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居易写给初恋情人的一首诗,只是开头10字,便令人断肠
“每次下雨,我就会想起一个人,她曾经很喜欢我。不知道是巧合还是其他原因,每次我要离开她远行的时候,天都会下雨,她说是因为她不高兴”,这是河图的歌曲《烬》里,欧阳锋的自白。
这首歌是根据很久以前的一部电影《东邪西毒》改编的。
电影里的欧阳锋有个恋人,后来成了他的嫂子。
他在兄长成婚那天离家出走,在沙漠的一个小镇上隐居。
后来那个女子因病而逝,从生离到死别,两人就这样生生错过。
每当听着河图的这首《烬》,我都会不由自主地想起白居易的一首诗。
这首诗名为《夜雨》,是他在一个雨夜里,写给远方的初恋情人,只是开头10字,便令人断肠。
白居易写这首诗时是公元的811年,这一年发生了一件大事,他的母亲在看花时不慎跌入井中,意外身亡。
有人认为这首诗是为悼念母亲而写,但是更多的人认为这只是一个巧合。
后人考证,此诗是他为了一个相爱却无法相守的女子所写。
而这个女子就是他在很多诗中都曾提到的“东邻婵娟子”——湘灵。
湘灵是白居易青梅竹马的初恋,也是她一生求而不得的女子。
而阻扰了他们恋情的正是白居易的母亲,阶级观念极重的白母多次拒绝白居易求娶湘灵的要求。
在白居易36岁的时候,白母以死相逼,万般无奈的他只能迎娶了同僚杨虞卿的妹子为妻。
可是他的心中却始终不曾忘怀湘灵,他的很多诗歌中都能看到湘灵的影子。
《长恨歌》中的“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是他在和湘灵生生离别后发出的绝望呐喊。
而《琵琶行》也是他在重逢湘灵后所写,“夜深忽梦少年事,梦啼妆泪红阑干”,难以忘怀少年情事的又何止琵琶女呢?
这两首长篇叙事诗之所以那么感人,大概也是和白居易的初恋情殇有关吧。
而这首《夜雨》以直白的语言,将他对湘灵的刻骨相思写到了极致,只是开头10字,便令人断肠。
“我有所念人,隔在远远乡。我有所感事,结在深深肠”,开头四句看似平平,实际却倾注了诗人强烈的情感。
我有深深怀念的人,可是她却在那遥远的异乡,这入骨的思念深深地刻在我的心中。
白居易没有具体写他思念的是什么人,感怀的是什么事。
但是这种看似朦胧的虚写,却更能打动人心。
“隔”和“结”这两字将他和爱人天各一涯的那种撕心裂肺写到了极致,读来令人断肠。
“乡远去不得,无日不瞻望。肠深解不得,无日不思量”,这四句是对前面的补充。
异乡是那样的遥远,他无法去到爱人的身边,只能每天徒然遥望。
他无法化解心中的那份愁苦,午夜梦回,思念的愁绪盈满心间,令他辗转难眠。
有人说,既然此时他的母亲已经去世,他和湘灵之间没了阻碍,不是可以再续前缘吗?
只是生活毕竟不是小说,此时的白居易已经四十岁了,有妻有子,即使他对妻子没有感情,但是毕竟有责任。
而湘灵也不再年轻,对于两人来说,遥遥相望应该是最好的结局了。
“况此残灯夜,独宿在空堂。秋天殊未晓,风雨正苍苍”,这四句是环境描写,进一步渲染了诗人心中的愁苦之情。
漫漫长夜,他独自一人宿在空荡荡的屋子里,内心孤独到了极致。
秋天还未来临,可是苍茫的风雨却让他感受到了无尽的凄冷。
“残灯”说明当时已经是深夜了,诗人独坐在昏暗的灯光下,这是多么荒凉的情境。
而“空堂”并不是说屋子真的很空,而是指当时诗人内心的空虚寂寥。
诗人通过“残灯”、“夜”、“风雨”这些意象,营造了一种凄清荒凉的氛围,他当时的心境可想而知了。
“不学头陀法,前心安可忘”,最后两句直抒胸臆,将他的情感推向了高潮。
这是反问句,如果不学习苦行僧四大皆空的佛法,怎么能忘记这刻骨的思念呢?
可是他真的想要忘记那刻在心间的人吗?
他不想忘,也不能忘,所以只能沉浸在那无尽的相思中。
湘灵是白居易一生的痛,即使后人说他风流不羁,但是在他放荡的背后是一段求而不得的初恋。
相思泪深,天涯苦远。
一场红尘恋,几缕相思情,隐逸了多少楼台旧梦?
思念,仿佛没有方向的风,吹散了岁月的痕迹,却无法抚平那刻骨的情殇。
“我有所念人,隔在远远乡”,读完白居易这首诗,你是否也想起了远方的恋人?
注:图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