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的文房,不止四宝
在古代,“文房”一词可以用来指官府掌管文书的地方,亦可以指书房,唐代大诗人元稹在《酬乐天东南行》诗中就有这样的句子:“文房长遣闭,经肆未曾铺。”
后来,“文房”逐渐成为笔墨纸砚等书写用具的代称。文房多不限于材质,而以瓷为材料,不仅愈显精美,同时也是使用者身份地位的象征。
文房四宝是中国独具特色的文书工具。文房之名,起于我国历史上南北朝时期(公元 420-- 589年),专指文人书房而言,以笔、墨、纸、砚为文房所使用,而被人们誉为“文房四宝”。
四宝品类繁多,丰富多彩,名品名师,见诸载籍。四宝以湖笔、徽墨、宣纸、端砚著称,至今仍享盛名。
笔
是指毛笔,是我国汉民族所独创的书写工具,传统的毛笔不但是古人必备的文房用具,而且在表达中华书法、绘画的特殊韵味上具有与众不同的魅力。
毛笔具有“尖、齐、圆、健”四大优点,用它书写出来的线条可柔可刚、可粗可细、可润可枯,变化之多,为任何硬笔所不及。它主要选用野生动物或山羊的毛作为材料,或纯毫或兼毫,可以做成不同类型,来适应各种需要。其品种之繁,在笔类中也是首屈一指的。
墨
墨大体分为油烟、松烟、油松烟墨条三种
李白的《酬张司马赠墨》上党碧松烟,夷陵丹砂末。兰麝凝珍墨,精光乃堪掇。黄头奴子双鸦鬟,锦囊养之怀袖间。今日赠予兰亭去,兴来洒笔会稽山。其诗极言当时上党墨用料之精美、香气之馥郁
借助于这种独创的材料,中国书画奇幻美妙的艺术意境才能得以实现,且历经几百年甚至上千年的沧桑岁月,仍然字迹清晰、神采奕奕。
纸
纸,是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曾经为历史上的文化传播立下了卓著功勋。即使在机制纸盛行的今天,某些传统的手工纸依然体现着它不可替代的作用,焕发着独有的光彩。
如安徽泾县所产的宣纸,洁白细润、亦书亦画,吸水性能极好,能长期保存,有“纸寿千年”之誉。
砚
是与墨配套使用的工具,要求其细腻滋润,容易发墨,并且墨汁细匀无渣。砚有石砚、陶砚、砖砚、玉砚等种类之分,最负盛名的是广东产的端砚和安徽产的歙砚。特别是一些雕砚,造型古雅,图案生动,令人爱不释手。
大家都熟知在古代的文房书斋中常用工具就是笔、墨、纸、砚这四种,但是在这四种之外还有一些与之配套的其他器具,大家往往不为得知,它们也是组成文具家族中必不可少的一员。
明代屠隆在《文具雅编》中记述了四十多种文房用品,以下就带大家看看古代的书生们,在自家的书桌上都摆了些什么,它们长什么样子,各自有什么用途吧!
一、印泥
印泥,是我国特有的文房之宝,无论是文件签署,还是历史文物以及金石书画之钤记,都需要使用。根据史书上记载,印泥的发展已有二千年的历史,早在春秋秦汉时期就已使用印沁泥,那时的印泥是用粘土制的,临用时用水浸湿,这就是当时称封泥。到了隋唐以后,社会的进步有人研制出纸张,人们又改用水调组朱砂于印面,印在纸上,这就是印泥的雏形,到了元代,人们开始用油调和朱砂,之后便渐发展成我们现代的印泥了。
印泥与印泥盒欣赏:
西泠印泥
掐丝珐琅牡丹纹印泥盒
象牙仿剔犀印泥盒
二、镇尺
又称书镇,作压纸或压书之用,以保持纸、书面的平整。常作各种动物形。镇纸是中国古代传统工艺品。指写字作画时用以压纸的东西,常见的多为长方条形,因故也称作镇尺、压尺。最初的镇纸是不固定形状的。
镇纸的起源是由于古代文人时常会把小型的青铜器、玉器放在案头上把玩欣赏,因为它们都有一定的分量,所以人们在玩赏的同时,也会顺手用来压纸或者是压书,久而久之,发展成为一种文房用具——镇纸。清代陈恭尹在诗中这样描述镇纸:刀锥皆见末,汝钝类模棱。及与飘风会,方多镇物称。卷舒劳重寄,著作得良朋。自古安刘者,都无文学能。
镇纸欣赏:
三、砚滴
砚滴又称水滴、书滴,是一种古老的传统文房器物,贮存砚水供磨墨之用。
