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局外人》随笔:活在世上很难,一直要注意别人的影响
《局外人》是法国作家阿尔贝·加缪在1942年发布的中篇小说,小说分为上下两个部分,共66000字。阿贝尔·加缪在1957年,因“热情且冷静地向当代人类阐明关于良知的种种问题”而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是有史以来获得此奖最年轻的作家之一。《局外人》第一部分讲述了默尔索母亲去世和枪杀阿拉伯人事件,第二部分讲述了审判过程。
《局外人》给予人们最大的感触便是,活成自己很难。为什么总有人会从自己那些微不足道的举动之间,去挑出各种弊端,进行各种评判。你不一定是明星,也不一定有绯闻,但是你周围的人,是不会放弃将你成为议论的对象。
少年时代,父母想让我们成为三好学生。舞蹈、绘画、钢琴,都是正道旁边的衍生品。你可以有喜欢,但是你不能过度投入,学习成绩才是王道。所以会看到,很多初三学生、高三学生,在进入最后一学年后,都放弃了他们称之为“梦想”的东西,投入一摞摞高高叠起的书海中。
中考成绩不理想,高考成绩不理想,想要去社会历练历练。毕竟,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读书并不是唯一的出路。但是父母会坚定地说:“继续读下去,即使未来的学校很差劲,但是你可以获得相应的文凭,在社会上有一席之地”。在父母眼中,在他们的人生经历里,学习才是正道。
中年时代,得稳定地找一份工作。这时候的你,不再年轻,为了孩子,为了父母,需要做出牺牲。也许,你还有所谓的“梦想”。想成为一个旅行家,环游世界;想成为一名歌唱家,唱出最动人的歌声;想成为一名企业家,创办最好的企业。但是,现实不允许,你身上还背着房贷、车贷,及父母和孩子。
“成年人的世界没有容易可言”,要赚钱养家,还得混迹社会。社会是一个圈子,你不融入进去,它就会严格地将你排除在外。为了稳住手中的“饭碗”,就得做出牺牲。不喜欢聚会而去聚会,不喜欢喝酒而去喝酒,不喜欢夜店而去夜店。因为融入不进里面,你就会成为广受议论的对象。在你的企业里,升职加薪轮不到你。降薪裁员,头一个就想到了你。
老年时代,得“平安”地活着。很多人都在中年时,想着老年时候到处旅游、玩耍,而到了老年时候,却再也找不着当初的激情了。首先,在老年时候得确保手中有积蓄。没有积蓄的时候,就得求助于人。其次,要确保身体健康。人就像是一部机器,年轻时候拼命玩弄身体,晚年时候,就会被身体反过来玩弄。所以,有钱有身体的老年人才会幸福一些。
在现实生活中,很多人的老年时代活得很憋屈。因为身体很容易出现故障,动不动就是一笔重大的手续费支出。所以,每天都需要“小心”地活着,保护自己尚且一息的躯体,忘却渐行渐远的灵魂。
结语
“活出自己”是很多成功人士的中晚年心声。经常会在各大媒体上看到,“XXX放弃百万年薪,耕作田园”、“XXX出走北上广深,移居小城”等,特别是在经历大起大落之后,人的内心会更加向往“自由的世界”。从一开始,都是拼命地活着别人眼中的自己,从来也不知道自己的本来模样。
如果可以,也请这个社会多一些谅解。那些独来独往,那些经常行走于人群边缘的个体,并不是想凸显自己的与众不同,而是他们想要遵循本心。相比于大众而言,他们是小众,力量小,声音小,但他们才是这个世界上最幸福的人。
(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人类踏着阶梯,拾级而上,一步步地发展和丰富精神文明。无论什么年代,都不能遗忘阅读,遗忘对人生真谛的思考。欢迎加关注、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