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编《易传》是方便我们“算卦”吗?孔子:恰恰相反
说起《易经》的发展过程,我们往往会用这么八个字来形容,那就是“世历三古,人更三圣”,它的意思是说,最终完备的《易经》共出自三个人之手,即上古的伏羲、中古的周文王和下古的孔子。
“三圣”对《易经》的贡献,也有定论:伏羲画“八卦”,周文王推演“易经六十四卦”,孔子编《易传》。我们知道,无论是“八卦”还是“六十四卦”,都是“卦”,那么,于是就有人提出了疑问——孔子编《易传》是为了方便我们“算卦”吗?如果孔老夫子能活到今天的话,那么他老人家一定会这样答复:“你可拉倒吧,我编《易传》的目的,与你想的恰恰相反!”
由于《易经》的古老与神秘,它历来都被视为一部“占卜之书”,说白了,就是算卦用的,其实这样的说法,基本上是错误的。对就是对,错就是错,为什么说是“基本上”呢?这是因为,“八卦”与“六十四卦”确确实实是有一些“算卦”的味道,所以不能一概否定;可为何又说是错误的呢?这是因为我们忽略了《易经》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就是《易传》。
《易传》,又称“十翼”,它是专门用来阐述《易经》的,注意,此处的《易经》单指只包含“六十四卦”的《易经》。关于《易传》的作者,相传为孔子,不过后来经过专家学者们的再三研究与考证,认为孔子并不是《易传》的作者,但不管怎么说,《易传》多多少少总会与孔子有些关联,而且我们也愿意接受“人更三圣”的说法,所以,我们就姑且把孔子看作就是《易传》的作者吧。
那么,孔子编《易传》真的是为了方便我们算卦吗?显然不是,君不闻孔老夫子的那句很有名的话,叫作“善易者不卜”吗,孔子的话很明显,越是懂得《易经》的人就越是不去谈论占卜之事。其实,孔子这样说已经是很客气了,因为从客观上,正是《易传》的出现,才让《易经》走出了“占卜”的牢笼,而上升到了哲学的高度;换句话说,孔子编《易传》,不但不是为了方便我们去“算卦”,而且恰恰相反,他是想让我们从此忘了“算卦”。
这才是《易传》的目的,同时也是《易传》的功效,事实上,《易传》也确实达到了这样的功效,因为我们现在真正懂得《易经》的人都知道,《易经》是一部哲学经典,而不是算卦的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