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

王曙光著《论语心归》四十八君子求己

2020-04-20

王曙光著《论语心归》,北京大学出版社,2019年。

四十八 君子求己

15.14 子曰:“臧文仲其窃位者与!知柳下惠之贤而不与立也。”

【释义】孔子说:“臧文仲是偷窃了官位吧!他知道柳下惠时个贤德之人,却不给发挥才能的位置”。

15.15 子曰:“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

【释义】孔子说:“对自己严格要求而对人宽容,就会远离怨恨”。

15.16 子曰:“不曰‘如之何,如之何’者,吾末如之何也已矣。”

【释义】孔子说:“对那些不说‘怎么办啊,怎么办啊’(而行事鲁莽)的人,我不知道怎么对待他们了”。

15.17 子曰:“群居终日,言不及义,好行小慧,难矣哉!”

【释义】孔子说:“整天凑在一起,说话始终不能达到合宜,就喜欢耍小聪明,对于这样的人,真是没有办法!”

15.18 子曰:“君子义以为质,礼以行之,孙以出之,信以成之。君子哉!”

【释义】孔子说:“君子以合宜为依归,行动合乎礼制,说话谦逊,秉持诚信来成就事业,这样的人真是君子啊!”

15.19 子曰:“君子病无能焉,不病人之不己知也。”

【释义】孔子说:“君子以自己没有具备贤能而感到有所缺欠,却不以别人不理解自己为缺憾”。

15.20 子曰:“君子疾没世而名不称焉。”

【释义】孔子说:“一个人到死都没有获得令人称道的名望,这是君子所引以为恨的”。

15.21 子曰:“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

【释义】孔子说:“君子向内追求自己的仁德的增进,而小人向外追求他人的认可”。

15.22 子曰:“君子矜而不争,群而不党。”

【释义】孔子说:“君子为人矜持自重,不与他人竞争,合群但不结党营私”。

15.23 子曰:“君子不以言举人,不以人废言。”

【释义】孔子说:“君子不单纯一个人的好话而举荐他,也不因他是个坏人而抛弃他的好话”。

15.24 子贡问曰:“有一言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释义】子贡问道:“有没有一句话可以奉为终身遵循的准则呢?”孔子说:“那就是恕道啊!自己所不愿意的事,就不要强行施加于别人”。

15.25 子曰:“吾之于人也,谁毁谁誉?如有所誉者,其有所试矣。斯民也,三代之所以直道而行也。”

【释义】孔子说:“我对于别人,批评谁、赞美谁(都有一定原则)。如果我赞美一个人,必定要事先有所考察。夏商周三代的人民就是这样遵循这样正直的原则来行事”。

15.26 子曰:“吾犹及史之阙文也。有马者借人乘之,今亡矣夫!”

【释义】孔子说:“我还能接触到一些历史上遗失的文献。(但对这些遗失的文献我在解释时持慎重态度),就好像有了一匹生马,先借给别人乘坐驯服,(然后再自己乘坐,不盲目乘坐)。现在谨慎对待历史文献的人几乎没有了!”

15.27 子曰:“巧言乱德。小不忍,则乱大谋。”

【释义】孔子说:“花言巧语会败坏一个人的品德。小事不忍耐,就会打乱长远谋略”。

15.28 子曰:“众恶之,必察焉;众好之,必察焉。”

【释义】孔子说:“大家都厌恶的事物,要亲自考察,再做决断;众人都喜欢的事物,也要亲自考察,再做决断”。

孔子注重“为己之学”(14.24),为学乃在进德勉仁,非骛虚名。《论语·卫灵公第十五》又说:“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15.21)。此语被有些人歪解为“君子逢事惟求自己,而小人逢事惟求他人”,此乃大谬。“君子求诸己”,乃君子为人接物,必返求诸己,此君子内求之功,不假外求。君子学问之增进,境界之提升,人际关系之协调,俗世事务之应对,凡此种种,百般问题,皆内求于己,凡躬而诚,独立不倚,从而成就自我之生命学问。“小人求诸人”,谓小人之志不在身心之修养、仁德之树立、生命之完成,而在于俗世之名利。若获得俗世之名利,必倚赖他人之认同与肯定。故小人处世为人,不内求于己,而是倚赖他人之评价,遂沽名钓誉,斫丧自我,为所欲为,所行之事惟求取悦于世人,而不知有害于身心性命。因而返求诸己,必彰显自我之价值判断与生命追求,彰显生命主体之意志,而图脱离俗世之桎梏,不以他人好恶而改自我之志趣。故“君子求诸己”,必追求一种独特的生命,而不顾俗世之毁誉;必摒弃世间之浮名,而惟求自我生命之安顿,此孟子所谓“求放心”一语之要义所在。而“小人求诸人”,则必与世浮沉,丧失主体之价值,惟知追鹜时尚,迎合世俗,宛若飘蓬,缺乏定力,被俗世之好恶标准所羁绊。此种小人虽活一世,始终不知有“我”在,恋慕虚荣,捆缚于浮名,生命等同于虚度。

孔子虽重“为己之学”,强调“君子求诸己”,但是同时,孔子并非不重视“名”,相反,孔子十分重视“名”,但他重视的是“真名”、“美名”,而非“浮名”、“恶名”。孔子对人生持务实态度,人人皆好“美名”,此人心向上之源也,故以“真名”与“美名“引领时风,则可以起到敦品励俗、教化民众之作用。因而对于中国儒家知识分子及受儒家熏染的大众而言,“人过留名,雁过留声”非常重要,一个人或一个家族生前身后有荣名被世人称誉,乃千古之荣光,为乡里所艳羡崇敬。孔子说:“君子疾没世而名不称焉”(15.20),一个人死后,假如没有留下美誉令名而被人称述颂扬,这是君子之耻,君子之恨。君子不求浮名虚名,然而当求实至名归的真名。一个君子,不求虚的“闻”,而求实的“达”(12.20),求后世称扬之真名,此乃儒家教化人心之所凭借也。