砚滴的出现与笔墨的使用和书画的兴起有关。最迟在东晋时期,就出现了各种形状的水盂,人们在使用中发现,用水盂往砚里倒水时,往往水流过量,于是出现了便于掌控水量的器物,这就是砚滴。
砚滴也称水滴、水注、书滴、蟾注等。有嘴的叫“水注”,无嘴的叫"水丞"。注水于砚面供研磨,多作圆壶、方壶,有嘴,也常作辟邪、蟾蜍、天鸡等动物形。古人晨起研墨,汁盈砚池,以供一日之用。诸多文房清物无分亲疏,皆如丞友一般相伺左右。水丞一勺之水、渊渊而深。砚滴守口惟瓶、出入惟心。物人两相对,涤清氛垢,乐志,洁心。
在文房用具中砚滴(水滴)传世品较少。
水滴欣赏:
豆青釉的文房水滴
民国宝船水滴
清代寿山石水滴
清乾隆青釉文房用品水滴
四、笔筒
笔筒是中国古代除笔、墨、纸、砚以外最重要的瓷、漆、玉、象牙、紫砂等,是文人书案上的常设之物。在古代,笔筒以其艺术个性和较高的文化品位,受到文人墨客的青睐。明代文人:"笔之在案,或侧或颇,犹人之无仪,筒以束之,如客得家,闲彼放心,归于无邪。
明代文人朱彝尊曾作《笔筒铭》:"笔之在案,或侧或颇,犹人之无仪,筒以束之,如客得家,闲彼放心,归于无邪。"
笔筒欣赏:
清代黄杨刻古松纹笔筒
象牙云龙纹笔筒
五、笔洗
笔使用后以之濯洗余墨。多为钵盂形,也作花叶形或塔形。笔洗是一种传统工艺品,属于文房四宝笔、墨、文房用具,是用来盛水洗笔的器皿,以形制乖巧、种类繁多、雅致精美而广受青睐,传世的笔洗中,有很多是艺术珍品。笔洗有很多种质地,包括珐琅、象牙和犀角等,基本都属于名贵材质。各种笔洗中,最常见的是瓷笔洗。
古时文人很多用诗句来描述笔洗:修内遗来六百年,喜他脆器尚完全。况非髻垦不入市,却足清真可设筵。讵必古时无碗制,由来君道重盂圆。细纹如拟冰之裂,在玉壶中可并肩。
笔洗欣赏:
哥窑小笔洗
钧窑桃形笔洗
清绿釉荷叶笔洗
石雕荷叶笔洗
六、臂搁
臂搁是古代文人用来搁放手臂的文案用具。除了能够防止墨迹沾在衣袖上外,垫着臂搁书写的时候,也会使腕部感到非常舒服,特别是抄写小字体时。因此,臂搁也称腕枕。
臂搁多竹木、象牙质地,上有纹绘雕饰,十分精美多趣。
臂搁欣赏:
碧玉松树臂搁
竹雕人物臂搁
黄杨木雕竹臂搁
七、墨匣
墨匣主要用于存放墨锭,起装饰和保护作用。墨匣中,以套墨、集锦墨、彩墨所用的匣最为考究。古代墨匣多以紫檀、乌木、豆瓣楠木为材料,并镶有玉带、花枝或螭虎、人物等图纹,所以,一般都很精美。古代墨匣中,也多有制成漆匣的。据说,清代道光年间,阮文达回京城,“以旗匾银制墨盒,其制正圆,为天盖地式,旁有二柱系环内。”可说是出类拔萃的。清末制墨匣最著名的,当属京城“万礼斋”。
墨盒欣赏:
御题潭古怡情描金双龙长方墨匣
御题潭古怡情描金双龙长方墨匣
八、 笔架
笔架亦称笔格、笔搁,即架笔之物也,为文房常用器具之一。书画时在构思或暂息藉以置笔,以免毛笔圆转污损他物为古人书案上最不可缺少之文具。从样式来看,一般有挂式与搁式两种,分别称笔挂与笔搁
笔挂是用竹木制成的架子,两边有柱子,高一尺余;上面有横木,宽亦一尺有余,可以倒悬笔管,做晾笔用。笔挂也有制成圆柱形的,圆顶,笔挂在圆顶周边上,很方便。
笔挂
笔搁,中国传统文房用具,放在案头,用来架笔的工具。已有1500余年的历史。南北朝时就已有笔搁的记载,但传世品还不曾发现。唐代笔架流传下来的极为罕见。宋代笔架传世品和出土物较多,材质多样成,有铜、瓷、石等,其形多为山形。到了明代,笔搁为文房中不可或缺之物,其材质更加多样,不但有珊瑚、玛瑙、水晶,还有瓷、玉、木等。清代笔架更胜明代,材质有玉、紫砂、水晶、铜、木、珐琅、象牙等,而以自然之物最为名贵。
唐朝岑参曾写到“风恬日暖荡春光,戏蝶游蜂乱入房。数枝门柳低衣桁,一片山花落笔床。梁园日暮乱飞鸦,极目萧条三两家。庭树不知人去尽,春来还发旧时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