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

说说李商隐诗中的幻想

2020-04-24

在晚唐诗歌萧条的环境中,有一个人却能柳暗花明又一村,他的无题诗善于用象征手法和神话渲染意境将爱情的朦胧曲折的抒发出来,把人性中复杂矛盾的情感借由诗成。没错,就是李商隐,他的诗歌很多都赋予丰富的想象力,既有朦胧美又不失生活气息。就连怀友诗这种极平常的题材,李商隐都能展开幻想。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这首诗第一句一问一答,极具表现力。回家之期没有准,羁旅之愁已跃然纸上,便于夜雨交织,弥漫而来。作者并没有诉说愁苦,却从"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表达了自己的愿望。盼望归后"共剪西窗烛",此时思归之切不言而喻。盼望团圆"却话巴山夜雨时"而此时无人能共语。独剪残烛,夜深不寐,在淅淅沥沥的秋雨中阅读妻子的信,心里的孤寂不难想象。可是作者却跨越者一切去写未来,盼望在重聚的欢乐中追话今夜一切。未来之乐反衬今夜之苦,今夜之苦又成未来剪烛液化的乐趣。清桂馥《札朴》中说:"眼前景反作后日怀想,此意更深。"眼前实景与未来虚景的对照,使诗的意境曲折。被清人何焯赞誉为"水精如意玉连环"。

李商隐另一首《袜》:"尝闻宓妃袜,度水欲生尘。好借嫦娥著,清秋踏月轮。"前两句来源于曹植《洛神赋》中"凌波微步,罗袜生尘",后两句又想象嫦娥穿上罗袜,在清秋时节踏月轮而飞。

来是空言去绝踪,月斜楼上五更钟。

梦为远别啼难唤,书被催成墨末浓。

蜡照半笼金翡翠,麝熏微度绣芙蓉。

刘郎已恨蓬山远,更隔蓬山一万重。

这首《无题》写一位男子对远隔天涯的所爱女子的思念。全诗都围绕"梦"来抒写"远别"之情。先是从梦醒时的情景写起,然后再将梦中和梦后,实境与幻想糅合,最后又点明蓬山远隔。首句说当初远别时对方曾有重来的期约,结果却徒为"空言",便一去杳无踪影。下句写景。结合"梦"境领会,经年远别,会和无缘,夜来入梦相见。梦醒后的空寂更突显了梦境的虚幻。

颔联追溯梦中情景。远别的双方"枕上片时春梦中,行尽江南数千里"(岑参《春梦》)在梦中短暂的相见不能自制的悲戚。这样的梦境强化了相思程度。梦醒之后第一件事就是给对方写信。强烈的思念驱使着主人公奋笔疾书即"书被催成"。

颈联是对实境的描写,并与幻想交融。"金翡翠""绣芙蓉"是美好生活的代表,刚刚消失的梦境与眼前的一切相融合。这是一种幻想,当这种感觉消失,事实依旧是室内杳无人,寂寥和惆怅倍增。

整首诗渲染了缠绵悱恻的相思相忆和不知所以然的情绪,心理活动在于斜月,晨钟,烛影、香晕的描写下递进,在梦幻的交织中创造出一种凄迷的意境,突出了"远别之恨"。王国维《人间词语》中:"一切景语皆情语"。李商隐的无题诗以景传情,通过朦胧的意境抒发情感。

李商隐的诗中大量运用这种具有幻想意境的表现方式,使他成为继杜甫、刘禹锡之后又一位杰出的诗哲,用象征幻想的诗歌在史诗中独步千秋。


责任编辑:郭旭晖 龚丽华
阅读
转发
点赞
评论
加载中...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