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孩子日程塞满的是“教育军备竞赛”
针对最近媒体曝光的一些中小学生竞赛组织过程中暴露出的评审不严格、家长代劳等现象,教育部办公厅日前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面向中小学生的全国性竞赛活动管理工作的通知》,要求各竞赛主办单位对以往获奖项目的真实性、独创性进行复核,明确提出任何竞赛奖项均不得作为基础教育阶段招生入学加分依据。通知还特别警示:一经发现教师或其他人员存在让他人在未参加研究的成果上署名,代写论文或者代为进行创作、研究,为子女或他人参加评奖提供条件或者支持等违反师德师风或学术不端的行为,要依法依规严肃查处。
几年前,曾有社会学者提出一个深刻的观点,当下教育生态的本质是“军备竞赛”。应试只是病象与症状,“军备竞赛”才是病灶与病原。最近的一系列事态,正是沉疴多年、痼疾难去的“教育军备竞赛”的升级。中国社会对通过教育公平促进社会流动有着高度信赖,考试(本质上也是一种选拔或竞赛)作为拣选人才的重要机制,具有无可置疑的神圣性。问题在于,当这个机制本身遭遇到异化,无论以何种“素质教育”的名义来“转制”,都会留下漏洞和机会。
中小学教育是义务教育,义务教育的主要导向是注重教育公平和教育资源的均衡发展。就此意义上看,这些年来,教育部门推动的为中小学生减负、为大学生加压的方向,无疑是正确的。一部分家长对此并不理解,“只缘身在此山中”。倘若跳出来看看子女在培训班上所学的内容,对比我们自身在相同年龄阶段所认识和理解的世界、习得和掌握的知识,恐怕要大跌眼镜。这种“过度教育”和超前教育究竟带来了什么?这种影响全社会的大型“军备竞赛”现场,意味着什么?
上世纪80年代,国内教育界曾掀起一股研究皮亚杰的热潮。尽管对于这位发生认识论的创始人、著名的发展心理学家和教育家的一些观点,人们有不同的看法,但他关于儿童发展、成长与学习的很多见解,今天看来仍大有启发。
皮亚杰认为,儿童并不只是受教于成人的灌输。真正的学习,是儿童自己找到和发现自己的答案。家长、教师的教育和引导,必须遵循渐进的、适度新颖的原则,既要跟儿童既有的认知结构和生活经验建立一定联系,同时也要足够新颖,带有一定的挑战性,这才能产生认知上的“有益”冲突,进而诱发儿童的兴趣。因此,那种超越儿童认知水平的揠苗助长,最好的结果也不过是满足了家长的虚荣心,至于是否入脑、入心,那完全是不以家长意志为转移的。
最近,一向反对超前教育但对妻子无可奈何的我,也“勉为其难”地接手了对孩子一部分作业的辅导。一个5岁的孩子,在没有形成符号观念和数的概念的情况下,非要去让他理解某些数学逻辑;在还处于皮亚杰所说“前运算思维”或“自我中心”的状态中,非要让他做到跳出“第一视角”、开启上帝视角,通过脑补来洞悉几何图形的变幻转型。这是何等艰深的任务!
由此联想开去,让一个小学生跑到实验室“研究抗癌”,其真实情况也正如调查结果所显示的那样:“项目研究报告的专业程度超出了作者认知水平和写作能力,项目研究报告不可能由作者本人独立撰写。”
皮亚杰还提醒我们,思维开端于动作,但是思维结构的精细化和高级的运算结构得益于语言,而语言能力的丰富和发展不是刻板课堂教出来的,必然是儿童在充分扩大其社会交往特别是与同伴的交谈和讨论中熏陶而成的。很多家长把孩子的日程塞得满满当当,自以为是在加速其智力开发,其实恰恰可能丢失了更为宝贵的一个方面。古人有“为学日增,为道日损”的告诫,我们固然不必将其极端化解读,但一味注重智育而忽视德、体、美、劳的教训,不是比比皆是吗?
当严酷的“教育军备竞赛”封闭了少年感知社会与科学的触角,吞噬了他们的全部精力,除了批量制造精致的利己主义者,还会有什么更好的结果呢?
来源:中国青年报