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多样化=地位:战国时期就有的梳篦文化,为何直到唐朝才“流行”
梳篦,总名称“栉”,梳理头发的用具。《说文·木部》 :“栉,梳比之总名也。”(比:今日写作篦。)梳篦古已有之。对于古人而言,身体和头发都是父母给的,不能随意毁坏,这才是孝道。古人对自己的头发非常重视,到了以断头相威胁也不愿断发的程度。
因此,自古以来头发是不可以剪的。女人通常梳成发髻,男人通常用头巾把头发束起来。古时男女均留长发,因此梳篦是极常用的工具,利用率很高。
梳早于篦,因梳齿较粗,间距略大,在原始社会磨制骨器的时期可操作性更强。造型从长条形演变为半圆形、方形等,功能为梳理和造型头发。而篦的齿细,在加工能力有所发展之后才出现,用途为排挤出头发中的杂物,实际上大多用来筛掉虱子以及污垢。
停留在工具层面的梳篦,多以实用的竹木制成,结实耐用。材料易于取得,也易于加工,因此应用广泛。取材以坚韧和光滑为上,质地细腻坚实,不易变形为好。
华丽程度虽不足,但好在价格低廉,十分普及。寻常百姓应多用这种,也正因价格低廉,所以不会花时间在其上用以太多的工艺装饰。竹木材质易遭侵蚀,环境不佳就腐朽不存了。制作梳篦的另外一种常见材质为骨质,比竹木坚硬,性质稳定,更为光洁柔润,相对易得。
自古以来梳篦所采用的形态一直是纵向延伸的直竖式长方形,像是模仿梳理的头发的手指一般。唐代女性中流行的梳篦,高度降低,装饰效果增强。
一、梳篦源于劳动、御寒、遮羞,逐渐变成头饰
《战国策》说:“士为知己者死,女为悦己者容”。古代女子除了在意自己的相貌外,也在意头发的修饰,因此发饰也是美发的重要部分。
古代发饰最初起源是来自于劳动、御寒、遮羞等因素,随着时代发展渐渐变为一种装饰。发饰包含了簪、钗、梳钗、步摇、篦、钿等一系列不同形状装饰。众多不同的发饰,共同作为中国古代束发盘髻的工具,在装饰头部时起着不同的重要作用。
公元前的梳篦大多偏狭偏窄,有骨梳、牙梳、玉梳等。这些梳篦上刻有神纹兽面。在春秋末的《考工记》里记载,当时有专门做梳篦的工人叫“楖人”,可见当时梳篦工艺已经专门化。
梳篦除了梳头,也可以当做头饰。战国时期,已经出现女子把梳篦插在头上当头饰。只是当时女子多披发,发髻不那么繁盛,插梳没有普及开来。到魏晋时期,女子开始盘发髻,在唐代名画中,就有侍女为女主人绾发梳头的模样。如此一来,插梳之风自魏晋就开始流行,至唐更盛,这种梳篦常用金,银,玉,犀等高贵材料制作。
二、唐代女性的高发髻,将梳篦的装饰作用推向新的高度
唐代妇女的妆梳与其纷繁的衣式同奢并丽。典型的发式有花髻、高髻、双鬟望仙髻、倭堕髻、螺髻、宝髻、惊鹄髻、抛家髻等。
唐朝女子发髻上的装饰常以金银珠翠为材料,有帽、簪、梳、篦等,簪钗形状多样,常见的有鸟形、花形、风形和蝶形等。上层妇女髻上多插金银玉翠的簪钗及梳篦等饰物,民间更有髻上插鲜花的习俗。
为了适应唐朝女子高发髻,梳篦也开始转型:先前的梳篦多是圆弧马蹄形,便于梳披发,现在变成朝女子高发髻上的装饰装饰品,渐渐变成椭圆横方形,后来又转为半月形。使用梳篦时,发髻和前额各插一把梳篦,金字塔般的发髻就固定好了,当然有的上层妇女,整个头上都戴满了梳篦。
到了盛唐时期,梳篦跟簪钗一样,变成了标准头饰。区别在于:簪钗细巧,通常束发用;梳篦比较圆润宽大,压在头发里面。
唐代诗文中有很多关于女子梳妆的描述。温庭筠有云:“弄妆梳洗迟”, 这里的“妆梳”指的是一整套的造型,可见唐代梳洗可不是梳个头洗洗脸,而是一整套的发型处理,极为复杂而华丽, “照花前后镜”,鬓上插花,也算是“梳洗”的一部分。
于是梳篦的装饰自然得华丽起来。首先得轻薄,唐时已经有其薄如纸的梳篦,用来插发;然后是装饰,凤梳、鸾梳、金制凤翼梳、染色象牙梳、银梳、玉梳、犀角梳、驼骨梳等。插梳作为首饰,露在发型外的梳背装饰将唐代艺术如绘画、雕刻及工艺美术所取得的成就融为一体。
