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

宽严相济帮扶社矫对象 让特殊人群不再“特殊”(南昌日报)

Image 2020-10-29

—— 南昌县全力推动社区矫正工作创新发展

社区矫正是中央提出的司法体制机制改革的重要内容,是贯彻落实宽严相济刑事政策的需要,是改革完善我国刑罚执行制度的重要举措。近年来,南昌县司法局稳步精进,不断务实开拓,本着源头治理、科技治理、统筹资源、示范引导和动员各方的原则,注重搭建工作平台,加强和创新特殊人群治理,促进特殊人群顺利融入社会,最大限度将社会不稳定因素转化为和谐因素,为全县刑罚执行齐抓共管的良好工作格局夯实了基础。

夯实基础保障建设

提升特殊人群管理水平

走进南昌县矫正中心,矫正报到室、训诫室、心理咨询室、技能培训室、宣泄室、阅览室等功能区,监管执法、教育矫正功能场所一应俱全,工作人员正通过指挥中心,对辖区的社区矫正对象进行定位……

2019年,作为全省首批“智慧矫正中心”试点单位,南昌县司法局累计投入200余万元,按照“数字法治、智慧司法”信息化体系建设和“三区十四室”的功能设置要求,对宣告室、档案室、监控指挥室等场所进行全面完善和升级改造,完成了“智慧矫正中心”的初步布局,做到了功能配置规范,办公设施齐全,执法装备到位,为科学矫正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升级和改造南昌县社区矫正中心,只是南昌县司法局加大经费投入、进一步夯实基础保障建设,持续提升特殊人群管理水平的一个缩影。近年来,南昌县不断强化软硬件基础设施建设,充分发挥高科技、信息化、法务云的作用。围绕固有基础,强化场所升级改造,推进布局合理、功能齐全、设备先进的社区矫正中心建设;围绕对标对表,务实推进智慧融合,在巩固原有执法平台、天网、电子腕带、人脸(指纹)识别等手段、措施和应用的基础上,重点推进了社区矫正指挥中心建设,新建成的指挥中心面积约100平方米,配备有40平方米Led全彩显示屏,与省、市和所辖的19个司法所实现了可视、可互动、可预警。

强化信息化建设

促进特殊人群思想转化

在南昌县社区矫正对象手机上,矫正对象都下载了一款名叫“心岸”的APP,矫正对象每天登录进行学习或者报到,通过这款软件,矫正对象可随时随地在线学习,实行线上线下双重学习教育模式。“‘心岸’APP使用了当前最新的人脸识别技术,在学习、考核期间,采取刷脸验证、随机抽查等形式防止作弊情况的发生,通过答题检验学习效果,从而保证学习的真实性和有效性。社区矫正对象只要登录手机APP,就可以自主选择学习内容,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具有操作简便的特点。”

据了解,以前社区矫正对象学习教育,大多是由司法所每月将社区矫正对象组织起来,重点围绕社区矫正监管规定进行集中学习教育,普遍存在学习形式单一,内容简单枯燥,学习兴趣不高,学习时长不够等现象。为有效破解这一难题,南昌县司法局通过实施政府购买服务,积极探索“互联网+”服务模式,率先在全省引进并使用“心岸”手机APP系统,为社区矫正对象提供线上学习教育平台。截至目前,该县383名社区矫正对象已全部下载注册,基本实现全覆盖。

除了使用“心岸”APP,南昌县进一步深入推进信息化建设,将科技元素融入社区矫正防控网络,筑牢社区矫正安全稳定防线。该县还对社区矫正指挥中心进行了升级改造,建立远程视频督察系统,实现了省、市、县、乡四级有效对接,形成上下贯通、全域覆盖的社区矫正指挥体系;配备智能化执法装备,全面推广电子手环、人脸识别仪、执法记录仪等智能化设备在矫正工作中的运用,建立了“手机+电子手环”双核定位和“指纹+人脸”双重识别的社区矫正信息监管新模式,有效破解“人机分离”、指纹签到存在不确定性等监管难题,实现了执法监管工作的全方位和远程化。此外,引进社区矫正自主服务系统,开启“AI人工智能+社区矫正”新模式,社区矫正对象的入矫报到、信息采集、日常报到、学习劳动情况、请销假等均可以通过社区矫正自主服务系统来完成。通过数据整合,使社区矫正对象的日常监管过程更加灵活和便捷,极大地提高了工作效率。

