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

张浦:被誉为古陶瓷鉴定的“火眼金睛”

2020-03-20

张浦生通过长期对古陶瓷标本的研究考证,积累了丰富的经验,特别是对青花瓷的深入研究,卓有成就,被誉为古陶瓷鉴定的“火眼金睛”,被人尊称为“张青花”。

发现,是张先生生活的动力,他常常沉浸在古瓷发现的愉悦里。

1964年,南京疏浚明故宫后的珍珠河,此地原为明初御膳房。张先生采集到很多瓷片,经过研究发现洪武年间即有官窑,改写了陶瓷史上“洪武无官窑”的定论。

1983年,张先生在南京马府街原太平公园的基建工地,采集到一只绘有“犀牛望月”纹饰的青花瓷盘标本,碗底上写有一个“马”字。张先生据此确认,此地为三宝太监郑和府邸,因郑和俗姓马。张先生的发现和确认得到有关部门的重视,南京太平公园据此改名为郑和公园。

1983年下半年,扬州文昌楼附近的工地,发现了异样的青花瓷碎片。其玉璧底是唐代的器型特征,其图案为波斯地毯纹样,张先生和冯先铭先生据此推断出唐代开放外销瓷的盛况,并进一步考证出此器物系河南巩县窑(唐三彩产地)烧造,青花钴料系国外进口。这一发现,将青花瓷烧造史提前到了唐代中期。

1996年4月,徐州的瓷友继南京“名城古瓷集萃展”之后,办起了他们在徐州各地采集的瓷片标本展。这次展览办得十分红火。瓷片展览开幕前,主办单位派车将张浦生先生接到徐州讲课。晚上11时才到,刚下车的张先生不顾疲劳立即上楼看展品。在展橱里看到瓷友们在戏马台工地采集的古窑址出土的碎片及支钉,张先生极感兴趣。第二天一大早专程到该窑址考察,经他考证此窑址为隋唐时代瓷窑。这一发现推翻了“苏北无瓷窑”的说法,江苏瓷器烧造史也因此而改写。

慧眼独具

1995年秋,张先生出访菲律宾。

该国的东方陶瓷学会会长热情邀请张先生到他家做客。谈话间,张先生发现主人坐在一只瓷鼓墩上。张先生请会长站起来说话,他用眼一扫,大呼:“会长先生,你怎么把古董文物坐在屁股底下?”原来,这只座墩是明代龙泉窑的瓷鼓墩!会长闻知大喜过望,没想到他多年前在旧货市场上买的自认为不值钱的东西,竟会是珍贵文物!真是骑着马儿找马儿,宝贝就在自己身边。

这事被当地的小报炒了一下,中国文博专家“点石成金”的事迹传为美谈。一个博学多才的中国学者的形象展露在外国人面前。

1992年,张浦生先生应邀赴英国讲学,在伦敦大英博物馆见有一标为“大明年制”的官窑五彩碗,纹饰为“携琴访友”。张先生隔着橱窗左看右看,英国专家一时不解其意。最后还是张先生自己发话了:“我看此碗是明代弘治年间的器物。”张先生觉得只标大明年制太含混,明代有十六个皇帝,究竟是哪一代造的,必须明确标出。接着张先生介绍了明代成化和弘治两个年代的陶瓷器物十分相似,素有“成弘不分”之说,便根据多年实践经验,发现这两代的器物有很微小的差别。英国同仁听得头头是道,忙说:“对对对。”这样,经张先生的点拨,这只五彩碗身价陡增。

心中自富

张浦生是个闲不住的人。他从南博退休以后,但他的事情仍是那么多,甚至更忙。他担任几个大学的客座教授,光教学任务就够他忙的。某个遗址、墓葬出土文物要鉴定,某博物馆开馆,某次文博研究论文发布会,为一些朋友的陶瓷专著写序言都要请他参与。他热爱文博事业,但他认为文物是国家的珍宝,不能被个人当做摇钱树。如果内心的天平稍有倾斜,势必被文物贩子利用,就可能做下不利于国家民族的事。基于这一点,他自己坚决不搞收藏,发现了珍贵文物都是替博物院买下来。到过他家的人都知道,他家的博古架上摆放的都是仿古器物,书房也被他命名为“仿古斋”。大大小小的盒子里装着形形色色的古瓷片,那都是他和学生们从各地收集来作为研究和教学用的标本。因此,他的书房又有个名字叫“片瓷山房”。

