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卿一钵无情泪,恨不相逢未剃时!——苏曼殊
他是诗人,也是画家.
他是僧人,也是革命者
他就是苏曼殊,一个半俗半僧的传奇的人物!
苏曼殊,生于1884年逝于1918,原名戬,字子谷,小名三郎,更名玄瑛,号曼殊,另号燕子山僧、南国行人等。能诗文,善绘画,通梵文,是中国近代史上一大奇才,广东香山(今中山)人。
他的父亲是广东茶商,母亲是日本人,他是一个混血儿和私生子,在封建观念严重、华夷之别严格的当时,他的出身注定了他受歧视的命运。
他从十三岁起,就开始了寄人篱下的生活,先在上海姑母家寄食两年,学习中文和英文,十五岁那年,得其表兄林紫垣的资助,到日本留学。
回国工作不顺,后因投靠兴中会遭到误会,便跑到广东惠州某破庙削发为僧,在尚未取得正式和尚的资格,即乘师父外出之机,偷了已故师兄博经的度牒,溜之大吉,从此以“博经”自命,并自称“曼殊和尚”,开始了四海为家的流浪生活。有时以教书为生,有时靠卖文过活,有时寄食于寺庙,有时乞贷于友朋,有时“赀绝穷饿不得餐,则拥衾终日卧”,有时甚至把金牙敲下来换烟抽。
他是诗僧,为后世留下了不少令人叹绝的诗作。
他画僧,其画格调不凡,意境深邃,淡雅出尘,境界清高,求他作画的人不少。
他是革命者,是辛亥革命运动时期最先觉悟的知识分子之一,与孙中山先生有密切关系,运用“批判的武器”为辛亥革命开辟道路,时常为故国河山破碎而感伤,曾写下:“海天龙战血玄黄,披发长歌览大荒。易水萧萧人去也,一天明月白如霜。”这样热血沸腾的诗篇。
他是情僧,风流倜傥喜欢歌妓舞女。在日本与一位叫百助的乐妓热烈而痛苦地恋爱着,虽遭遇相似,一见如故,却未能终成眷属。写下了:“鸟舍凌波肌似雪,亲持红叶索题诗。还卿一钵无情泪,恨不相逢未剃时。”令人柔肠寸断的诗篇
情僧、诗僧、画僧、革命僧,如此一位集才、情、胆识于一身的苏曼殊,竟半僧半俗地孤独一生,在经过三十五年的红尘孤旅,留下八个字:“一切有情,都无挂碍”,然后离开了人世,给后人留下了无尽的感慨。
下面一起欣赏他的《本事诗》十首,感受一下他的内心世界吧!
《本事诗》一
春雨楼头尺八箫,何时归看浙江潮?
芒鞋破钵无人识,踏过樱花第几桥。
《本事诗》二
碧玉莫愁身世贱,同乡仙子独销魂。
袈裟点点疑樱瓣,半是脂痕半泪痕。
《本事诗》三
淡扫蛾眉朝画师,同心华髻结青丝。
一杯颜色和双泪,写就梨花付与谁?
《本事诗》四
乌舍凌波肌似雪,亲持红叶索题诗。
还卿一钵无情泪,恨不相逢未剃时!
《本事诗》五
相怜病骨轻于蝶,梦入罗浮万里云。
赠尔多情诗一卷,他年重拾石榴裙。
《本事诗》六
九年面壁成空相,持锡归来悔晤卿。
我本负人今巳矣,任他人作乐中筝。
《本事诗》七
无量春愁无量恨,一时都向指间鸣。
我亦艰难多病日,哪堪重听八云筝。
《本事诗》八
丈室番茶手自煎,语深香冷涕潸然。
生身阿母无情甚,为向摩耶问夙缘。
《本事诗》九
愧向尊前说报恩,香残玦黛浅含颦。
卿自无言侬已会,湘兰天女是前身。
《本事诗》十
春水难量旧恨盈,桃腮檀口坐吹笙。
华严瀑布高千尺,不及卿卿爱我情。
他作为对社会改良充满希望的热血青年,他时而激昂,西装革履,慷慨陈辞,为革命而振臂高呼;时而颓唐,身披僧衣,逃身禅坛,在青灯黄卷中寻找精神的安慰。
他的一生“身世飘零,佯狂玩世,嗜酒暴食。他以僧名风闻那个时代,他的才情、胆识,时人少有能出其左右,但他却袈裟披肩风雨一生。他十六岁出家,是以一种无言的行为抗争其多舛的命运。他以半僧半俗的形象参加了革命党,而被世人称之为奇人,或许,奇就奇在他冷寂的面孔下蕴藏了多彩的人生。
你还知道他的那些诗词,来评论区里讨论讨论吧!
图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