创新社会综合帮扶

助力特殊人群回归社会

近日,南昌县司法局与南昌县家庭教育研习中心签订政府购买合同,研习中心定期对入矫对象进行心理测试,进行研判,建立档案,为社区矫正对象提供专业的心理辅导,对解矫对象进行心理评定。依托已建成的社区矫正中心场所和信息化远程帮扶系统,积极推行以构建一个阵地,打造两支队伍,采取三种措施为主要内容的“1+2+3”心理矫治模式,为社区矫正对象提供心理服务,修复社会关系。截至目前,已累计开展3次活动,远程教育帮扶8次。

近年来,南昌县司法局积极引入社会力量参与社区矫正工作,通过开展专业化教育帮扶,铺设一条家园式的“回归路”,让矫正对象成为守法公民,尽早回归社会。该县积极搭建了吸引社会力量的平台,智慧社区矫正中心建设发挥了很好的虹吸效应,南昌县社区矫正帮教团队、幽兰爱心义工协会、南昌县青少年关爱之家等社会组织和社会力量纷纷参与,为社区矫正对象提供多元化教育学习和心理帮扶,成为社区矫正工作的生力军。截至目前,共吸引了4个社会组织和62名社会志愿者。同时,该县全力搭建就业培训的平台,积极对接人社部门,依托小蓝工业园区企业,建立社区矫正对象职业培训中心和基地。截至目前,共开展技能培训3期,培训社区矫正对象108人次。

“引入专业的社会组织力量,可以使得社区矫正由单纯的‘管制’,到量身定做的‘帮扶’,帮助矫正人员走出阴影,回归社会。”张会春表示,下一步,南昌县将进一步借助社会力量,基本建立较为完善的政府购买社区矫正服务制度,形成相关部门协调配合,社会力量广泛参与的社区矫正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不断提高全县的社区矫正服务水平和质量。

加强机构队伍建设

形成特殊人群治理合力

7月6日一大早,刚到莲塘司法所,万平就打开电脑查看本辖区矫正对象的手机定位,确认其活动范围。同时对前来报到的矫正对象进行指纹签到,并通过谈心谈话了解其思想动态,安排其公益劳动等……据了解,万平是莲塘司法所的一名执法辅助人员,2018年通过考试进入到该单位工作。

近年来,为进一步推进南昌县社区矫正工作向职业化、专业化、规范化迈进,根据市社区矫正“队建制”改革试点要求,南昌县司法所成立社区矫正执法大队,挑选业务强、素质好的政法专项编干警建立了一支专业化队伍。面对基层人员不足的情况,该县还通过向社会购买司法辅助岗的方式,面向社会公开招聘了20名社区矫正执法辅助人员,并充实到全县19个司法所。执法辅助岗人员大都比较年轻,学历高,对信息化运用接受快,这支力量的加入,大大增强基层司法所在社区矫正日常监管中的实效,有效形成了特殊人群治理合力。

同时,为持续强化机构队伍建设,防止司法队伍工作中滋生腐败,南昌县司法局还成立了案件评审委员会,对有争议的审前调查、给予警告、建议收监等决定的做出实行集体讨论;对社区矫正分管领导、负责干部定期进行轮岗交流,用身边发生的典型案例开展警示教育,针对社区矫正执法人员制定纪律清单,划出行为红线,全力保障公正执法、清正廉洁。

“社区矫正工作关系到社会和谐稳定。下一步,南昌县司法局将积极把握监督管理和教育帮扶两项核心职能,不断提升社区矫正法治化、规范化、专业化、智能化和社会化水平,在机构队伍、基础设施、机制建设、执法规范、教育帮扶等方面进行积极探索,全力为维护社会和谐稳定,推进平安昌南、法治昌南建设作出重要贡献。”

□应益民 本报记者 江辉/文 喻云亮/图

责任编辑:郭旭晖 龚丽华
阅读
转发
点赞
评论
加载中...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