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

中国最后的“使鹿部落”,兴安岭深处的“驯鹿使者”

2020-04-08

达斡尔族、鄂温克族、鄂伦春族三个民族在历史上居住地域临近,有着许多相近的文化,有着共同的宗教信仰,共同创造了灿烂的民族文化,统称为“三少民族”。

今天小编要为大家介绍的是“鄂温克族”

鄂温克族人口约有3万人,主要分布在内蒙古自治区的鄂温克族自治旗、陈巴尔虎旗、莫力达瓦达斡尔族自治旗、根河市、鄂伦春自治旗、阿荣旗、扎兰屯市和黑龙江省的讷河县等地。

鄂温克是鄂温克族的民族自称,其意思是“住在大山林中的人们”。这一称呼,反映了鄂温克族与山林有着密切联系的古老历史和生活。

鄂温克人饲养驯鹿具有悠久的历史。相传在很早以前,他们的8位祖先在山中狩猎,捉住了6只野生鹿仔带回饲养,久而久之发展成了今天人工饲养的驯鹿。据有关专家考证,鄂温克人饲养鹿可追溯到汉朝以前,《梁书》中关于“养鹿如养牛”的记载指的就是这里饲养驯鹿的北方民族。由于历史的发展和时代的变迁,驯鹿在其他北方民族中都已先后消失,唯独在鄂温克猎民中得以延续......

狩猎为生的鄂温克人无论男女老少都非常喜爱和保护驯鹿,将它们视为吉祥、幸福、进取的象征,也是追求美好和崇高理想的象征。因此,驯鹿具有民族文化特色,富有代表性。同时,鄂温克人将驯鹿确定为鄂温克族的吉祥物。

文化习俗

鄂温克族有自己的语言,属阿尔泰语系之通古斯语族北语支,但是没有文字,为了保护这一珍惜语种,鄂温克旗有针对性地实行双语教学。既丰富了民族语言教学内容,又有效保护了民族语言。也对搜集、挖掘、保护、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传统节日——瑟宾节

00:00/00:00倍速

"瑟宾"是鄂温克语,意为"欢乐祥和"。瑟宾节是鄂温克族的传统节日,每逢"瑟宾"节,鄂温克猎人都会进行庆祝活动,各部落男女老少都会参加,由部落酋长主持。纯朴的猎人们点燃篝火,围着篝火边歌边舞,祭祀"巴伊安奈"神,还举行盛大宴会。宴会结束后,猎人们继续跳舞,欢乐到第二天黎明。目前,"鄂温克族瑟宾节"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鄂温克族服饰

鄂温克族服饰的原料主要为兽皮。大毛上衣斜对襟、衣袖肥大,束长腰带。短皮上衣、羔皮袄,是婚假或节日礼服。无论男女,衣边、衣领等处都用布或羔皮制作的装饰品镶边,穿用时束上腰带。喜爱蓝、黑色的衣服。皮套裤外面绣着各种花纹,天冷时穿在皮裤的外面。

鄂温克族以游猎闻名,使鹿部落特色民俗文化更是为猎民带来了巨大的精神和物质财富,在部落里,他们现在也在为游客们兜售自己手工做的饰品、鹿茸和鹿皮等产品,也成为呼伦贝尔根河市一张特殊的“文化名片”。神秘的敖鲁古雅鄂温克文化便在这北方游牧民族的摇篮,几百年来,敖鲁古雅鄂温克民族始终安静的潜藏在大兴安岭内,任岁月流过它的山门,它依旧谨守着自己的古朴。


责任编辑:郭旭晖 龚丽华
阅读
转发
点赞
评论
加载中...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