张先生在一些大学里承担文博教学工作,以瓷片当教具,让学生们获得文理结合的实观感受,是他教学的一大特色。通过瓷片让大家认识中国古代社会和陶瓷工艺的发展,起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张先生大力支持、热情关注古陶瓷爱好者。他把收集古瓷片提到抢救传统文化的高度,他组织瓷友切磋交流,为瓷友开办讲座不要报酬,他对南京和外地瓷片收集者的一句口头禅就是:“拿点片子来看看!”于是,瓷友们常常是把在工地、寺庙、河沟里采集到的破碗残碟展现在他面前。他细心地帮瓷友们辨别窑口、纠正断代,不厌其烦。

由张浦生先生倡导,1995年在南京成功地举办了首届“瓷友雅集”。瓷友们又成立了南京古陶瓷研究会和江苏省古陶瓷研究会,每年进行一次“瓷友雅集”。南京和江苏省内外的会员瓷友,把在各地收集来的标本林林总总摆了几桌。瓷友们像蜜蜂一样,围在张先生身旁,听张先生逐片讲解,吮吸陶瓷文化博大精深的丰富内涵。

张先生为瓷友们提出的“拾遗补缺,变废为宝”的收藏宗旨,以瓷片收藏研究为主。“城市考古”被自然地提到议事日程。对此,张先生大声呼吁:在城市基建、古河疏浚、地铁开挖,都有可能使古瓷浮出地面,要不辞辛苦采集标本,千万不能放过。但地下文物属于国家,完整器一定要提供给博物馆。

张先生到新加坡访问讲学,带着他编撰的《青花瓷画鉴赏》一书,那是他和他的学生在各地收集的瓷片照片汇集。张先生生动精彩的讲学倾倒了该国的文博界。在报界对他的宣传上却颇费斟酌:张浦生先生到底算不算收藏家?因为他的收藏没有聚敛增值的意味,而且藏品没有一件完整的器物,但收集的瓷片又确实属于收藏事业,他称得上是名副其实的大收藏家。聪明的《联合早报》记者为采访他的通讯加了一个别致的标题《无意收藏,心中自富》。张先生对这条标题十分赞赏,认为这标题是对他为人处世“画龙点睛”式的概括。

在张浦生先生的启发带动下,自上个世纪80年代中叶以来,古城南京涌现出一批痴迷古瓷片的收藏群体。他们认为瓷器完整固然保存了当时的风貌,但尘封数百年的残缺破损的瓷片,则更能体现历史的沧桑,使人产生无限的遐想。在这批瓷片收藏族中,有教授、作家、画家、记者、工程师、科技人员、机关干部等;他们乐此不疲地收集残破古瓷片,既不是以营利为目的,也不仅仅是纯粹的个人兴趣爱好,而是为了整理研究文化遗存、地域历史、乡土资源,进而更好地加以传承。其出发点是保护弘扬优秀的中华传统文化,是要将古城名镇中被人遗忘的陶瓷文化寻找回来,并加以发扬光大。

多少年来,痴迷的瓷片族都有一个美好的心愿,就是要将大家手里林林总总、形形色色的青花瓷片,汇集起来精选其典型、精美、稀有之品,加以整理研究,终于在2007年编纂成《中国古代青花纹饰图典》五卷,在付梓出版时,张先生专门为之作序。他十分动情地说:经过江苏省古陶瓷研究会十年时间的精心筹划,现在终于夙愿以偿了。因为这里也有他的一份心血。


责任编辑:郭旭晖 龚丽华
阅读
转发
点赞
评论
加载中...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