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为何说“仁者寿”?养心才是养生的最高境界
文|杨朝明
当世界安静得能让人听到心跳的声音,当经历生死或突然变故后看到生活的真相,更能体会健康生命的真味。那么,如何养生?怎样才是健康?人该拥有怎样的人生?每每想到这些,就觉得孔子的声音特别清晰,特别入心,这就是“仁者寿”,就是大德者“必得其寿”。
据《孔子家语》记载,鲁哀公请教孔子:“智者寿乎?仁者寿乎?”孔子于是谈“人有三死,而非其命”。人死于非命往往由于疾病、刑罚、兵战,而这些多是人为因素导致。所以孔子说:“智士仁人,将身有节,动静以义,喜怒以时,无害其性,虽得寿焉,不亦可乎?”
孔子没有明确回答哀公的问题。在他看来,既然很多非命之死或不正常灾难都是人咎由自取,那么人为什么不做好自己?为什么不能平稳安宁地生活在世界上?既仁且智,仁智统一,这是高尚理想的人格,人们不就该追求这样的人格吗?《论语》记孔子说:“智者乐,仁者寿。”可见,仁、智之中,孔子更倾向于“仁者寿”。
孔子思想影响数千年,他的教诲值得认真品味。在他的论述中,仁就是爱人。仁者爱人,首在爱亲。孔子说“立爱自亲始”,人能爱其双亲,才“不独亲其亲”。凡为人者,必爱父母,这是仁的最基本内涵,也是仁爱的起点。所谓大德必孝,在孝悌忠信礼义廉耻“八德”之中,孝德居首。孔子说:“舜其大孝也与!德为圣人,尊为天子,富有四海之内。宗庙飨之,子孙保之。故大德必得其位,必得其禄,必得其名,必得其寿。”“大德必寿”与“仁者寿”是一致的。
历史上,人们特别看重道德与养生的关系。《大学》有“德润身”的说法,一个“润”字,把道德对养生的价值与意义说得十分明确。《素问》说:“嗜欲不能劳其目,淫邪不能惑其心,智、愚、贤,不肖、不惧于物,故合于道。所以能年皆度百岁而动作不衰者,以其德全不危也。”人们虽然与生俱来天赋不同,也面临外物诱惑,但会因德全而不危。唐代孙思邈《千金要方·养性序》说:“德行不克,纵服玉液金丹,未能延寿。”“道德日全,不祈善而有福,不求寿而自延,此养生之大旨也。”
健康力是人的硬实力,个人乃至社会的能力,其实都最终体现在人的健康力上。健康绝非仅在体格,更在于心理与道德。有了这样的健康,才经得起风雨,不惧怕灾难,才有意志力和适应力。孔子曾说:“取人以身,修身以道,修道以仁。”有仁德,则重视道德生命和精神品格,就能崇正义,重和同,明是非,顾大局;就会站得高,看得远,客观分析事物,善于调整心态,内心就处于清洁的状态与环境。
儒学是社会管理学说,也是修身学说,而从德性与人的健康的全局意义看,儒学还可以说是养生学说。儒家重视修身,倡导以德润身,要人们诚正祛邪,以仁取寿,这无疑具有极其重要的养生学意义。儒学博大精深,内涵十分丰富,对今人健康养生具有很多启示。
养生先提高人生格局。人的最大健康是道德健康,心灵美才拒绝低级趣味。人生在世,应追求个体生命的价值,光明正大地立于天地之间。知敬畏,明戒惧,有追求,才欲仁而得仁。效法天道,则刚健有为,积极进取;效法地道,则厚德载物,大度包容。儒家讲君子慎独,以修身为本,就是要诚身明善。人要择善而从,择善固执。《荀子》有曰:“见善,修然必以自存也;见不善,愀然必以自省也。善在身,介然必以自好也;不善在身,菑然必以自恶也。”自觉以良善对照,就使各种善德集于一身;否则,邪念也会乘虚而入。人应该自觉分辨是非,知荣辱,能担当,有气度。
养生要做到清心寡欲。心为身的主宰,身体机能的和谐源自心的愉悦,养心才是养生的最高境界。孔子说“君子无所争”,强调人应先做好自己;孟子说“养心莫善于寡欲”,是因为多欲就会丧失良知。人只要心理健康,就有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大学》说得好,“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有正确追求,有价值判断,方能有爱有敬,清心不争。《素问》说“精神内守,病安从来”,养神可预防疾病。人若“道涂不争险易之利,冬夏不争阴阳之和”,就心境平和,波澜不惊;平淡宁静,乐观豁达,心胸坦荡,就不会为外物所累,就不会喜怒无常,神虑精散。
养生须维护身体健康。身体健康是人的基本健康。养生健身方式很多,却都需要用心去理解和把握。《礼记·缁衣》说:“心庄则体舒,心肃则容敬。心好之,身必安之。”人而有心,要用心去支配身体。所以有仁德的人遵道而行,循理而动,居仁由义,使自己融于天地之间。人有“天地万物一体之仁”,就像佛教的“同体大悲”,才会天人合一。果能如此,自己就能张弛有度,中正不倚,生存状态就得到最大限度的优化,循天理,顺自然,爱万物,不任性。
孔子说“君子有三戒”,无论做什么事情,都应敬慎戒惧,欲而不贪。有次序地生活,自觉节制嗜欲,就不迷恋深夜的酒,而甘心清晨的粥。《论语·乡党》所记孔子的“八不食”,不是刻意与挑剔,而是自然而然的状态,显示出来的是超然生存态度、条理而有章法的生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