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

平阴史话:孔子为什么在平阴设“杏坛”?

2020-04-08

一看这题目,有人就会笑:不是信口开河,就是异想天开。杏坛明明在曲阜,怎么就跑到你平阴去了?

我得给您说,这不是我说的,是书上说的。先听听书上怎么说吧!

关于此事,省志有记、府志有云、县志有载。钦定《四库全书》记载:“教书堂在平阴县城南三十里紫盖山上,相传孔子常设教于此,因名孔子山”。

据北宋时期编修的《名山志》记载:“紫盖山在平阴县,上有夫子教书堂。”万历《兖州府志》记载:“紫盖山在县南三十里,一名孔子山,绝顶有讲堂遗址,弘治间知县王伦重修……”乾隆《泰安府志》记载:“紫盖山,县南三十里,山腹有孔子教书堂,其麓曰孔子村,弘治间知县王伦重修肖四配像……”

嘉庆《平阴县志》载:“平阴八景,杏坛遗响。” 光绪《平阴县志》载:“教书堂,在平阴城南三十五里紫盖山。夫子与弟子读书处,后人遂立庙于山上。相传,每岁除夕闻有车马声自远而至,邑人必有登科第者,谓之杏坛遗响,为邑八景之一。”

书上说,碑上也说。现存记载孔子教书堂的碑刻很多:一是汉代“杏坛遗响”碑;二是山顶宋代“圣迹”残碑;三是悬洞山摩刻“孔子山圣仙堂”;四是万历年间的正背两面双“杏坛”碑;五是雍正“杏坛遗响碑”;六是乾隆“教书堂祭田碑”;七是王小屯“杏坛村修庙记碑”;八是蒋沟“杏坛路碑”。平阴历史上有十六首古诗写到孔子山圣迹,其中十三首有碑刻。

还有,人也在说。《庄子·渔夫篇》写道:“孔子游于缁帷之林,休坐乎杏坛之上。弟子读书,孔子弦歌鼓琴。”据明代平阴县儒者刘敬业和张承宠考证,缁帷河就是平阴的紫柳河(今紫柳沟子)。明代平阴名士张承宠夜宿杏坛村时还作了一首诗:“邹鲁当年聚友生,缁帷林下一经横。祗今风教如凫峄,入夜犹闻弦诵声。”

除此之外,还有很多佐证呢!“孔子山”不但有“教书堂”,山脚下还有以孔子命名的村“孔子村”。除此之外,子云山、弘济桥、杏坛路、“古卢杏坛村”等等,都说明平阴和孔子有不解之缘!

人们不仅要问:孔老夫子何以看中平阴?

孔子之所以选择在平阴孔子山设坛教书,是有原因的。一是地理因素。平阴地处齐国、鲁国、晋国、卫国多个国的交界处,到哪个国家都很方便;二是人文因素。平阴是和圣柳下惠故里,柳下惠是孔子尊崇的先贤;古平阴也是左丘明的家乡,左丘明是孔子的好朋友。到两位先贤的家乡来,也是为了接受文化的熏陶。三是政治因素。平阴是齐鲁边陲,几乎处于“三不管”地带,孔子选择在这里教书,气氛宽松,其学术精神可以得到最大程度的弘扬。

平阴山高皇帝远,是掌有众生生杀大权的“皇帝”鞭长莫及的地方,在这里,声音可以大一点,观点可以“右”一点,说话可以“狂”一点,议论可以“妄”一点。山上除了读书声,就是鸟鸣声,没有奸细、没有卧底、没有告密者,您说,老夫子不选这里选哪里?

孔子出生在尼山,教书在平阴,这是不争的事实。这一论断得到了杨朝明、李长明两位儒学专家的认可。孔子在平阴教书,那是所有平阴人的荣耀。

需要补充的是,在平阴这片古老的土地上,有孔老夫子的众多弟子。比如有子、高柴、冉耕、冉雍、冉求、冉儒、冉季等。冉氏五贤的家乡(演马村)离笔者的老家只有1.5公里,是亲亲的老乡呢!


责任编辑:郭旭晖 龚丽华
阅读
转发
点赞
评论
加载中...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