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被记录的人生
可能因为老了小理对纪录片越来越情有独钟。
每次看纪录片时,想到原来世界上曾经还发生过,或者正在发生这样一件事情,就会觉得神奇而迷人。
记得小时候经常看央视频道的《自然传奇》,最喜欢看老虎或者狮子捕猎的场景,精彩刺激。
长大后变了口味,看些与人类活动有关的纪录片后发现,原来人类社会的精彩刺激程度远远超越了自然社会。
想着最近大家应该也都剧荒了,不如就推荐几个超级好看的纪录片给你,希望你喜欢呀
《三和人才市场》
广东深圳,中国经济中心城市之一,曾位列2012年《经济学人》「全球最具经济竞争力城市」榜单第二,被誉为「中国硅谷」。
这里有已经年入百万的成功人士,也有无数怀揣着梦想来此寻求未来的青年。
2018年,日本NHK电视台将目光聚焦于那些游走在深圳「三和人才市场」门口的求职者身上。
在这群人当中,有一些特殊的求职者,他们二三十岁,常年蹲在三和人才市场门口,寻找可以日结工资的工作,内行的人称他们为:「三和大神」。
孜然一身,怕吃苦,做一天玩三天。一碗1块钱的挂面能撑上一整天,有钱就住一晚15元的旅馆,没钱就去网吧通一晚10元的宵,或者直接在大街上对付一宿。
他们的思想就像大神一样高度升天,「超脱」世俗,对生活无欲无求。对「三和大神」来说,明天会发生什么、以后要怎么办,从来都不是他们关心的问题。
「等你老了怎么办?」
「老了的话,死了就死了,也没办法。」
这部纪录片刚刚播出时,在国内引起过较大的喧哗,但是因为某些原因很快被河蟹了,小理找了很久才找到了这部纪录片的资源。
说实话,要不是片中有的画面上会出现日期,小理完全想象不到在繁华的2018年,还会有这样一群人的存在。
为什么会出现三和大神?
工作少?人才市场中多得是月结还包吃包住的工作;工作累?日结工干的几乎都是体力活。工资低?自己懒?社会不公?
好像都是,又好像都不是。造就「三和大神」的原因复杂多样又相互牵连。社会贫富差距过大、受教育程度过低、留守儿童经历...
因为生活圈子的不同,我们接触到的几乎都是和我们一类的人。《三和人才市场》让我们看到了繁华都市的另一面,也让我们了解到另一种人生。
《Code Black · 黑色警报》
这一切还要从那个掉下来的机场广告牌玻璃说起...
前段时间,一段「帅气医生在机场紧急救助被玻璃砸到的小男孩」的视频在微博上广泛流传,顺便带火了《Good Doctor · 良医》这部美国医疗剧。
剧中,患有自闭症的肖恩医生,靠着自己出色的专业技能和天才般的大脑,创造了一个个奇迹。可现实世界却艰难、残酷得多。
《黑色警报》聚焦于美国公立医院洛杉矶县立医院的急诊室,记录了这里发生的关于治病和「反抗」的故事。
在看这部纪录片之前,小理以为美国的医院都像美剧中的那般干净整洁、井井有条,每个人都能住进明亮的病房,接受全套的治疗。
但其实并不是。刚开始,镜头就毫不掩饰地向我们呈现了一个看似「混乱至极」的救人场面。
这位被枪击中的病人身旁围了各式各样的人:医生、护士、家属,还有前来围观的医学生。画面不断晃动,人在镜头前不断走动,看起来一点也不赏心悦目,但却十分真实。
不过《黑色警报》的目的不在于传播治病救人的感人故事,它更多着墨在了急诊室这些医生对美国医疗政策的看法,以及他们对官僚程序的不满和「反抗」。
县立医院的应急系统使用不同的颜色,来代表医生相应的忙碌程度。蓝色代表清闲,黑色则代表最高等级的忙碌状态。而洛杉矶县立医院的急诊室,绝大部分时间都被标上了黑色。
因为美国特殊的医疗政策,2%的县立医院却需要承担全美20%的免费医疗。病人多,看病程序却越来越烦杂。
纪录片里的一位医生向导演抱怨,看病花了2分钟,填各种表格却要花上半个小时。
于是,医生们开始了「自救」行动。他们尽量跳过各种中介程序,减少病人等待时间,将那些利益、法律后果抛开,坚守他们最初进入医院的初衷:治病救人。
这也是最让小理感动的一点。纪录片里的医生们并不完美,他们各有各的性格和脾气。
但是,在他们为了提高效率认真探讨管理方案的时候,在他们齐心协力专注于抢救病人的时候,在他们花上十几分钟去对即将去世的病人家属进行心理建设的时候,小理觉得,那就是最完美的医生形象。
如果非要说一个缺点的话,那就是吃饭的时候不要看...里面的画面过于血腥
这部优秀的纪录片还催生了它的同名美剧——《黑色警报》。这部美剧已经更新到第三季了,里面很多角色的原型都出自纪录片里的医生和病人。
如果你没看过瘾,可以再去看看这部美剧,当你把剧中角色和现实中的医生联系起来后,会特别有意思
《寻找手艺2》
