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不负青山 青山定不负人(人民观点) ——共同建设我们的美丽中国①

2020-08-10

2005年8月15日,时任浙江省委书记习近平在安吉余村考察时强调:“我们过去讲既要绿水青山,又要金山银山,实际上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今年8月15日,是“两山论”提出15周年,“两山论”丰富发展成为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中国的生态文明建设也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即日起,本版推出系列评论,共话生态文明、共建美丽中国。

——编  者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回答了中国发展最重要的时代之问,也契合了经济转型升级的规律、顺应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期待

一个村庄的变化,可以折射一个国家的变迁。上世纪70年代开始,浙江安吉开山采矿,环境遭到严重破坏。2005年8月15日,时任浙江省委书记习近平在安吉余村考察时强调“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一变天地宽。如今,15年过去,安吉余村“不卖石头卖风景”,成为“安且吉兮”的宜居宜业宜游之地。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如今已经成为全社会的共识。余村代表的,是中国的绿色奇迹。这是发生在身边的改变:去年,北京PM2.5年均浓度创下2013年监测以来的最低值,全国重点城市PM2.5平均浓度比2013年下降43%。这是体现在发展中的数据:全国森林覆盖率由新中国成立初期的8.6%提升到22.96%,2017年中国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约46%。这是被世界赞叹的经验:全球从2000年到2017年新增的绿化面积约1/4来自中国;河北塞罕坝林场建设者、浙江省“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等,接连荣获联合国最高环境荣誉“地球卫士奖”。中国向世界递出的“绿色名片”,既真实可感也影响深远,为世界生态文明建设作出卓越贡献。

“走向生态文明新时代,建设美丽中国,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重要内容。”党的十八大以来,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顶层设计和制度体系建设,加强法治建设,建立并实施中央环境保护督察制度,到大力推动绿色发展,深入实施大气、水、土壤污染防治三大行动计划,率先发布《中国落实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国别方案》,实施《国家应对气候变化规划(2014—2020年)》,我国生态环境保护发生了历史性、转折性、全局性变化。

中国的生态文明建设成效为什么大?最根本的就在于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指引。在“五位一体”总体布局中生态文明建设是其中一位,在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方略中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其中一条基本方略,在新发展理念中绿色是其中一大理念,在三大攻坚战中污染防治是其中一大攻坚战。这体现了我们党对生态文明建设规律的把握,体现了生态文明建设在新时代党和国家事业发展中的地位,体现了党对建设生态文明的部署和要求。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推动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思想指引,为共同建设美丽中国确立了价值导航。

强调“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不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换取经济的一时发展,为兼顾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指明出路;强调“良好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坚持生态惠民、生态利民、生态为民,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强调“用最严格制度最严密法治保护生态环境”,加快制度创新,强化制度执行,让制度成为刚性的约束和不可触碰的高压线;强调“山水林田湖草是生命共同体”,把大自然当成一个相互依存、相互影响的系统,全方位、全地域、全过程开展生态文明建设;强调“共谋全球生态文明建设”,深度参与全球环境治理,形成世界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解决方案……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既有蓝图规划,也有具体路径;既有战略层面的认识论,也有战术层面的方法论;既有立足中国的长远眼光,也有放眼全球的宽广视野,指引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破浪前行。

中国用几十年时间走完了发达国家几百年走过的工业化进程,与此同时,发达国家一两百年间逐步出现的环境问题也在中国集中显现。从这样的大背景来看,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回答了中国发展最重要的时代之问,也契合了经济转型升级的规律、顺应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期待。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成为从政府到社会、从干部到群众的广泛思想共识。在国家发展规划制定中,绿色成为鲜明的底色;在各级党委和政府的决策中,经济和环保兼顾的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成为自觉选择;在广大党员干部和群众的心里,天蓝水绿成为美好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

“人不负青山,青山定不负人”。中国已经确定时间表:确保到2035年,生态环境质量实现根本好转,美丽中国目标基本实现;到本世纪中叶,建成美丽中国。有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指引,全国上下共同推动生态文明建设,就一定能创造更多生态治理的绿色奇迹,建成青山常在、绿水长流、空气常新的美丽中国。


来源:人民网

责任编辑:
阅读
点赞
评论
加载中...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