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

自由心境——宋玉麟先生的书法

Image 2020-05-07

第六届扬子晚报艺术节,今天推出江苏省美协名誉主席宋玉麟先生作品。

★☆★参展艺术家:宋玉麟

宋玉麟,1947年生,江苏太仓人。江苏省国画院原院长,江苏省美协名誉主席,宋文治艺术馆名誉馆长,一级美术师。首届江苏省紫金文化荣誉奖章获得者。

宋玉麟于1979年开始从事专业中国画创作,近40年来,他对中国山水画不断研究与探索,形成了繁密朴茂、沉实工稳,富有传统古典美和现代审美相结合的“细笔山水画”个人艺术风格,在国内外具有一定的影响。代表作品有《宋玉麟画集》《宋玉麟山水画集》《宋玉麟作品选1990-1994》《当代名家山水精品—宋玉麟》《江苏当代国画优秀作品展画集宋玉麟》等。

1981年凭借作品《响壑春融》(与徐建明合作)荣获全国第二届青年美展三等奖;

1986年凭借作品《暮泊》荣获全省美术作品优秀奖(最高奖);

1998年凭借作品《新墅图》荣获“首届江苏美术节”特别优秀奖;

1999年凭借作品《松林新墅》荣获“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50周年江苏省美术作品展”优秀奖。

自由心境——宋玉麟先生的书法

文周和平

前些年,玉麟的书法开始热了起来。不知不觉中,他这一笔圆润秀丽的书法受到欢迎。

中国书法是中国传统文化中最具光彩的一部分,也曾长期作为中国式文人的看家本领。一个文化人,没有一笔好字,似乎是不好意思称为文化人的。后来,随着毛笔的式微,这样的标准便不能再框住人了。到了电脑时代,书法离开我们的生活更是渐行渐远。

玉麟上小学的时代, 毛笔字已不再是功课,即便是作为画家的父亲宋文治先生, 也没有要求儿子去练字画画,没有要他去临帖,去练“永字八法”。所以到今天,玉麟认为自己不是书法家的一个理由是,自己自小就没有好好练过字,成为书法家是要有童子功的。他这样说,并没有什么惋惜, 他一直推崇书法中的自由心境,认为千百年流传下来的许多书法作品,都是文人随心随性所为。我们现在看到的被称为天下三大行书的王羲之的《兰亭序》、颜真卿的《祭侄稿》、苏东坡的《黄州寒食诗帖》,“他们正是在无心于书的创作状态下任情恣性地挥洒,才不期而然地达到了最佳的感人效果。”(曹宝麟语)可见“书法无意乃佳”。他觉得现在的状态很好, 没必要因为要当“家”而为自己套上笼头。

他一直不认可画家必须是书法家,如同书法家必须是画家的说法,认为“书画同源”只是一 种精神上的相通,而技法则是各成一家,自有体系。这样的说法, 当然会招来许多人的反对,也会 有人搬来许多例子,还会背出赵 孟頫那首著名的诗:“石如飞白木如籕,写竹还应八法通。若应有人能会此,须知书画本来同。”

但这依然说服不了他。他一直固执地认为,艺有专长,难以兼擅。当然,持这种观点的人也是大有人在的。徐复观先生在他非常有影响的《中国艺术精神》里就这么认为,他举例说,沈颢 《山水法》在《落款》项下谓: “元以前,多不用款,款或隐之石隙,恐书不精,有伤画局。”这足以证明绘画的成就,原与书法并无关系。”沈从文先生也这么认为,他甚至认为应当有一个诤友去劝劝林风眠先生,将他作品上题的字去掉,因为他的字实在不堪。

玉麟对书家和书法,当然是心生敬畏的,能把字写好和能把画画好一样,都不容易。他骨子里热爱书法,只是一开始这种热爱是被迫的,仅仅是因为画要题款,而自己的字却上不了台面。

一直从容的玉麟这时候有些慌了。他知道了书法的重要,却不知道从何练起。他并没有去找父亲,也说不上什么心理,反正不去找。父亲的书法写得好,得了老师吴湖帆的真传。他想求教,但终于没有开口。这不是叛逆,他只是想在艺术上离开父亲远远的。

他一个人埋头在画院的资料室里去找,找到了一本隋人写经,又找到了一本汉简。他看着喜欢,就借回来临了起来。这时候,30多岁的他,开始了书法上的苦功。

他这一认真,加上天分里原有的那些禀赋,慢慢地就上路了。我们现在在他上世纪80年代的作品上,常常可以看到他的长题,用的是汉简, 笔姿灵动,会给人留下印象的。

他给自己定的标准是能给画作题款,当这一目标开始达到以后,他不想往里走了。还是陆俨少先生提醒他,不能赶时髦,要多临帖、多读书、 多写字,这让他看到了不足,又开始认认真真地看书、临帖,可苦功是下了,但终归觉得难得要领。后来发现,还是心情太紧张了,临形而意不到, 在原地打圈圈。

直到上世纪80年代末,他开始收藏林散之以后,才觉得豁然开朗。受父亲影响,他一直喜欢林老和他的书法。他觉得与林老仙风道骨的形象一样,林老的书法也是出神入化, 一根根线条里,蕴含着无法言说的信 息,让人感叹艺术之莫幻和神奇。

在玉麟成为林散之作品收藏家的过程中,他对书法的认识也有了新的积累。他从林老的作品中,开始对线条、布局有了新的领悟,让他不仅对林老作品的真伪有了准确的判断,也悟出了对书法新的体认。忽然有一天, 他发现自己的字出现了新的面貌。

他没有去写草书,他觉得这离开自己太远。他写起了行楷,其中融入了吴湖帆和父亲的笔意——父亲的影响无时无刻都在,只是他不会因袭。他文化积累中的江南风格,更为随心随性地流淌出来了。

一次,他送我一张小手卷,是他写的李白的《将进酒》,是写在绵纸上的。 说是浙江的一位收藏家订的,写多少要多少。他开始还有些兴致,可写了几张, 觉得倦了,便在给身边朋友写了几张后,收手了。我看了作品,真是大吃一惊。他流畅端丽的行楷,笔笔交代得清清楚楚,线条柔中含刚,真是满纸清气。

除了画画,写字早已成为他生活中的一部分。他是真心喜欢写字,喜欢拿起毛笔率性而为,自由畅快的感觉。看了他的字,书法名家说,气息好, 没有书家习气,他听了当然高兴。有识者评论,他的笔墨和线条,洋溢着非常独特的个性和趣味,以及清雅醇和的文化修养。他听了,当然也高兴。可他自己说,我不是书家,只是解决了绘画的题款问题,他还是回到了他的画上。

宋玉麟 《江南秋韵图》

宋玉麟 《渔村图》

宋玉麟 《石头寨》

宋玉麟 《山容树色图》

宋玉麟 《松溪夏色》

宋玉麟 书法 (非非堂记)45×45cm

宋玉麟 书法 (六一居士传)45×45cm

宋玉麟 书法(王冕梅花诗)145×34cm

宋玉麟 书法(上善若水)137×35cm

宋玉麟 书法 (卜算子·咏梅)145×34cm


责任编辑:郭旭晖 龚丽华
阅读
转发
点赞
评论
加载中...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