《寻找手艺》纪录片目前一共出了两季,第一季有5集,第二季只有1集。为什么小理推荐了第二季呢?因为我相信,看完第二季后的你一定会回头,认认真真地将第一季看完
其实,与其说《寻找手艺2》是部纪录片,不如说它更像是张景导演的加长版VLOG。
第二季的一开头,张景就对《寻找手艺1》的成功,表达了自己的意外和喜悦。确实,直白的画面、粗糙的剪辑、业余的配音让整个纪录片看起来「土得掉渣」。
可是就是这样的一部纪录片,却吸引了成千上万的人去主动寻找,主动观看。因为它用朴实、真切、温暖的镜头,将我们带到了那些做了一辈子「艺术品」的民间手艺人身边。
影片火了,那些手艺人的境地会不会也变好了呢?时隔几年后,张景带着美好的期待再次上路,对曾经探访过的那些手艺人进行回访。
但他的愿望终归是要落空的。这部纪录片并没有对现实世界产生什么影响,那199位手艺人也照常过着日子。
刘新文依旧是他们镇最后一位做土陶的人,院子里堆满了还没卖出去的陶器;做馒头的雷英华靠着自己的努力,买下了四年前租住的三层小楼;会做枫香染的阿婆把孙女杨玉莹带大后,又开始拉扯其他的孙辈小孩。
还有那位民间老艺术家李腊补,虽然比前几年老了些,但是那不羁的性格依旧没变。谈起儿子让自己守家的事儿,他脱口就是一句「他妈的戈壁」
当然,也有让人唏嘘的事。在张景第二次回访的十几位手艺人中,有2位已经不在人世了。而他们的手艺,也随着他们的离去而永远消失。
那个名字意为「上天赐予的」胡大拜尔地,带着乐器巴拉曼走了;那个几十年如一日,蹲坐在墙角做伞的坎温和他的妻子温扁,一起携手带着他的油纸伞走了。
在《寻找手艺2》的拍摄中,张景才发现,原来片子好像什么也改变不了。但小理觉得,其实在纪录片的制作过程中,张景他们本身也在成为「手艺人」的一员。
明知道再干下去可能也不会有什么出息,但就是想干,想坚持,对自己的理想负起责任,这就是民间手艺人的「工匠精神」。
《细胞的暗战》
这是部很老的纪录片啦!可能很多同学都已经看过,但小理还是超级想推荐它。尤其是在我们正因为病毒不堪其扰的当下,重温这部经典纪录片,也许会有更加深刻的感悟。
《细胞的暗战》以动画纪实的方式,展现了发生在人体内部,每天多达一百万次,关乎我们生死存亡的「细胞病毒大战」。
该纪录片并没有那么多让人难以理解的名词术语,它将病毒和细胞形象化、拟人化,用最易懂的大白话,生动展现了这场战役。
作为大魔头的腺病毒,侵入细胞的最终目的就是进入细胞核,然后无止境地复制自身。但是,我们所拥有的120亿万细胞,每一个都会竭尽全力,阻止它们抵达细胞核。
从「先行兵」抗体,到「盾牌」细胞膜,到「分拣站」核内体,再到「电力提供所」线粒体,90%的腺病毒将死在这些战场上。而剩下的10%,因为伪装得足够好,就会被「四肢发达头脑简单」的动力蛋白主动运往细胞核。
就这样,一个动力蛋白以百米冲刺的速度完成了人体内的马拉松路程,并成功跨越障碍栏,避开最后一道检查线,将它以为的营养物搬入细胞核。
虽然是虚构的,但每次看到这里,小理都觉得那个动力蛋白真是又蠢又萌啊
打到这里,单个细胞的战斗其实已经失败了。但是,战争远未结束。就在即将死亡前,受损细胞会用尽最后的一丝力气和理智,将敌人的信息传递出去,作为自己的死亡宣言。
于是,在病毒在细胞内复制自己,组建病毒大军的时候,外界的抗体开始重组。在病毒开始攻掠其他细胞时,大量白细胞开始吞噬它们。
同时,就像我们调侃免疫系统时说的那样:「我承认我有赌的成分,但今天你和病毒必须死一个!」,白细胞也会顺便将无力抵抗的细胞一同吞噬掉。而离病毒近的那些细胞将会进行自我毁灭,作出最伟大的牺牲。
于是,我们又安然无恙的度过了一天。
《细胞的暗战》纪录片中将细胞内部展现的如同宇宙一般,这场战役也如同星球大战一样精彩绝伦。
小理觉得,这部片子的意义不仅在于让我们透彻了解到细胞内部结构和运作方式,还能激起我们寻找人生意义的斗志。
也许就在此时此刻,你身体内的细胞正为了消灭一个病毒而奋力战斗,为了不成为傀儡而自我毁灭。
为了这些你知道的或不知道的伟大斗争,一定要活出意义啊少年!
观看纪录片,其实就是在体验另一种人生。
不管是自然的、艺术的、美食的还是关于人体的,这些与我们同处一个宇宙下却不被了解的生活,以影视的形式呈现在我们面前。
偶尔,它会打破我们的幻想,但更多时候是在满足我们对另一种生活的向往和想象。在纪录片里,我们的唏嘘、懊悔、感动、共鸣都被安置,并且终将带领我们感受到希望。
每个人都有各自的专属传奇,每个事物也都有它独一无二的价值。
那些伟大的、渺小的、壮观的、卑微的一生,都值得被记录、被观看。
你有好看的纪录片推荐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