荀子为何教出了法家的韩非和李斯(腾讯网)
如果说春秋时代孔子缔造了儒家学派,那么战国时代的孟子和荀子就是光大了儒家学派。然而,儒家大师荀子却教出了两个著名的法家人物韩非和李斯,韩非还被后入尊为“韩子”,是法家的集大成者。李斯则帮助秦始皇奠定了封建中国的政治蓝图。这真的让人大跌眼镜。
那么原因肯定出在当老师的荀子身上。
先谈儒家,儒家在孔子时期,基本上在“仁”的阶段,提倡自我提升,做君子,做贤者,甚至做圣人。对于社会,认为应该用礼规范和约束人的行为。到了孟子阶段,儒家到了“仁政”时期,孟子提出一套适用于治国的仁政方案,想通过政治来实践儒家的理念。
那么可以说,在荀子以前的孔子时期和孟子时期,儒家秉承的都是“人性本善”,认为可以依靠人的自我修养和道德理念创造一个理想中的大同世界。我们几乎可以认定,这个阶段的儒家思想就是理想主义,几乎脱离实际。所以,孔子、孟子生前身后都备受推崇,却不被重用。生前哪个君主都好吃好喝好招待,但就是不敢任用。因为什么呢——你说的都对,但却没什么用。
到了荀子时期,已经到了战国末期,各国法家变法卓有成效。荀子看到了“礼”之外,“法”的魅力。这时的荀子对人性有了新的思考。“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多么犀利的批判啊!
既然出发点是人性本恶,那么荀子的思想就和法家没办法划清界限了。为什么呢?法家的出发点也是人性本恶,所以才要用律法来约束人不敢“恶”,法家所有的理论其实都是基于这一出发点,所以显得冰冷而无情。儒家提倡的仁义道德在法家看来毫无意义。
其次,荀子在礼的问题上,已经倾向于礼法并用了。其实这点倒很正确。不过出发点是人性本恶的话,礼已经没有灵魂了。脱离了孔孟的本义。
其实人性本善,同时人性也本恶。人性之所以善,那就是人皆有恻隐之心,在不触碰自己利益的前提下,见到有人深处危难,多少都会愿意出手相救,见到弱小多少有呵护之心。人性之所以本恶,那是因为人都是自私的,在涉及到自身利益的情况下,人什么事情都能做出来。
儒家提倡的仁,就是发扬人性中善的一面,以礼教约束人的行为。法家的法术势,就是针对人性中恶的一面,以律法约束人的行为。
荀子不是孔孟那种理想主义者,他很现实。但他并没有让儒家的礼和法家的法真正结合起来,其实他思想深处已经完成了由理想主义的礼治到现实主义的法治的转变。这在他的两名弟子中得到了完整的体现。
其实儒家的礼治和法家的法治原本就应该融合一起,而不是分裂开来。后世帝王虽然嘴上都尊奉的仁义礼智,但实际都用法术势来运营整个王朝。内法而外儒是后世治国的真正形态。用儒家礼治来弘扬人性中善的一面,再用法家的法治来摈弃人性中恶的一面。儒法并用,才能长治久安。
荀子可以说是站在儒家的角度,完成了对法治的思考。韩非和李斯受其影响,在法治的路上越走越远,终于脱胎换骨,完成了对法家的重大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