钱穆先生《论语新解》中对孔子之“名”与“求己”作了极精彩之解说,并可纠正宋儒之偏误。他说:“人之一生,不过百年,死则与草木同腐,淹忽随化,一切不留,惟名可以传世,故君子以荣名为宝。名在而人如在,虽隔千百世,可以风仪如生,居游增人慨慕,謦咳亦成想象。不仅称述尊仰,光荣胜于生时。此亦君子爱人垂教之深情厚意所寄。故名亦孔门之大教。……世不重名,则人尽趋利,更无顾虑。或曰:名不称,乃声闻过情之义。然生时可以弋浮名,剽虚誉,及其死,千秋论定,岂能常此声闻过情?此乃人道之至公至直,无力可争。宋儒教人务实,而受道释之影响,不免轻视身后之名,故以声闻过情说此章。然戒好名而过,亦可以伤世道,坏人心,不可不辨”(第410页)。儒家重“名实相符”,而戒浮名虚名,好“真名”则有利于世道人心,好虚名则坏世道人心,儒家重名,乃重生前身后之真正荣名,而非沽名钓誉之名也,轻视身后之名,虽显清高之志,然而身后之名,不可求而得之,乃公道人心自予之,因而无论轻视与否,都无妨碍。从这个角度看,孔子说“君子疾没世而名不称焉”,与他说“君子求诸己”并不矛盾,其“重名”仍是重仁德之名,重实至名归之名,此种“真名”,仍归根于“求己之学”,仍归根于君子自身之德操修为。因而孔子屡言“不患人之不己知,患其不能也。”(14.30),“君子病无能焉,不病人之不己知也。”(15.19),能不能被人认可,能不能得到生前身后之“真名“,仍在己,而不在人。

“君子求诸己“乃是为了追求一种独立而超越的生命。这就要求君子要具备自省、自律、自信、修己力学、不假他求之精神。“返求诸己”,首先就要求君子要有自省、自我检讨之能力,如曾子所说“吾日三省吾身”(1.4),只有具备这种自我反省、自我洗涤、自我鞭挞之能力,才能反躬求己,不断提升自我人格境界。君子还要有自律的精神,夷人宽,夷己严,慎独剔励,“躬自厚而薄责于人”(15.15),如此才能收敛身心,守志不移。如果只顾责人,而不会律己,只看到别人的缺点,甚至到处毁谤他人,却不知自律,不知责己,则长此以往,必道德日趋堕落,人格日趋低下。《宪问篇第十四》载:“子贡方人。子曰:“赐也,贤乎哉?夫我则不暇”(14.29)。什么是“方人”?就是闲着没事说人坏话,在背地里毁谤别人。一个君子,应日日自省自律,日日精进不已,哪能将宝贵光阴用于背地里毁谤他人呢?“方人”之举,足见子贡未识圣学“君子求诸己”之本,未能返躬而诚,自省自励,而心思散漫,只知外求,以“方人”为乐,此亦是“小人求诸人”之一端也。因而孔子说:“赐是一个贤人吗?要是我,哪里有闲工夫背地里说人闲话!”言下之意,君子应时刻返躬自察,返观内心,而不要借责人以提升自己。

“君子求诸己”,还要求君子有“修己力学”的精神,有对于自我道德追求的绝对信心。“为己之学”首先要求我们要有“修己”的功夫,“修己”是君子之本,修身是齐家、治国、平天下之本。所以孔子在《宪问篇第十四》言及成就君子之次第时说:“修己以敬”、“修己以安人”、“修己以安百姓”,这三个阶段,渐次提升,渐次扩充,最终以修己安天下。因而孔子“求己之学”不是要士人君子仅仅专注于内心,仅仅注重一己之私德,而是要求士人君子从自我的修身勉仁出发,次第上升,逐渐开廓,推而广之,以及于天下之治,然而其本源仍在于“求己”、“为己”。“修己”当然首先要具备一种对自我道德追求的自信,就像孔子所豪迈地宣称的:“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7.30)。“欲仁仁至”,即是一种绝对的自信,道不远人,求则得之,这是儒家人人皆可为圣贤的精髓所在。孔子说:“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12.1),只要道德主体有追求道德之强烈主观意愿,则仁德必求而至矣,那些宣称“力不足者”(6.12,4.6),都是道德自信与愿力不强的人,不是能力不足,而是内心动力与意志不足,才妨碍他成圣成贤。所以孔子说:“未之思也,夫何远之有”(9.31)?埋怨“仁远”、“道远”而忧“力不足”者,只是找借口而已,实质是内心没有求与思之强烈意愿。《孟子·告子章句上》中说:“仁义礼智,非由外铄我也,我固有之也。弗思耳矣。故曰,求则得之,舍则失之”。“求则得之”,就是孔子所说“欲仁仁至”,君子只须内求于己,仁德自得之,圣贤自成之。

(王曙光,北京大学经济学院教授、博导、北京大学产业与文化研究所常务副所长)


责任编辑:郭旭晖 龚丽华
阅读
转发
点赞
评论
加载中...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