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天寿:对物写生,要懂得神字;对景写生,要懂得舍字
墨笔画稿《白描水仙图》
对物写生,要懂得神字。懂得神字,即能懂得形字,亦即能懂得情字。神与情,画中之灵魂也,得之则活。
对景写生,要懂得舍字。懂得舍字,即能懂得取字,即能懂得景字。对景写生,更须懂得舍而不舍,不舍而舍,即能懂得景外之景。
——潘天寿
1963年潘天寿给国画系花鸟班学生上课
潘天寿是20 世纪“中国画四大家”之一,精于写意花鸟、山水,偶作人物,兼工书法,尤擅指墨,画风沉雄奇险,苍古高华。潘天寿成熟期的创作,与他重视写生密切相关。
虽然潘天寿流传下来的写生稿并不多,但他的画论,他的教学思想,他那些亲近自然的、度象取真的作品,都真切而详实地展现了他对中国画写生的深刻认识。
墨笔画稿《劳山写生图》
画至化境,形神皆着我意。“夺”者,须有我之精神移入于物,交流引动,方可夺物之精神也。是精神,实为物我精神之融合。
山水画家,不观黄岳、雁山之奇变,不足以勾引画家心灵中之奇变。然画家心灵中之奇变,又非黄岳、雁山可尽赅之也。故曰:画绘之事,宇宙在乎手。
黄岳之峰峦,掀天拔地,恢宏奇变,使观者惊心动魄,不寒而栗;雁山之飞瀑,如白虹之泻天河,一落千丈,使观者目眩耳聋,不可向迩:诚所谓泄天地造化之秘者欤。
绘画必须有思想,否则就不成绘画。自然界的形和色是死的,只描摹对象,其艺术也是死的;把自己的思想感情融入自然,其艺术就是活的了。这是古今中外不变的定律。
——潘天寿
指墨《墨蛙图》局部,可供研究速写与笔墨的关系
1964年潘天寿在杭州华侨饭店作大画
关于写生的具体画法,潘天寿一方面立足中国传统,认为白描可以类比西画中的素描,作为中国画写生的传统手法;另一方面也认为可适当吸收速写等西方写生画法,以“提高捉形和神的造型能力”。所以他提出:“要打好中国画的造型基础,可用速写为基础,抓动态,捉神气,并采用素描、慢写和默写等交叉方法进行,并以线来捉形象,明暗可以少擦点。”
他还认为,速写和慢写对掌握人物的形态、动态、结构很有帮助,多画速写和慢写能提高造型能力;而且,速写和慢写用线条造型,与中国画的用笔用线,有相近处,故可吸收。至于默记和默写,是训练形象的概括提炼能力,培养形象记忆能力的重要方法。中国画的写生,到了高度的时候,完全要用记忆来写生。比如吴道子对嘉陵江三百里山水的写生办法,顾闳中画《韩熙载夜宴图》的办法都是如此。“用记忆来写生,必须对对象或临摹的画本有纯熟默写的训练,才能同样地抓住对象与临本上的形神动态气势等,在创作落笔时就能随心所欲地创作出来。这是中国画学习的重要一关。”
总而言之,潘天寿在看待中国画如何写生的问题上,既有继承传统的一面,如对心源的重视,对置陈布势的关注,对形、理、神关系的注重;又有结合时代要求,做出新的发展和补充的一面,如他结合西方写生方法,思考和调整中国画的基础训练。本册中收录的铅笔、钢笔、炭笔速写,是潘天寿写生画稿中幸存至今的部分,十分珍贵,是我们学习、研究潘天寿写生方法和写生观的重要参考资料。本册末尾附有几张墨笔(指墨)写生画稿和源于写生的小品,可供大家研究潘天寿写生与用笔之间的关系。
名师大家画稿精选 / 潘天寿 写生画稿
出版社
/
浙江人民美术出版社
16开
9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