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平乐》中事:仁宗嘉佑二年这一年的贡举都发生了什么
电视剧《清平乐》可以说每集都有不少知识点,看剧不忘学习,所以最近会将剧中看到的有意思的内容和大家分享。今天说四件事,这四件事都围绕着仁宗嘉佑二年这一年的贡举。
苏轼被乌龙
嘉佑二年(1057年)二月,已届知天命之年的欧阳修做了礼部贡举的主考官,以翰林学士身份主持进士考试。点检试卷官是诗坛宿将梅尧臣。这一年,欧阳修的学生曾巩也参加进士考试。欧阳修对曾巩的才华欣赏有加,悉心指导和提携。苏洵、苏轼和苏辙父子三人也到东京汴梁应试。这年考试的策论题目是《刑赏忠厚之至论》。
当时的欧阳修正在锐意改革北宋文风,苏轼的文章以其清新洒脱的文风迎合了欧阳修和副主考梅尧臣二位考官的胃口!但当梅尧臣提议将这篇文章定为会试第一名的时候,欧阳修拒绝了!原来,欧阳修的弟子曾巩也参加了这场考试。欧阳修怀疑这篇文章为曾巩所作,为了避嫌,使他只得第二。
据说,宋仁宗读了东坡兄弟的制举进策后,欣然作色,对曹皇后说:“朕今日为子孙得两宰相矣!”
苏轼编典故
另外一件与这篇文章有关的传闻是,苏轼在文中写道:“皋陶为士,将杀人。皋陶曰杀之三,尧曰宥之三。”欧、梅二公自诩博极古今,却不知这几句话的出处。等到苏轼谒谢,便问苏轼,苏轼答道:“何必知道出处!”承认是自己编的!由此传下了苏轼编典故的美谈!
那一科真正的“状元”、“榜眼”、“探花”又是谁?
中一甲第一名状元的是章衡,第二名榜眼是窦卞,第三名探花是罗恺!而才华横溢的苏轼实为进士二甲(当时称为乙科)。
章衡是文武兼备!他做官的时候,曾经查出有吃空额的即奏请皇帝裁免,并指出三司经费领取不知多寡而无预算,急用时向百姓征收,急促逼迫,苦其难供。建议作好预算,征收前下达,使公私都有利,最后连三司都害怕!后来,他还曾出使过辽国,看见辽国国主轻慢,章衡连发三箭,箭不虚发!震动整个辽国!堪称文武兼备!
对章衡,苏轼还曾高度评价:“子平之才,百年无人望其项背!”
苏轼任杭州知州时,发现西湖淤积严重便有心治理,当时他就曾写信向章衡求助,在信中苏轼恳切地求对方分享经验。而苏轼求助的原因是因为章衡在任真定府时,曾主持修20多丈河堤,对治水他是很有见地的。后来苏轼在他的帮忙下,建成了苏堤。
欧阳修被围攻
嘉佑二年的这一次科举当奏名试榜贴出之后,那些因善写怪僻之文知名一时的人物全部名落孙山。于是其中一些嚣薄之士,群起闹事。有的人趁他早晨上朝的时候,将他团团围住,谩骂诋毁;有的人以匿名写“祭欧阳修文”送到他家,咒他该死;还有的人竟翻出庆历年间所谓的“盗甥案”,大肆造谣……
刘几与欧阳修
当时有位太学生名叫刘几,在太学中首屈一指,最喜为险怪之语,是许多青年学子祟拜模仿的对象,在这次贡举中夺魁的呼声最高。欧阳修也早已闻知其人,读过他的文章,十分厌恶。这天阅卷,欧阳修看到一篇怪僻得让人不知所云的文章写:“天地轧,万物茁,圣人发。”
欧阳修说:”这一定是刘几的文章”,于是他在试卷后面写道:“秀才刺(荒谬),试官刷”。欧阳修用大朱笔把刘几的文章,从头至尾地横抹一道称为“红勒帛”,又批上“大纰缪”三个字,张贴在墙上,让各位考官参观.后来揭去“糊名”一看,这篇文章的作者果然是刘几。
欧阳修对刘几文章的处置,既是对盛行多年不良文风的狠狠打击;又是对青年学子刘几的一次刻骨铭心的教训。
刘几全面彻底地反思了自己文章与人生,他最终得出结论:欧阳修是对的,诗文革新运动是正统,也是方向。因此,他回到铅山老家,在陈坊乡一处名叫清风峡的地方结庐苦读,并一改以往舍近求远高谈阔论不务实际的毛病,彻底告别了太学体文风。
两年之后的1059年科举考试,欧阳修居然看不到一篇文章是太学体的,嗅不到一丝太学体的气息,他还在纳闷:“难道这些太学生们都没来参加考试?”他在沉思之际看见一篇文章中有“静而延年,独高五帝之寿;动而有勇,形为四凶之诛”的句子,他拍案叫好,大加称赏,擢为第一,并向仁宗推荐为状元。仁宗看后,也连连点头叫好。启封后,见作者署名为刘辉。有人告诉欧阳修,“刘辉者,刘几之易名也。”欧阳修愕然良久,转而赞许说:“此文辞善道明,实为难得。”
逸马杀犬于道
欧阳修在翰林院时,常常与同院他人出游。一次,见有匹飞驰的马踩死了一只狗。欧阳修说:”请你们尝试描述一下这事。"一曰:"有犬卧于通衢,逸马蹄而杀之。"一曰:"有马逸于街衢,卧犬遭之而毙。"欧阳修笑说:"像你们这样修史,一万卷也写不完。"那二人说:"那你说呢?"欧阳修道:"逸马杀犬于道。"那二人脸红地相互笑了起来。
看到这我想起了《建党大业》里的一处情节。台下一女学生提出文言文要比白话文简洁,并以“无能为力”一词举例。此时,正襟危坐的国学大师胡适,不慌不忙、不紧不慢、风度翩翩地走到台前,为证明白话文比文言文更简洁,回曰:“干不了”。并随之引来阵阵掌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