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

资源开发与生态保护的“绿色平衡”——永丰县推进绿色矿山建设(江西日报)

2019-12-04

  徐瑞春 本报记者 刘之沛

  11月15日,在永丰县天宝矿业公司,投资5000余万的尾矿综合利用项目正在紧张调试设备,着手试生产。该项目达产达标以后,尾矿尾渣“摇身一变”成为混凝土加砌块,尾矿废渣废水被榨干吃尽,实现“零排放”。谁能想到,因矿而兴的天宝矿业也曾因矿而困:年产废渣3万吨,尾矿10万吨,废水30万吨。

  这里的变化,正是永丰县全力推动绿色矿山建设的一个缩影。矿产资源丰富的永丰县,是如何在经济发展和保护生态环境之间找到“平衡点”?记者对此进行了探寻。

  转理念,守护矿山的绿水青山

  永丰县矿产资源丰富,矿企数量高峰时达到百余家,逐渐形成了矿产资源开发及后续加工业为主的支柱产业,为非金属新材料产业发展提供了原材料保障,也为推动永丰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

  但是,受经济和技术条件限制,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式相对传统粗放,矿企“多、小、散”,生态破坏、环境治理问题不时出现。如何在寻求经济发展和保护生态环境之间找到一个“平衡点”,成了永丰矿山资源开发与发展无法绕过的课题。

  近年来,永丰县通过转理念、重规划、优服务、强整治、严督导等“五步法”,在全市实现“两个率先”(率先推行矿山联审联批制度,率先开展绿色矿山创建),以矿山治理模式的创新,开始了绿色矿山建设的实践,把绿色矿山建设作为创建省级生态文明示范县的重要内容,厚植矿山企业的绿色发展理念。

  重规划,打造绿色矿山标准示范区

  该县全面实行“一矿一规划”“一矿一方案”,建立符合生态文明建设要求、矿地和谐的绿色矿业发展模式,全县13个大中型矿山进行了绿色规划,其中6个已通过省级专家评审,逐步实现开采方式科学化、资源利用高效化、管理信息数字化、矿区社区和谐化。

  永丰县按照“禁采区关闭、限采区收缩、开采区集聚”的思路管控布局,明确在国家森林公园一级公益林范围、生态红线、耕地红线等禁采区内又无法规避的、不符合安全生产要求且资源已枯竭的矿山到期后不再办理采矿权延续,今年1至3月关闭矿山13个。矿山企业“散、小、乱”现象得到基本控制。

  该县强化矿山业主的绿色矿山建设责任主体意识,对照“资源利用集约化、开采方式科学化、生产工艺环保化、企业管理规范化”要求整改,督促矿山加大投资力度,通过整改提升向大中型矿山生产规模转变。通过整治,已关闭采矿权矿山57个。

  严督导,加快修复矿区生态环境

  在江西金丰萤石有限公司记者看到,企业已经暂停生产,正在紧张地进行复绿工程;在张溪采石场,已经复绿的开采区绿草如茵,生机盎然。

  “谁破坏,谁治理”。该县通过部门联动管好矿、看好矿、采好矿,要求矿山企业必须承担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的主体责任,承担治理费用。同时,把矿山复绿作为矿权审批的前置条件,把矿山道路硬化、矿山复绿、碎石场封闭等工作与规划同步进行。通过“分面复绿、分类复绿、按标复绿、强制复绿”多项措施,大力推进矿山复绿工作。

  “谁开发,谁保护”。该县强制要求矿山企业通过尾矿综合利用,分散渣堆整治,区域土地平整,植草植树绿化,减少矿山安全隐患及地灾隐患。目前,全县矿山路面总硬化长度20余公里,矿山复绿面积已达1200多亩,12个矿山完成铁栏定界,8个矿山碎石生产线完成封闭,8个矿山已建成冲洗平台。

  如今的永丰,渣山正在变绿,矿区周边天更蓝、水更绿、空气更清新。山花烂漫、鸟语花香、山水林田湖草和谐共处,采矿活动与生态环境正在实现协调统一。


责任编辑:郭旭晖 龚丽华
阅读
转发
点赞
评论
加载中...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