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

诗书画一家亲—记潘天寿教李长白画画、写字、作诗、下棋

2020-04-24

李长白先生秉性高洁,虽常年身居闹市,却静如闲云野鹤,极少人际应酬。他寄情于画,以画为乐,努力探索艺术的求新之路,画出了许多为人称颂的佳作。

李长白

潘天寿

1916年出生于浙江金华兰溪夏李村的李长白,从小随家父务农,自幼便喜爱写字画画。天资颖悟过人,村里人都说他画的像,过年时总有很多人来请他写对联、灶头、门画等。

夏李村李长白故居遗址

李长白故里:夏李村祠堂

李渔坝

7岁时先生被送到夏李龙门小学读书,11岁又转到邰家村私塾专读诗书,12岁进入新式学校的兰溪著存高小学习,14岁考入浙江省金华中学。先生的父亲希望他学好中医,继承家业,但是他还是选择自己喜欢的事去做。1933年不顾家人的反对离家到杭州求学,8月先生考入杭州国立艺专,因是初中学历,所以考的是选科生,学制六年,预科上三年基础课后,升入本科绘画系,林风眠教授油画,潘天寿教授中国画,张光教授工笔画。这三位老师对李长白的影响很大。

李长白在国立艺专学习的过程中,1937年日本占领中国东北省,长白山的抗日游击队打响了抗日的第一枪。在抗日激情的影响下,他请教潘先生:“我想改名字。”潘先生说:“你要改什么名字?”我是“寿”字辈,把“寿”字改成“长”字。潘先生说:“我也有个寿字,不是蛮好的吗?”但是先生为了纪念长白山抗日游击队还是把名字改了。

1937年日本侵略中国李长白与李霖灿、夏明三人抗日宣传队合影

1934年长白先生参加由潘天寿领导的国画研究会,该会除了课堂学习外,有时也在校内开观摩会。长白先生的画常得到潘先生的称赏,二年级时作品《李铁拐》为潘天寿选刊在《艺风》杂志上。作品《两只小鸟》参加第二届全国美展,并刊登于第二次全国美展画刊。1944年9月,潘天寿任国立艺专校长时,聘长白先生为国立艺专中国画讲师,于是先生有了较充分的时间和潘先生在一起学习、研究、创作,画了一批人物、山水作品,在重庆,昆明两地举办了个人画展。大部分作品基本售出,琼瑶在《几度夕阳红》小说中的男主角杨明远还是他的高足。

大凡国画大家,其必在诗文,书法上也苦下功夫,以期诗、书、画三者完美结合。早在唐代张彦远就有“书画同源”的说法。潘天寿除了教授他们国画外,还特别强调书法的重要性,让他们从正、草、隶、篆、行入手,打下深厚的书法基础。长白先生在学习书法的过程中,他进一步研究了宋徽宗的瘦金体、怀素,米芾等大家书法风格。长白先生在创作过程中善于吸取前人经验和艺术精华,博采众家之长,师古不泥,大胆创新,经过反复锤炼逐步形成自己独特的“长白体”,独具自己的个性与面貌。先生的书法以宋徽宗瘦金体为底,取米芾之势,怀素大气潇洒,手法轻盈,书写流畅,线条优美,格调清新自然,他把音乐舞蹈理解融汇于他的书法之中自成一格,笔飞墨舞之间如春风拂面,似冬雪飘逸,令人赏心悦目。以画入书,以书写画,字画融为一体,成为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先生常说:“画能把意表现透了,就不题字。画中意未到尽,用字来丰满润色,字不能抢画,书画合璧,完美布局。”

50年代由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了他的连环画《西厢记》、《无头鸟》、《雁来红》及年画《溪畔》、《幸福》、《人民海军》等,得到美术界同行的好评。潘天寿先生注重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在研习国画之余,李长白开始向潘先生学习诗词和围棋,培养画外之功。

1985年重九原国立杭州艺专30年代部分同学,在杭州孤山开白首同窗会,来者近40来人,会时一周,景情难忘,先生写当时《白首会》情景为念。

初见十六七,

再聚七八十,

相对久无言,

细观方相识,

互惊白发生,

难忘旧时日,

坐问儿女事,

含悲伤浩刼。

杭州国立艺专30年代校友回访母校--同窗白首会相聚

参观潘天寿先生展览馆有感:

展眼湖开碧黛山,

风光依似昔年装,

伤心师辈多亡去,

留得丹青与日长。

先生认为下棋可以训练思维,交流艺事。尤其下棋成了他一生不可或缺的事,有一次在无锡街上遇到一位围棋高手,这下遇到了水平相当的对手,下到天黑起风了,长白先生能到隔壁服装店买件厚衣服穿上接着下,可见他做任何事都是非常认真的。晚年常与他对弈的有南大、中大、农大、铁道医学院等专家学者围棋高手下棋,他们往往一面动手,一面动嘴,手谈的是棋艺,口论的是画理。他的工笔花鸟教学体系中谈构图的出枝就运用了棋盘的布局衍化而成,8位出枝简单明了的指出了构图的基本方法和要领,让学生们一目了然,很快的理解掌握。

李长白深入宋元自出深沉静韵而独出了一种“静美妍丽,空灵清新”的风格,是其绘画的主要特点。李长白是悟领了宋元花鸟画“格物致知”的审物精神,将宋人花鸟造型、笔墨、色彩之美的精髓,臻于“静心精到”的创作境界。这对于塞实、郁闷、过于追求技巧创新和快速制作而显得既俗丽又繁乱的当代工笔花鸟画追求倾向来说,明显的另具雅致而脱俗的格调。先生在长期坚持不懈的努力中,师法泥古、吸收西洋、精研细作,与自然亲近,在大量的写生创作中,逐步建立独具个人特色的李长白工笔花鸟教学体系,为后人学习中国传统工笔花鸟画留下了宝贵的财富。《中国画艺术专史》中这样评价李长白教授的历史地位,于非闇对于现代工笔花鸟的复兴有醒神之功,陈之佛将传统工笔花鸟画导入了现代,那么李长白对现代工笔花鸟画所起的筑基作用,无人可替代! (中国画艺术专史 花鸟卷 p597--- p599可查阅)此评价李长白在中国绘画史上的地位当是恰到好处。

晚年长白先生向古琴大师刘少椿先生学琴,中央广播电台采访李长白《一位艺术家的情操》时,他说“我是陶渊明弹琴”只能意会,不能音传。琴声可以使人的思想感情深入到很细微的境地,还可以起到调剂精神的作用,正如白居易在《听琴》一首诗中写到“一声来耳里,万事离心中。”长白先生以“琴,棋”之修养来领衔“书、画”之作为,使近代几近绝迹的中国传统文化精髓得以延续,塑造了一代琴者画魂的典范。

品读先生晚年书写的一幅书法作品《各领风骚数百年》墨色舒展、酣畅淋漓、笔走龙蛇、挥洒自如,既苍劲有力又飘逸洒脱,其字线条优美,骨感硬朗,又宛如一幅流动的画在他的笔下生花……当年夫人笑着问他 :“你的艺术成就和谁比?”他说:“我谁也不比,要比就跟我的祖先比(李长白:李渔第九代嫡孙)。”深藏在长白先生心中的人生抱负,实现了,他用生命的线条和旋律写出人生华美的乐章。


责任编辑:郭旭晖 龚丽华
阅读
转发
点赞
评论
加载中...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