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

商周战国青铜器鉴赏——惊艳绝伦的上古智慧产物

2020-03-19

青铜器(Bronze Ware)在古时被称为‘金”或“吉金”,是红铜与其他化学元素锡、铅等的合金,其铜锈呈青绿色。中国青铜器开始于马家窑至秦汉时期,以商周时期的器物最为精美。

曾侯乙尊盘

曾侯乙尊盘战国早期 尊高30.1厘米、口径25厘米,盘通高23.5厘米、口径58厘米, 1978年湖北随县(今随州市)曾侯乙墓出土。

尊是盛酒器,盘是盛水物。出土时尊置于盘中。尊的口沿结构非常复杂,是用失蜡法铸造的。曾侯乙尊盘的复杂结构导致它实际上并不适合贮酒斟酒。如果用来斟酒,酒水会从尊的口沿上大量向外流溅。因此,曾侯乙尊盘 在制作使用之初就是用来夸耀曾国工艺技巧的摆件,不是实用器。

曾侯乙尊盘细节

失蜡法一般用于铸造立体结构非常复杂的、用常见的合范法(模具组合法)所不能胜任的产品。失蜡法首先用蜂蜡、松香和牛油混合的蜡料雕出要铸的产品(蜡型),然后往蜡型上浇粘土澄洗出的泥浆,再撒沙子,撒石英砂、碎植物纤维、锯末等等。待干后再浇粘土和黄泥混合澄洗出的泥浆,再撒沙子。反复多次在蜡型外制好型壳后,将型壳拿到火上加热。蜡遇热融化成液态,从型壳中流失。此后将型壳烧结(不能陶化,故而烧结温度一般不超过800℃),再向型壳内倒入融化的金属液体进行铸造。冷却后敲掉型壳,我们就得到了和蜡型形状一模一样的铸造产品了。

用失蜡法制造的中国古代青铜器数量很少,除了曾侯乙尊盘,接下来所示的透空云纹铜禁合祭祀贮贝器都是用失蜡法所铸造的。

透空云纹铜禁

透空云纹铜禁春秋晚期 高28.2厘米、长131厘米、宽67.6厘米。1978年河南浙川下寺春秋楚墓出土。

一般来说,禁是商周时期用于摆放“尊”的座子。青铜铸造的“禁”非常少,至今总共仅发现五件。大家推测,禁有许多都是木质的,所以不易保存。

祭祀贮贝器

祭祀贮贝器西汉 高53厘米、盖径32厘米,1952年云南晋宁石寨山出土。

从器盖上可以看到西汉时期滇国的房屋样式。房屋内坐的最高的妇女应该是主祭人,她身边一共放了十六面铜鼓。主祭妇女面前左右侧都是祭祀参与者。房屋外有多个活动场面,我们可以看到持刀的屠夫,喂猪喂孔雀的妇女,击打鼓和錞于的人和待刑的裸体男子等。这件器物表现的应该是滇王杀(人)祭诅盟的典礼。

何尊

何尊西周早期(成王时期) 高39厘米,1963年陕西宝鸡贾村镇出土

尊是盛酒器,流行于整个商代和周代。何尊是一个名叫“何”的贵族用作祭祀的尊。何尊铸制精工,宏伟雄奇。何尊内底有一百二十二字铭文,铭文记载了西周成王营建“成周”洛邑(今河南洛阳附近),在京室对宗小子的一次诰命。“中国”一词,最早就是在何尊上出现的。武王克周后,商代贵族残余以及东夷、南夷对新建立的周王朝仍构成巨大的威胁。针对这个问题,武王选择当时“天下的中心”(即铭文中所谓的“中国”)营造新邑作为镇抚东方和南方的战略基地。这在西周初年是非常重大的事件。何尊的铸造时间是西周成王第五年。

亚鸟觚

亚鸟觚商代晚期,高32.2厘米,1980年河南罗山莽张出土。觚也是宋代学者推测出的定名。觚是饮酒器,流行于商代和西周早期,到西周中期就彻底绝迹了。

鸮纹觯

鸮纹觯商代晚期,高19厘米,传河南安阳出土。觯是一种盛酒器,流行于商代和西周早期。这件觯壁上饰有鸮(猫头鹰)纹,非常精美。

几父壶

几父壶西周中期,通高60厘米,1960年陕西扶风齐家村西周窖藏出土。

几父壶体形较大,造型稳重大方,长颈鼓腹,圈足外侈。壶盖的子口较长,插入器口内很深,倒置后可作饮酒用的杯盏。颈部有对称的兽首垂环,环上饰有突起的重环纹。盖沿及颈中部饰窃曲纹,腹部是粗犷的波状环带纹,凹处填以眉纹、龙纹。几父壶的波状带纹很有特色,纹饰宽阔,饰满腹部,而且凹凸有力,给人以豪放粗犷的美感。壶口内有铭文55个字,记述了某年五月庚午这一天,几父在西宫得到他的上级同仲的赏赐。赏赐品有臣仆、金物等。对此几父很感荣宠,特作宝壶以作纪念。

蟠螭纹高柄豆

蟠螭纹高柄豆战国中晚期,通高50.2厘米,1981年北京通县中赵甫村砖瓦厂出土。

豆是盛肉酱一类的器皿。这种带盖的豆出土数量很多。豆出现在商代晚期,盛行于春秋晚期至战国中期。作为礼器的豆,通常以偶数组合使用,成对出现。

鸭形盉

鸭形盉(hé) 西周中期,通高26厘米,1988年河南平顶山滍阳岭应国墓地出土。盉是用于调节酒与水浓度的器物,以控制酒精度的高低,盉出现在商代早期,盛行于商代晚期到西周。

蜗身兽纹罍

蜗身兽纹罍(léi) 西周早期,通高44.5厘米,1973年辽宁喀左北洞村二号窖藏出土。罍是贮酒器,初见于商代晚期。罍出土数量不多,它盛行到春秋中期为止。


责任编辑:郭旭晖 龚丽华
阅读
转发
点赞
评论
加载中...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