金属质地的梳篦,将唐代空前发展、极为出色的金属工艺技巧全面应用在这一方小小的空间上。锤工艺在梳背上最为常见,而梳齿剪制为多。除了常见的雕、刻、镂空、镶嵌等,优秀的作品常常完美地结合了多种复杂工艺,如掐丝、编结、焊缀、花钿等。
许多梳篦的纹样装饰、构图、造型,都与唐代同期的金银器、铜镜等工艺美术品有着相互借鉴的关系。
三、唐朝社会稳定经济繁荣、女性爱美促使发饰文化繁荣
1、唐朝社会稳定以及对外开放,促进了女性头饰的多样化
唐朝社会稳定,经济高度繁荣,并且物质基础雄厚。一方面对外开放,与外域进行文化交流;另一方面对内惠及百姓。因此,在社会生产、生活等的各个方面都呈现出了变革和创新的气息,孕育了更加高度发展的唐代文明。
唐代服装富丽堂皇,首饰作为服饰整体的一部分,随着服装形式的多样化,在原始首饰的基础上达到了一个新的水平。
唐代社会经济高度繁荣,对外开放逐步深入,中原文化积极吸收外国地区的优秀成果,达到互利、互补、互惠的目的,增强了盛唐社会的开放性和无穷的时代魅力。唐代妇女的发饰正是随着社会风气的开放而拘束越来越少。
2、为了配合唐朝女性丰富繁杂的发饰
初唐时,妇女的穿着还比较朴素,就连宫中的女性所用首饰也较少。从唐永泰公主李仙蕙墓的壁画可见一斑,壁画中一名贵妇,八名随从,均未佩戴首饰。初唐时的陶俑形象也多是细瘦而简朴的。随着社会发展,物质丰富,《唐六典》中的钗花官服制度,直至开元、天宝年间才落定。
盛唐时期,锦衣华服盛行,女性的身材日渐丰满,装扮也日益复杂起来。插梳的真正风靡是从盛唐开始。常有人疑问,绘画、雕塑、壁画中唐代妇女们庞大的发型,即使从不剪发,以自身的发量也很难实现,是否是艺术作品创作的夸张。
实际上,当时流行以假发髻藏于真发中,称为“义髻”,在新疆吐鲁番的唐墓中曾分别有出土木质及纸质的假髻,涂成黑色,表面还有各种装饰。诗词歌赋中也有以他人之发美化自己的描述。有了假发髻的辅助,唐代女性发明出极为丰富繁杂的发式。
如此复杂而多样的发髻,需要大量的饰物来固定和美化,插梳与凤冠、簪钗、步摇、花钿等一起构成了女性的盛装。
3、后宫佳丽靠发髻争宠,带动了整个社会女性的风尚
按说,梳与篦都只是整理头发的工具,从梳妆工具成功“晋级”成为首饰,自有其独特之处。梳篦能够成为处于重要地位的发饰之一,唐代女性对发髻的热爱首先功不可没。
要论富贵荣华,历朝历代都以宫中嫔妃为首,从皇后至宫女,无论服装、妆发、歌喉和舞蹈,都尽最大努力的精进,以获得皇帝的注意。盛唐时节,千姿百态的发髻设计从一个侧面体现出后宫佳丽为使自己与众不同、艳冠群芳的努力。她们所取得的成就,带动了整个社会女性的风尚。
4、梳篦是唐代女性身份和地位的象征
唐代的女性可以说生活在美好的时代,国运昌盛,“三从四德”的儒家规范还未普及,有财力又少束缚,能够尽情地追求美、创造美。唐代女性的审美观念、社会地位反映出唐代的
社会状况。从留存至今的盛唐时期女性形象可见,无论是绘画、壁画,还是陶俑,无不丰满、圆浑,充满了雍容华贵之气。在唐代,发式多姿多彩到需要假髻来造型的程度,梳篦不再是简单的生活工具,唐代女性将其美化自身的装饰效果发挥到极致,所用之物的审美属性压过了功能属性。
随着插梳发式广泛流行,全社会女性争相追捧,精心设计与制作的梳篦进一步成为身份和地位的象征,反映出时代背景和审美取向,集艺术价值和文化价值于一身。
四、社会稳定催生了梳篦的空前繁荣
大唐帝国建立之后,几百年的分裂局面真正结束了,南北文化大交流大融合,西域及北方少数民族的文化也进入中原,整个社会蒸蒸日上,日新月异。
人们对新生活的热爱以及追求更高层次生活的欲望更加强烈。妇女在服饰和化妆方面变化迅疾,不断出现新的式样,因此唐朝时的插梳之风也迎来了空前繁荣的时代。
参考文献:
《说文·木部》
《战国策》
《唐六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