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

乌台诗案”后苏轼一首词再受争议,最后两句经典,成为流行歌词(腾讯网)

2020-03-06

2005年,一首《寂寞沙洲冷》火爆大江南北。这首歌的灵感,来于苏轼的《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乌台诗案后苏轼被贬到黄州,这首词就是在那里写的。

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

谁见幽人独往来,缥缈孤鸿影。

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

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

要想读好这首词,诗人所处的背景是首要考虑的。北宋时,宋神宗重用王安石进行变法。王安石变法失败以后,又从事改制。苏轼是保守派的成员,对于王安石的变法是多有抵制的,写了很多诗来讽刺这件事情。

王安石进行改制的时候,新派成员就抓住了苏轼写诗这个把柄非要治他于死地。当时的王安石是被调到了湖州上任,他写了《湖州谢上表》。就是这篇文章,被新派挑出了刺。新派成员还搜集苏轼其他诗词一并挑刺,宋神宗派官员押回审问。

那么新派官员为何非要治他于死地呢?苏轼在当时的名气太大了,他写诗总能煽动舆论抵制变法。苏轼被抓到监狱中,对于新派的弹劾全部承认了。原本宋神宗以为这是屈打成招呢,哪成想就是苏轼自己承认的!

苏轼不仅承认了,而且还出卖了跟他有关的朋友,这真是交友不慎呢。本来苏轼是死定了,但是前朝有规定不杀无过错之大臣。再加上新派里一些赏识他的人也上书不杀苏轼,最能为代表的就是王安石。

在这次乌台诗案中,新派官员将苏轼送进监狱,也恰恰是新派里的人物又请求不杀苏轼。对于旧派来说,这是不是一种讽刺呢?不过话又说回来,苏轼自己承认一切还连累了一众朋友,是个人也心寒了。苏轼最后只落得被贬黄州的结局,实际上也没啥权力。

苏轼郁闷不已便寄情于山水,这可是失意词人都爱干的事。仰望天空,一轮残月挂在稀疏的梧桐边上,夜深了人静了。谁又曾看见那孤独的人独自徘徊,还有那孤雁似有似无的身影。

谁的声音惊起了孤雁,它乍一回头,又有谁能懂它呢?它捡尽寒冷的树枝为何还不肯栖息,却要在寂寞的沙洲独自受苦呢!

这首词从当今角度来看,那自然是一幅透着冷气的名画,却散发着迷人的幽香。但是从苏轼所处的环境来看,这首词颇有争议也是必然的。

一是说这首词写的是爱慕苏轼的邻家姑娘,“幽人”就是那位姑娘;二是说这首词是爱情词,写的是苏轼老家的一位姑娘,因为等不到苏轼郁闷死去;三是苏轼感叹自己被贬后的独孤,是一首埋怨词。

对于第一个版本,笔者有些异议。苏轼虽然被贬,但是娶几个小妾还是无人阻拦的。既然邻家姑娘这么爱慕苏轼,为何不能嫁给苏轼呢?对于第二个版本,笔者也有些不赞同。老家的姑娘爱慕苏轼,为何不能先娶了呢?说什么功成名就后再回来风光嫁娶,对于这些能写诗词的名人来说还需要这个吗?

对于第三个版本,是我们要着重分析的。苏轼刚刚因为写诗被贬官,他会傻到再一次掉入陷阱吗?黄州地处湖北武汉,离当时的开封距离不算太远也不近。写首词一分钟传不回去,但是一个月总能传回去吧?

如果这首词真的是写失意所作,也暗讽天子不睁眼的话,那岂不是又要掉脑子?其实这个时候,王安石变法并不顺畅,连皇帝都有些怀疑了。新派并不受欢迎,苏轼被贬,百姓依然抵制新政。这时候的新派已经走下坡路了,皇帝也动摇了,那么苏轼就算发发牢骚也没啥大不了了。

另外,苏轼已经被贬到黄州,在新派官员眼里他已经掀不起什么风浪了。毕竟新政实行,也是从天子脚下慢慢扩展的。在当时交通不便的情况下,谁还管你一个千里之外的人吃喝拉撒呢!

话说苏轼虽然被贬官,但他却能到处走走,看看各地风情。吃着俸禄,游览风光寻找美食,这又何尝不是人生的一件乐事呢?在天子脚下,树大招风,哪天不留神折了腰也不是不可能的!

作者:词话今史

编者:词话今史


责任编辑:郭旭晖 龚丽华
阅读
转发
点赞
评论
加载中...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