溯到汉代。

蒋婕介绍,“由于当时国力强盛,能提供雄厚的物质基础,从帝王贵族到平民百姓都流行厚葬,所以厚葬成为了汉代墓葬的整体风气。”

为什么厚葬会在当时开始流行呢?她解释,“当时的百姓追崇‘视死如生’的观念,即对待死人的供奉要和活人一样讲究。正是通过这种态度,建立了他们对于生命的终极价值和意义的理解。”

冥币成了汉代厚葬的历史见证,而厚葬之风也一直延续至两晋时期。

在儒家思想中,孝道占有重要地位,有文献记载说“令先人坟墓俭约,非孝也”。由于汉代重孝, “孝”成了人们出仕入官的重要途径,而且厚葬成为了体现孝道的一个重要手段。

史上著名忠臣皆出于孝子之门。“忠”的起点终归是“孝”。“百善孝为先”,如果一个人对父母不孝,也就很难真正担起为国家社会负责的重担。

蒋婕指出,“在西汉时期的厚葬之风中,流行放置冥币。墓主人的社会地位越高,放置的冥币就越多,材质也越好。冥币也有很多种质地:金、银、陶、瓷。”馆中收藏的冥币是临安出土的西汉勾云纹原始瓷冥币。

白瓷、玉器、秘色瓷美轮美奂

三件“国宝”穿梭晚唐工艺巅峰

“君家白碗胜霜雪”,杜甫曾表达了他对白瓷的喜爱之情。临安博物馆中存放着大量的白瓷,主要出土于1980年钱镠的母亲水丘氏的墓中。

都说“南青北白”,南方主要烧制青瓷,北方主要烧制白瓷。为何南方也能寻找到白瓷的踪迹呢?蒋婕称,这极有可能是中原王朝赏赐给钱氏的。

“这些白瓷在口沿、圈足、嘴、钮等处釦金、银等装饰。我们可以判断,这是表达了钱氏对于赏赐过来的这批白瓷的重视和喜爱。在珍贵瓷器上加釦金银是吴越之地的一项特殊技艺,同时也是钱氏想以此显殊荣和奢华。”

至于玉器,蒋婕介绍,五代十国时期的玉器,在南方地区主要出土于水丘氏、康陵及杭州雷峰塔地宫。“这些都代表了吴越国早中晚期的琢玉工艺水平,其中康陵出土的玉器最多、最为精美。展厅内的玉器都充分体现了吴越国琢玉工艺的高超。”

“九秋风露越窑开,夺得千峰翠色来”,唐代诗人陆龟蒙曾赋诗,称赞越窑青瓷的精湛工艺和它的绝世容颜。临安博物馆中的精品三殿,存放着的都是越窑青瓷中的珍品。其中,秘色瓷,被视为镇馆之宝。

这三件国宝分别是越窑青瓷褐彩云纹油灯、越窑青瓷褐彩云纹油灯,和越窑青瓷褐彩云纹盖罂。

蒋婕说,这三件器物都是代表晚唐时期烧造工艺的巅峰之作。之所以被誉为“国宝”,主要有三个原因。“首先,他们都是在明确的纪年墓中出土的。实际上,在晚唐之前,有明确纪年墓出土的文物非常少;其次,三件器具都端庄硕大,在已发现的越窑青瓷里没有比这三件更大的;再次,它们都是纹饰罕见的釉下彩,有着独特的唐风造型。其它同时期的器物基本为素面,不见装饰。在当时,釉下褐彩是非常少见的,而这三件国宝的器身表面都有釉下褐彩。”

这三件器物都绘有云气纹和莲花,代表了佛教文化。“说明水丘氏生前非常崇尚佛教。钱镠也非常孝顺,在她母亲去世后就把她用过的、非常喜爱的器物和她陪葬在一起。”她谈到。

“三件国宝是越窑青瓷里等级最高的瓷器。”在直播的尾声,临安区博物馆馆长、临安文物保护管理所所长鲍志伟,对三件国宝的挖掘、出土过程,进行了详细介绍。

宋代以来,有许多文献记载秘色瓷的来历。“我们可以推断出,秘色瓷是吴越国烧造的,起初被用于供奉,并受到了皇家的青睐。规格之高级,使得普通老百姓难以使用。”

他进一步阐述,秘色瓷中的“秘”并不是“秘密”的意思,而是指珍贵、等级高;而“色”也不是指颜色,意为“种类”。“两个字连在一起,就形成了这个最高等级瓷器的名称。”

今天14:00,《“浙里”光影 “云看”文博·浙江博物馆直播日》活动将走进第五站——浙江自然博物院(安吉馆)。我们将带你坐上时光机,与山川、河流一起旅行,从亚洲到非洲,从雨林到雪原,带你感悟世界,聆听自然,找寻生命的蓬勃之力。


责任编辑:郭旭晖 龚丽华
阅读
转发
点赞
评论
加载中...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